国产手机OLED出货量激增116%!华为小米新机“卖爆”面板厂商获益

描述

国产高端机发力,Q3国产手机柔性OLED出货量激增116%。深天马A表示前三季度柔性OLED手机产品出货同比增长超过300%。手机面板迎来”量价齐升“,TCL科技、维信诺等均表示看好手机OLED业务的发展前景。分析师预计Q4手机OLED面板价格仍将上涨。

在国产高端新机频出且受热捧的情况下,国产OLED厂商迎来“量价齐升”,市场渗透进一步加速。TCL科技(000100.SZ)、深天马A(000050.SZ)、维信诺(002387.SZ)方面,均表示看好手机OLED业务的发展前景。

近日,深天马A证券部人士向财联社记者透露:“Q3以来,柔性OLED市场需求还是持续较好,公司前三季度柔性OLED手机产品出货同比增长超过300%,目前折叠和LTPO产品也已在出货。”

群智咨询手机面板资深分析师陈自伟预计,Q4手机OLED面板价格仍将上涨,明年亦稳中有涨。

▌国产手机表现抢眼 OLED国产化加速

近期,国产高端手机新品表现抢眼。

先是华为Mate 60系列在8月底横空出世且受到热捧,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华为手机销量同比增幅高达83%;此后,小米于10月下旬推出14系列,销量远超市场预期,据小米官方数据,小米14系列首销销量猛增至上代首销总量的6倍;11月13日,vivo X100系列正式发布,据vivo公布的数据显示,其最新发布的X100系列,预售相比上一代的X90和和X90 Pro销量增长740%。

面板一直被视作消费电子行情的重要风向标,随着国产手机厂商的发力,手机面板迎来“量价齐升”。

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全球智能手机面板出货的追踪数据,2023年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智能面板出货约5.1亿片(Open Cell口径),同比增长约18.7%,其中,在iPhone15系列以及华为Mate 60系列等中高端旗舰新机型发布潮的带动下,全球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1.7亿片,同比增长约19%;柔性OLED出货约1.3亿片,同比增长约23%。

值得一提的是,国产OLED出货量增速远超行业增速。

陈自伟告诉记者,随着国内OLED面板厂的产能释放和产品力的提升,终端品牌持续加大国产化导入力度,国内柔性OLED面板厂出货量保持快速增长。

据群智咨询统计,Q3大陆OLED面板出货约7340万片,同比增长75%,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4.3%。其中,大陆柔性OLED面板贡献约6400万片,同比大幅增长约116%,市场份额增长至约49.2%。

从A股四家主要面板厂来看,手机OLED的渗透成为今年重要业绩“增量”来源。

产业链人士向记者表示,今年大卖的华为Mate 60系列、华为Mate X5、华为Mad Pad Pro 13.2均是由京东方A(000725.SZ)及维信诺联合供屏,为两家公司贡献可观增量。

维信诺方面还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今年9月以来,公司还供应了vivo X100系列,独供了OPPO A2 Pro、iQOO 12等多款热门新机。京东方A于10月下旬公布,其2023年第一亿片柔性OLED已下线,其中折叠产品累计出货量达千万片。

群智咨询数据显示,Q3京东方A柔性OLED智能手机面板在国内头部智能手机高端OLED面板订单持续增加,出货约2800万片,同比增长约52.7%,以16.6%的全球市场份额位居国内第一。

深天马A证券部人士告诉记者,公司今年独供了小米13T系列、realme 11Pro、11Pro+、OPPO Find X6等不同品牌的多款新机,公司前三季度柔性OLED手机产品出货同比增长超过300%。

TCL科技旗下TCL华星方面告诉记者,近期,公司独供了小米14系列。TCL华星CEO赵军在此前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还表示,未来将有多款搭载TCL华星折叠屏的手机发布。

▌产业链看好国产OLED后市发展

OLED国产化的渗透仍会继续。维信诺方面告诉财联社记者,未来手机OLED市场将会持续增长,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公司注重技术创新和高质量交付,将持续聚焦中高端市场,进一步助力终端产品创新。

深天马A方面向记者表示,接下来随着公司最新的TM18产线产能逐步释放,出货量和出货规格都会持续提升,其也看好柔性OLED产品在形态(比如折叠)、性能(比如宽屏减功耗)上的升级趋势。

价格方面,陈自伟预计,Q4手机OLED面板价格将迎来一波上涨,明年整体也将呈现稳中有涨的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OLED产业仍在极速发展中,国产厂商们才刚刚进入“收获期”。陈自伟表示,因OLED产线投资及运营成本较大,目前国内OLED面板厂基本仍未能实现盈利状态。

此外,目前国产厂商在技术上与韩厂仍有一定差距。

陈自伟称,目前OLED手机应用方面以微创新迭代,与国际领先企业虽有差距,但差距逐渐缩小,国内厂商在折叠、LTPO、COE、MLP等技术创新上均有布局并且已经逐步量产,未来更多地集中在产品性能优化,良率及成本上的提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