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形势严峻,思科将裁员4000人

描述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吴子鹏)日前,思科表示由于经济形势严峻,今年已导致科技公司裁员数千人,该公司将在全球裁员5%,即4000多个工作岗位,并降低年度收入目标。此前,思科首席执行官查尔斯罗宾斯在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们的电信和有线电视服务提供商客户的需求仍然疲软。”

Third Bridge分析师 Joe Brunetto 表示,网络硬件库存堆积问题应该会在2024年下半年或2025年初得到解决。
 

经济萎靡导致网络硬件堆积

目前,美英等主要经济体都遇到了很大的挑战。此前,《华尔街日报》曾撰文称,尽管美国经济显现积极迹象,但许多美国人认为自身长期财务安全容易受到广泛的社会和政治威胁的影响。对此问题,Apollo Global Management Inc.联席总裁Jim Zelter表示了相同的观点,他指出,虽然美国经济的整体表现和消费情况仍然相对强劲,但企业借款人面临压力。他周二表示,整体经济有“强大的基本面力量支持”,不过一些公司的商业计划仍然很糟,负债过多,有的尚未从新冠疫情中恢复过来。从这个方面来说,美国企业的压力是很大的。
 
再看英国,据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英国经济数据,自2023年下半年开始,英国经济便进入衰退状态。其中,在2023年10月至12月这三个月中,英国经济萎缩0.3%。
 
经济遇到挑战,网络基础设施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自然会受到很大的冲击。以电信来说,据市场研究公司Dell'Oro Group最新报告,预计到2025年,全球电信资本支出预计将比2022年的水平下降7%。电信行业的整体前景基本没有变化。未来三年,全球电信资本支出预计将以2%的年复合增长率下降。作为思科业务重要地域,欧洲的电信更是前景黯淡,据西班牙媒体报道称,近几年以来,欧洲的电信行业收益惨淡,只能一直通过裁员、减少开支的方式来艰难应对。统计数据显示,欧洲电信和关联产业链预计将会有超过10万的裁员规模。
 
为了应对裁员,思科目前预计将在其GAAP财务业绩中确认约8亿美元的税前费用,其中包括遣散费和其他一次性解雇福利以及其他费用,这些费用主要以现金形式支付。
 

人工智能是出路

在电信和电话行业遇到挑战之后,目前思科的重心转向了人工智能领域——思科正专注于人工智能以及与英伟达的合作以促进增长,该公司首席执行官罗宾斯表示,英伟达同意使用思科的以太网及其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应用的自有技术。
 
在此前的思科全球网络会议上,思科宣布与英伟达合作推出一系列专为时下最受关注的热门词(AI/ML:人工智能/机器学习)量身定制的硬件和软件平台。Dell'Oro Group的企业分析师Sameh Boujelbene预估,目前大约90%的AI部署使用的是 Nvidia/Mellanox的InfiniBand,而不是以太网。而两家公司的合作重点是让更多人工智能应用采用以太网技术,这会减少很多认证方面的麻烦。
 
2023年6月,思科推出用于AI超级计算机的SiliconOne G200/G202系列网络芯片。思科表示,Silicon One G200系列提供了其统一架构的优势,特别专注于增强的基于以太网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AI/ML)和网络规模的主干部署,具有先进的功能,可以优化AI/ML工作负载的真实世界性能,同时通过重大创新降低网络的成本、功耗和延迟。该公司称,Cisco Silicon One G200是基于以太网实现人工智能的理想方案。
 
随后,思科推出基于以太网的人工智能网络,并以Nexus 9000数据中心交换机为核心勾画了一份蓝图。在其AI/ML应用程序的数据中心网络蓝图中提到,拥有当今可用的硬件和软件功能,可以提供适当的延迟,拥塞管理机制和遥测,以满足AI/ML应用程序的要求。除了核心设备,思科还在这份蓝图中提到了高性能网络计算技术ROCEv2等关键技术。
 
在传统电信和电话领域遇到发展困境之后,几乎所有的网络基础设施运营商都瞄准了人工智能赛道。在Gartner发布的2023年企业网络成熟度曲线中,人工智能网络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而在这些增长中,以太网的机会是最大的。根据650 Group的统计数据,预计到2027年,AI网络的收入将超过100亿美元,以太网部分将达到60亿美元以上。
 
思科首席执行官Chuck Robbins表示:“我们看到AI领域的持续发展势头,四大云客户中的三家正在部署我们的超大规模以太网人工智能架构。我们还预计到2025财年将为主要云提供商提供超过10亿美元的AI基础设施订单。”
 

结语

对于思科这样的网络通信设施提供商来说,目前可以算是挑战和机遇并存。挑战在于,经济压力导致个人和企业在电信和电话方面的投入都同比减少,给传统设备带来了很大的销售压力;机遇则来自人工智能领域,大模型需要更强的网络系统,以太网迎来了重大市场机会。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