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门铃电路图分享

描述

什么是门铃电路?

门铃电路是一种电子电路,用于在家庭或办公室等场所实现门铃功能。当有人按下门铃按钮时,门铃电路会产生一个信号,这个信号通常会被转换成声音,从而提醒室内的人有人来访。

门铃电路的工作原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按钮:门铃电路的启动开关,通常安装在门外。当按下按钮时,电路接通,产生信号。
  2. 电源:为门铃电路提供电力,通常使用直流电源或电池。
  3. 变压器:将电源电压转换成适合驱动门铃的电压。
  4. 铃声组件:接收信号并产生声音的部件,通常是一个蜂鸣器或电子铃声。

当按下门铃按钮时,电路接通,产生一个信号。这个信号通过变压器被转换成适合驱动铃声组件的电压。铃声组件接收到信号后,会产生声音,提醒室内的人有人来访。

门铃电路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所有家庭和办公室都有使用。它可以方便地提醒室内的人有人来访,避免打扰到室内的人。此外,门铃电路还可以通过与防盗报警系统结合使用,提高家庭或办公室的安全性。

下面小编分享一些典型门铃电路图,以及简单分析它们的工作原理。

典型门铃电路图分享

1、带有闪烁LED的门铃电路图

这是带有闪烁LED的门铃电路,使电路更具吸引力。 IC1(NE555)在这里用作时钟发生器。它实际上被设置为一个非稳态多谐振荡器,其频率可以使用电位器 VR1 的支持来改变。从 IC1 接收到的时钟脉冲被馈送到 IC2 (CD4017) 的引脚 14,IC2 是一种流行的十进制计数器电路模块。

电路图

在这个带有闪烁 LED 的门铃电路中,LED 的连接方式相当不同。 LED 从 Q0 到 Q9 顺序闪烁。五个 100k 的微调器连接到每对 LED。

IC3作为音调发生器,然后采用晶体管BC547B和SL100B组成的达林顿组来增强其输出,从而使电路能够驱动扬声器。 IC3的频率由电位器VR2改变。每个 100k 微调器(VR3 至 VR7)都经过微调,可根据个人决定获得不同的调整。 10 个 LED 显示屏的设置方式如下:第一垂直列具有橙色 LED1 至 LED5,第二平行列具有绿色 LED10 至 LED6,如上述电路所示。

该电路很容易在 veroboard 上构建。任何经过良好滤波的 9V、250mA DC 电源均适用。电源变压器的初级可以连接到钟形交流插座。

2、简单的门铃电路图

该门铃电路会产生低音,然后上升到更高的频率。连接在 Q1 基极和地之间的等效总电阻 (Rbg) 以及耦合电容 C1 决定了 AF 振荡器的频率。电阻(Rbg)等于(R2+R1)R3。

电路图

R2 用于设置初始偏置条件,进行调整以产生令人愉悦的低起始频率门铃音。当电容器 C3 通过 R6 充电直至达到 D1 偏置电压电平时,D1 将开始导通。然后Rbg的值与R4和D1、R5-D2-D3并联,并且二极管的等效电阻值随着C3电压的上升而逐渐减小。电阻值的减小使得输出音调的频率上升。提供两种不同的二极管路径以扩展二极管导通过渡斜率的线性区域。对于具有不同偏置的两条路径,在单个二极管路径饱和后,第二条路径在更高的电压电平下提供进一步的线性增加。

3、采用NE555定时器IC的门铃电路t图

该门铃电路的主要部分是两片NE555定时器IC。当有人短按开关S1时,扬声器就会发出铃声,其时间长度与IC1周围内置的单稳态多谐振荡器的时间一样长。

电路图

当开关 S1 按下时,IC1 在其引脚 2 处被触发,并且输出引脚 3 在先前由 POT R4 和 POT R5 的值设定的时间段内变高。当 IC1 的输出变高时,它复位 IC2,并开始振荡到通过扬声器发出铃声。IC2被配置为非稳态多谐振荡器,其振荡频率可以在POT R5的帮助下改变。通过调整R4和R5的值,可以改变音调。

4、带安全功能的门铃电路电路图

该门铃安全系统的设计功能如下:当有人在夜间按下门铃开关时,不仅门铃会响,而且连接的灯泡也会亮起。要关闭灯泡,只需按下电路中包含的重置按钮开关即可。将灯泡放置在门铃开关附近,以便您在开门之前识别按门铃的人。此功能使您在与不熟悉的人打交道时能够保持谨慎。在白天,灯泡保持不亮状态,只有门铃被激活。

电路图

合上门铃开关S1,门铃响,同时变压器X得到交流电源。该变压器提供 6V-0V-6V/500mA 降压电压。变压器的输出通过二极管D1和D2进行整流。随后,整流输出通过标记为 C1 的 1000μF、25V 电容器进行平滑,然后通过标记为 R1 的 2.2k 电阻器引导至晶体管 BC547 (T1) 的集电极。该电路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连接到晶体管基极的光敏电阻器 (LDR)。

在日光条件下,LDR 由于持续暴露在光线下而表现出极低的电阻。因此,当按下门铃开关时,晶体管进入导通状态,导致其集电极接地。结果,电路的后续部分保持休眠状态,只允许门铃响。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