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苏州国际Mini/Micro-LED产业生态大会正式启动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2023年,受各种因素影响导致消费电子市场低迷,但Mini/Micro LED应用市场却保持逆势成长,持续成为抵御行业下行的强劲动力。Mini LED正加速应用落地,Micro LED也在陆续量产,Mini/Micro-LED迎来高速发展阶段。

作为产业链企业家重要的分享和交流互动平台,JM Insights、WitDisplay已连续成功举办数届Mini/Micro-LED产业链&生态创新等不同主题会议,均取得良好社会反响及行业口碑。为加强国内Mini/Micro LED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集摩咨询(JM Insights)、洛图科技、WitDisplay联合众多电子信息各行业组织机构于5月17-18日在苏州再次举办 “第二届苏州国际Mini/Micro LED产业生态大会(以下简称:CIMF 2024)”。

CIMF 2024以“把握变革机遇&掘金MLED未来”为主题,旨在搭建产业链企业家分享和交流的互动平台,推动Mini/Micro-LED产业的快速发展,凝聚共识、聚焦创新应用,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Mini LED背光:多应用渗透,呈现爆发式增长

Mini LED背光可以改善色域,提高HDR及降低耗能,助推液晶显示升级。近年来,伴随着Mini LED制造成本的持续下降,应用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Mini LED电视销量同比去年上涨了近4倍,市场占有率是同属于高端阵营的OLED电视的近4倍,增长趋势明显。

尽管MiniLED技术仍在发展阶段,但近年来在终端龙头企业的应用与推广,以及LED产业链企业对MiniLED技术、产能、成本不断优化下,MiniLED显示器和电视等产品已进入发展快车道。新品的不断涌现,价格的不断下降,新玩家的陆续加入,无不体现着MiniLED显示器和电视市场的火热。现阶段Mini LED背光正全面开花,进一步加速向TV、车载显示、平板笔记本、显示器以及VR等领域渗透,展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当前,加速Mini LED应用普及的关键是降本。任何成本的减少将在微缩背光源成本降低中起到重要作用。目前Mini LED至少有三种降本方案:一种主要的方法是在顶部放置反射层,并在引线框的侧壁上涂抹高度透明的材料;调光区是另一个降低背光成本驱动的重点;光学是另一个可以为降低成本而优化的方式。这个光学解决方案将影响性能和成本。目前,有许多用于Mini LED的光学膜,例如diffusers,亮度增强膜(BEF)、QD/磷光体膜、双BEF(DBEF)等。

Mini LED直显:价格大降,高端市场加快普及

Mini COB直显方面,其成长也会随着产品定价进一步下滑而更快的打开市场空间。在更多间距线上,COB与表贴产品价格的拉近,将是短期内行业最为显著的“供给侧变革”。把握住COB市场主线成长机遇,也将是行业企业的核心任务之一。

2023年国内小间距LED(P2.5以下)市场,COB产品销量规模将成长超50%。其中,2023年上半年,按显示面积算增幅达近7成。这一涨幅,远高于整体小间距LED市场显示面积2成的增幅。

从市场均价看,2023年以来COB模组价格下降约为40%-50%。在市场需求空间持续打开下,部分企业产品价格甚至有所上调的趋势形成了鲜明对比。特别是进入2023年下半年,降价的主体从传统表贴产品、P1.6以上间距产品,向COB等新技术产品、P1.6间距以下产品转变。

市场价格走势进一步确立了有利于高端产品加速普及的趋势。“市场占比逐渐减少的传统SMD表贴、成为主角的COB、不断成长的MIP”,行业专家指出,这是未来小间距LED产业链封装技术发展的“共识”。其中,P1.0以下,COB可能占据未来市场优势;P1.0到P1.6产品上COB和MIP会有竞争关系、P1.6以上MIP在成本降低后逐渐渗透并替代一部分SMD产品。

Micro LED:突破技术瓶颈,进入量产阶段

Micro-LED方面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其发展市场前景仍被看好。随着技术突破和成本下降,预计在未来几年内Micro LED将在更多的应用领域实现商业化的飞跃。

作为目前主流显示技术补充,Micro-LED在应用上填补了目前主流显示技术的短板和空白。在超大显示上利用其可拼接性,可以满足大尺寸显示的需求。利用其像素级控光达到的高亮度、高色域、高对比度性能,可以满足在户外、半户外及影院场景下使用的需求。

