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市场弧焊机器人出货量TOP10榜单揭晓

机器人

521人已加入

描述

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市场弧焊机器人销量2.86万台,同比下降7.14%。随着下游核心行业头部厂商的需求确定性逐渐加强,GGII乐观估计,2024年中国市场弧焊机器人销量3.15万台,同比增速约为10%。

2016-2024年中国市场弧焊机器人销量及预测(单位:万台,%)

机器人

数据来源: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

从竞争格局来看,中国市场应用的弧焊机器人可分为日系、欧系、国产三大派别,日系品牌主要有安川、发那科、OTC、松下、川崎重工等;欧系品牌包括KUKA、CLOOS和ABB等;国产品牌主要有卡诺普、埃斯顿、藦卡机器人、埃夫特、新时达、柴孚机器人、尔必地机器人、钱江机器人、图灵机器人等。GGII数据显示,2023年,国产弧焊机器人市场份额同比约提升2个百分点,接近50%,国产品牌在工程机械、钢结构、船舶、五金金属等一般工业领域加速渗透。

2022-2023年中国市场弧焊机器人内外资占比(单位:%)

机器人

数据来源: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

从下游应用领域来看,受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低迷影响,大部分行业投资有所放缓,某种程度上对焊接机器人的起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2023年以钢构、船舶为代表的核心行业开始释放批量焊接机器人需求的订单,对行业刺激效应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产量3011.3万辆,同比增长9.3%,全年实现小幅增长;2023年,全国造船完工量423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1.8%;新接订单量712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6.4%;2023年,中国钢结构产量达4488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28.4%。

受限于部分技术尚未发展成熟,焊接机器人智能化和易用性依然达不到用户的预期。GGII判断,未来几年围绕焊接机器人的智能化、数字化将会是重点突破方向,其中涉及焊接电源、焊接机器人、视觉跟踪系统、免示教软件、智能控制系统等多个方面,作为强工艺应用的第一大场景,随着各类入局者的增加,焊接机器人业态与生态或将发生巨大改变,尤其会与过去通用的搬运机器人生态形成较大的差异。同时,终端大客户的主导与引领作用愈加凸显,这一点在钢构与船舶行业体现的尤为明显。

同时,GGII调研过程中发现,协作机器人焊接的认知度和认可度正获得大幅提升,基于其具备柔性、易用的特点,叠加性价比优势的扩大,众多行业大客户正在寻求批量导入协作焊接机器人,其中以钢构、船舶行业为突出代表。

GGII通过对各家弧焊机器人品牌的调研,结合对周边配套设备及上下游供应链的数据验证,发布《2023年度中国市场弧焊机器人品牌出货量排行TOP10》。

2023年度中国市场弧焊机器人品牌出货量排行TOP10

机器人

数据来源: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

声明:

1、以上数据基于GGII的调研所得,统计口径基于各厂商2023年弧焊机器人出货量数据。部分企业不愿意提供相关信息或不愿意参与排行,GGII未列入排行榜中。

2、涉及代工、贴牌的厂商只计算品牌厂商的数据,涉及到数据层面的情况已经考虑在其中,如有疑问可联系我们。

弧焊机器人由机器人整机及机器人专用焊接设备构成,其中,机器人专用焊接设备主要包括焊接电源及其控制系统、送丝装置、焊枪等。焊接电源是机器人专用焊接设备中最重要的构成部件之一。

从竞争格局来看,中国市场弧焊机器人焊接电源外资品牌主要包括日本松下、日本OTC、安川电机、奥地利伏能士(Fronius)、丹麦米加尼克(Migatronic)、美国林肯、芬兰肯倍(Kemppi)、德国EWM、Cloos等。国产品牌主要有麦格米特、山东奥太电气、凯尔达、必高(BINGO)等。相比之下,国内焊接电源厂商对自动化、机器人焊接设备关键技术的掌握、生产应用以及焊接工艺的研究和积累方面与国外厂商仍有一定的差距,大部分高端市场份额仍然被进口焊机品牌占据。

从弧焊机器人与焊接电源厂商的配套情况来看,外资厂商伏能士、肯倍、米加尼克、林肯、EWM等主要通过配套其他焊接机器人本体厂商,销售其机器人专用焊接电源。日本OTC、日本松下的焊接电源产品大部分主要配套其焊接机器人整机整体出售,是少数同时掌握工业机器人整机及焊接设备技术的企业。

国产品牌以麦格米特、奥太电气、凯尔达为主要代表,其中麦格米特位居榜首;其次是奥太电气,位居第二名;凯尔达主要通过包括安川在内的众多机器人厂家配套销售,2023年其自主品牌机器人产销量增长迅猛,某种程度上也对其焊接电源销量有一定的拉动效应。

GGII通过对各家焊接电源品牌出货量的调研,结合配套厂商的数据验证,发布《2023年度中国市场弧焊机器人焊接电源品牌出货量排行TOP10》榜单。

2023年中国市场弧焊机器人焊接电源品牌出货量排行TOP10

机器人

数据来源: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GGII)

声明:

1、以上数据基于GGII的调研所得,统计口径基于各厂商2023年弧焊机器人及焊接电源出货量数据。部分企业不愿意提供相关信息或不愿意参与排行,GGII未列入排行榜中。

2、涉及代工、贴牌的厂商只计算品牌厂商的数据,涉及到数据层面的情况已经考虑在其中,如有疑问可联系我们。

审核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