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EPSP,简述其形成机制

描述

EPSP代表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是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一种信号。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引起的,通常是神经元兴奋性增加的表现。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在神经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神经元的兴奋传递和神经网络的功能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指当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时,通过神经递质受体与突触后膜结合,导致突触后膜内部离子浓度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电位改变。一般来说,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以正向电位变化为主,可以为细胞内膜电位向正方向偏离。这种电位变化可以引起细胞内部离子浓度的改变,从而改变细胞的兴奋状态。

EPSP的形成机制是复杂的,涉及到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的相互作用。当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突触前膜处的电位相对稳定。当神经冲动通过突触前膜时,电位会迅速上升,导致突触前膜内部离子电荷的改变,从而促使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

释放到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结合,导致神经递质受体发生构象变化。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主要有两类:离子通道型和二聚体型。离子通道型神经递质受体包括离子通道门控的乙酰胆碱受体和谷氨酸受体等,它们是直接介导离子通道开启或关闭的。二聚体型神经递质受体包括嘌呤受体、儿茶酚胺受体等,它们则透过次级信号转导系统调节细胞内离子浓度。

当神经递质受体结合神经递质后,离子通道型神经递质受体中的离子通道会发生打开或关闭的改变,导致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过受体通道进出,进而引起细胞内膜电位的变化。典型的情况是,神经递质受体通道的打开导致阳离子的内流,例如钠离子的内流会导致细胞内膜电位向正方向偏移。这种电位改变会扩散并逐渐减弱,形成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另外,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中的二聚体型神经递质受体通常与次级信号转导系统相连。当神经递质结合二聚体型神经递质受体后,次级信号分子会被活化,从而启动一系列信号传导级联反应,最终导致细胞内离子浓度的改变,进而引发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总体而言,EPSP的形成机制是复杂而精密的。它涉及突触前膜到突触后膜的信息传递,以及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的激活反应。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受体的活化,EPSP能够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调节神经网络的兴奋性,从而对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发挥重要作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