超小显示主要针对VR和AR技术的应用,利用其超小的晶粒尺寸,可以实现上千像素密度的需求。

此外,Micro-LED显示的自发光和材料稳定的特性使其在响应时间和宽温工作及储存上具有优势,能满足飞机等机载主显示器在实时性和可靠性方面的要求。

在驱动和背板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后,使用透明塑料薄膜作为基板,可以将任意大小的显示膜片贴敷于其他载体上,有望实现显示无处不在。利用Micro-LED显示技术具有纳秒级响应时间的特性,有可能实现真正的裸眼3D显示。

在技术方面,Micro LED正逐步趋向成熟,但仍面临一系列核心技术难题。包括实现大规模、高效率的芯片转移,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良率,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等。这些技术挑战对于Micro LED的商业化和量产化生产至关重要。

在成本方面,高成本是目前限制Micro LED市场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Micro LED的制造成本高企,主要源于高精度的设备需求、复杂的生产过程和较高的原材料费用等。这使得Micro LED产品的价格远高于LCD和OLED显示屏。

在供应链方面,Micro LED的高技术门槛对供应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芯片制造、面板组装到最终产品的整合,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准的协调和高效管理。

在市场应用方面,Micro LED正在逐渐拓展应用范围,从高端电视、智能手表到汽车显示屏,Micro LED以其卓越的显示性能,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显示设备。

随着Micro LED产业链技术的日趋成熟,其实现规模化量产也指日可待。有业内人士预测,2024年-2026年,Micro LED将有望实现一定程度的规模化量产。友达智能手表用1.39英寸Micro LED已量产出货,苹果正在联合LG Display、欧司朗等公司加快攻克手表用Mico LED步伐,2025年苹果有望首次将MicroLED应用至Apple Watch智能手表。同时,AR对于显示的亮度要求较高,目前LCD、OLED还无法满足其要求,Micro LED则是AR更好的选择方案。车用部分,友达在2026 至2027年将有 Micro LED 案子进入应用量产阶段。

在智能手表、AR、车载显示等应用的带动下,Micro LED出货将逐渐增加。预计2023年MicroLED屏幕出货量约为45万片,2024年为181万片,2025年达到798万片,2026年达到1354万片,2027年达到1747万片;到2028年,MicroLED 显示市场规模将达到14.6亿美元。

 

政策:中韩政府支持,抢占显示产业新风口

Micro LED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也成为各国抢占的风口,中国、韩国等政府积极支持MicroLED产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交通运输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该实施意见指出,加快量子点显示、全息显示等研究,突破Micro-LED等显示技术并实现规模化应用,实现无障碍、全柔性、3D立体等显示效果,加快在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远程连接、文化内容呈现等场景中推广。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将向40微米级LED像素制造技术等支援202亿韩元,为产业培育奠定基础。

科技部、工信部及财政部也在大力扶持Micro-LED产业发展。科技部已在材料领域设置了新型显示与战略性电子材料重点专项,布局Micro-LED关键材料与器件;在制造领域布局了Micro-LED新型的装备技术;在信息领域超前布局了Micro-LED显示与交互应用技术,加速实现Micro-LED装备、材料和应用的突破,以此加快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进程,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带动产品创新,加快生态化布局,推动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提出,面向新型智能终端、文化、旅游、景观、商显等领域,推动AMOLED、Micro LED、3D显示、激光显示等扩大应用,支持液晶面板、电子纸等加快无纸化替代应用。加快信息技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迭代应用,加强Micro LED、印刷显示等前瞻性产业布局。

Mini/Micro LED 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作为产业链企业家重要的分享和交流互动平台,截止目前,JM Insights、WitDisplay已在Mini/Micro-LED领域已连续举办多场高质量&高规格行业论坛,旨在搭建产业链企业家分享和交流的互动平台,推动Mini/Micro-LED产业的快速发展,凝聚共识、聚焦创新应用,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第二届苏州国际Mini/Micro-LED产业生态大会将进一步升级,特设Mini背光与COB直显两场分论坛,并围绕Mini/Micro-LED技术创新、量产化进程、产品市场、品牌商业、应用场景等不同的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2024苏州国际Mini/Micro-LED产业生态大会组委会诚邀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参会,共同探讨Mini/Micro LED协同技术创新策略,加快全球Mini/Micro-LED产业化及商业化应用进程!

 

 





审核编辑:刘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