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无人机产业发展现状

军用/航空电子

366人已加入

描述

近年来,低空经济加速“腾飞”,已成为众多创新城市争抢的新赛道。工业无人机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产业载体,蕴含着千亿级市场需求潜力及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工业无人机产业,对我市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打造低空经济先导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无人机主要分为军用和民用两种类型,其中民用无人机又可分为工业级无人机与消费级无人机,主要用于摄影、灯光表演、巡查等场景。无人机相比有人机优势明显,应用广泛。无人机因其自身的优越性能,可以在超低空和超高空长时间盘旋,活动空间和范围更为广阔。与有人战机相比,军用无人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零伤亡、使用限制少、隐蔽性好、效费比高等突出特点。现代军用无人机的任务范围由传统的空中侦察、战场观察和毁伤评估等扩大到战场抑制、对地攻击、拦截巡航导弹、空中格斗等领域,应用更加广泛。

一、相关背景

1、工业无人机: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辅助手段来替代原有工具以服务于各行各业的日常工作中的无人驾驶的航空器,主要分为多旋翼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等。   2、应用优势明显:成本低、效费比好、机动性能好,降低了人工操作风险,提高了任务执行的安全性和可操控性。   3、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巡检场景(安防巡检、电力巡检)、作业场景(应急救灾、快递物流、农林植保)、探查场景(海事监察、地理测绘)等。   4、低空经济蕴藏新蓝海,处于爆发前期。全球正积极探索培育低空经济产业,2022年全球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已超百亿美元。有专家预计,到“十四五”末,将产生3万亿-5万亿元的市场规模。低空经济辐射链广、产业链条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是众多创新城市争抢的新赛道,有望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     5、工业无人机市场空间广阔。无人机产业是发展低空经济的重要产业载体,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由2020年的602亿元增至2022年的1120.3亿元。据全球最大的企业增长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预测,2025年,我国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1555亿元,整机制造和服务市场规模将达328亿元,应用场景市场规模将达655亿元。      

二、工业无人机产业发展现状

1、全球产业格局呈三级梯队分布。第一梯队为欧美国家经济发达、技术先进,美国拥有无人机数量最多、研制技术水平最高,其研发的高端军用无人机占全球70%的市场份额,法国、德国等欧盟国家也是世界无人机的主要制造商;第二梯队以中国、以色列为代表的亚洲国家追赶势头强劲,中国已经相继研发出美国所拥有的各类型尖端无人机,以色列正成为世界又一无人机制造巨头;第三梯队为日本、加拿大、巴西等其他国家加快布局,其中加拿大的下一代麻雀无人机已实现首测。   2、全国各地密集布局,北京、深圳和成都领跑。深圳在无人机研发和生产方面走在前列,目前正加快打造“天空之城”,抢跑“低空经济”新赛道;北京汇集了全国星、箭、弹、船总体设计、核心研发的绝大部分核心单位,重点布局大型固定翼工业无人机;成都工业无人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达240余家,2022年9户整机制造企业营业收入达40亿元,形成了集研发设计、总装制造、运营服务、飞行保障为一体的体系。此外,西安、武汉、南京、广州等城市也纷纷布局工业无人机产业。      3、国内外企业加速布局,产业链逐渐完善。上游为原材料生产、基础零部件(毛利率36%-62%)及系统(毛利率25%以下);中游为整机研发(毛利率50%以上)、制造(毛利率17%以上)及服务(毛利率变化幅度较大,且近年来有下降趋势);下游为应用场景及配套服务,毛利率水平整体较高。   在多旋翼无人机领域,大疆创新、极飞科技、中海达、科比特等是主要参与者;在固定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领域,纵横股份、观典防务、中海达、华测导航等是主要参与者。

工业无人机

无人机产业链结构 源自:前瞻产业研究院

三、工业无人机行业发展前景

1、成本优势利好行业发展。我国拥有完整的电子产业链,无人机企业能够以较低的价格采购到性能优异的电子元器件。此外,目前消费级无人机基本全部装配锂电池,而中国的锂电池在性能和价格方面均走在国际前列,成本优势利好行业发展。  

2、技术突破与融合加快带动行业发展。随着传感器、通信、航空运力等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中国无人机行业快速发展,应用场景日益拓展加深。伴随着行业资本的持续涌现,相关企业的布局显著加快,以及5G、人工智能等商用步伐的不断深化,新基建等战略的进一步落实,民用无人机的发展也在不断进步。农业无人机服务从山林拓展到农林牧渔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通过代替人工作业实现降本增效。  

3、人口老龄化导致工业级市场需求释放促进行业发展。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适龄劳动人口占比逐年下降,同时人力成本居高不下,招工难、用工难的问题尤为明显。同时,现代人对劳动保护的意识也逐步提高,不愿从事枯燥、高危险和较为辛苦的工作。在商业航拍、测绘、电力巡线、环保、农情监测、农业植保等领域,工业级无人机都可以很大程度上代替人类。

四、推动工业无人机产业发展的经验做法

先进地区推动工业无人机产业发展的经验做法:

  1、专项政策着力补链强链延链。深圳成立市低空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和经济专家委员会,出台《深圳市低空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等方案文件,重点在引培低空经济链上企业、扩大低空飞行应用场景、完善产业配套环境等,同时,加快建设低空飞行注册申报审批平台,启动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多家领军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成都发布《成都市促进工业无人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提出对上年度无人机新产品型号销售超一定值、为无人机制造单位提供自主研发原材料、用无人机从事特定服务的企业,给予“真金白银”支持。同时,实施链主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推动市内工业无人机企业上市发展,支持傲势科技引入吉利科技战略投资,联合飞机倾转旋翼无人机等重大项目在蓉落地。 

    2、多种应用场景落地生根。深圳支持开展多场景低空飞行业务,加快推进无人机配送航线落地,打造无人机智慧配送应用试验区,还率先建成全球首个物流无人机智能制造工厂。2023年1-10月,累计新开通无人机航线74条,新建无人机起降点69个,完成载货无人机飞行量42.1万架次,大疆、丰翼科技等1500余家产业链上企业覆盖物流配送、城市治理、应急救援等多种应用场景。  

3、政企携手拿下“国字号”试飞牌照。工业无人机研发测试业务是低空经济的痛点,成都瞄准无人机试飞环节,建设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并帮助基地在空域申报、场地建设、服务方面实现规范化,于2022年拿到“国字号”试飞牌照。目前,该基地已累计吸引90余家全国各地的工业无人机企业及无人机反制技术领域企业前来开展测试业务。  

4、打造公共平台。成都陆续建立611·青羊飞行器设计创新协同中心、北航创新研究院等15个工业无人机领域省级以上平台,赋能工业无人机产业发展。

5、重视基金和人才牵引作用。一是强化资金保障。成都陆续设立四川航空产业发展股权投资基金、成都交投航投基金等8个航空产业基金,总规模达128.5亿元;二是强化人才保障。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高校先后成立了无人机相关专业和实验研究中心,为成都深入布局提供尖端领军人才。

审核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