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宙的第一个10年》故事连载06:成功有秘诀吗?还真有

描述

上文《逐字稿是很笨很笨的工具》讲到:有了逐字稿,80%的会议都不用召开了。而我也卸任了救火队员的岗位,如同开启了另一种人生。

时间的脚步不紧不慢,故事继续……

 

 

1

侯总的三次尝试


本章的故事主角,姓侯,也是理工男。今年38岁,在经营无锡的一家软件公司,主营的是软件外包业务,有十多个员工。

侯总的客户群,大多数是软件实力不强的中小公司。这些客户没有软件团队,就把想做的WEB管理系统、小程序、APP的开发工作外包给他做。

最近几年,做软件外包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收到首期款之后,软件做完了,客户迟迟不验收,导致尾款收不到。

在等待尾款的过程中,客户因为经营不善,或者是项目不顺利,客户放弃这个项目了。

这个比例,甚至能超过60%。

这就导致侯总的公司,几乎是在依赖首期款支撑公司的运营。但是首期款往往只有合同金额占比的30%,甚至更低。

所以,侯总的软件外包业务,一直都做的很艰难,艰难到啥程度呢?

有时候发工资都得延期。

侯总自己,也只拿很少的工资。

侯总跟银行也贷了几百万,只能贷一年,每年都要还款续贷。一旦银行不给续,资金链就很可能会断掉。

所以,每次到贷款还款的时候,侯总都是心惊胆战的。

如果侯总能够接到大企业的订单,比如华为,比如中移动,情况会好非常多。

但是侯总的公司规模太小,实力不够,入不了大企业的法眼。

所以,只能接到中小公司的订单,如此循环往复。

这看上去挺无奈的。

 

侯总很羡慕合宙有一个持续的硬件业务,经常来我们公司探讨交流。

侯总希望他的公司,是不是也可以借助合宙的硬件积累,转型到软硬结合的业务形式。

我也感觉侯总的这个想法非常好。

最近几年,硬件业务比较卷,合宙的硬件毛利也一直提升不上去。

所以我也更希望,合宙在销售硬件的同时,给客户提供软件硬件一体化的系统,给客户的价值就更大了,客户付费也就更多了,合宙的毛利率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提升。

所以,最近两年,我跟侯总的交流挺多的。侯总经常会到上海跟我们团队交流,也做了挺多尝试。

 

01
侯总尝试的第一个项目,是一个定制项目。

简单来说,为一个大集团公司定制一个室内的智能家居产品。在装修工地的现场,对手机Wi-Fi的信号进行探测,从而知道有多少人在现场施工,停留了多长时间,达到较低成本的对全国各地的装修施工现场进行数据采集的目的。

 

最终客户的集团公司,实力很强,但是对通信设备是完全没有认知的。

而合宙跟侯总的团队,都没有投入,也不可能投入专门的人力去跟客户反复沟通需求,制定产品定义。

因为合宙跟侯总的团队成员,都有自己的项目在进行中,都有自己的考核压力,没办法分出大块的时间去调研新的场景需求,更不可能去做完善的新场景的产品定义。

这个项目,还没启动,就无疾而终了。

 

02
侯总尝试的第二个项目,是智能工厂的管理系统。

侯总经过粗略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工厂的管理,都是靠人工的,效率低,容易出现差错。如果在工厂的关键节点上,搭配数据采集的硬件,把数据上传到云端,并且针对这些数据给出工厂管理的指令,可以把一个传统的中小规模的工厂,改造成为一个智能化的现代化工厂。

 

在这个过程中,侯总也能得到不错的回报。

想法很不错。

侯总出差到每一个有合作意愿的工厂,实地考察,现场交流,跟工厂老板谈判。

在现场沟通了20多个工厂之后,侯总发现每家工厂的设备都不同,管理团队的方法也不同。如果对工程进行智能化改造的话,每一个工程都是一个定制项目,费用高达数百万。

几乎没有哪个工厂,能够负担这个费用。

所以,第二次尝试,也失败了。

 

03
侯总没有气馁,又做了第三次尝试。

这次,侯总瞄准的是,共享充电宝。

侯总经过调查发现,经过疫情的冲击,传统的充电宝大品牌,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再进一步扩展业务的动力非常不足。

 

这个时候,如果他来组织团队,购买品质不错的共享充电宝的产品,去发展商铺门店用户,机会很大。

在亲自带领3个人,拜访了几百家门店之后,侯总发现,即使商铺门店愿意合作,购买了他的充电宝,侯总也很难赚到钱。充电宝现在已经是渠道的话语权极大的一个市场状态了,用户支付的重复费用,侯总甚至分不到20%。

侯总尝试说服门店买断充电宝硬件,侯总只抽取服务费,发现门店愿意接受的硬件价格也太低,几乎是亏本销售,即使做进去,后期收取的服务费,也无法覆盖运营成本。

所以,第三次尝试也失败了。

 

 

 

 

2

业务成功的三要素


在这三次尝试的过程中,我配合着侯总,给他提供硬件方案的咨询服务,也给他介绍靠谱的硬件供应商,有时候还去跟他一起到现场去沟通。

这个过程,差不多持续了一年多。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面,侯总很忙。

他的电话不断,从早到晚的回复微信。几乎每周都有两三次应酬,体重增加了30斤。

第三次失败后,侯总终于意识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现在中国的商业形态,在几乎所有的业务范围内,几乎都是1和9的关系了。

任何的业务,都只有最多10%的玩家是良性运营;另外90%的玩家,都是交学费亏钱运营的。

要想在一个业务上良性发展,需要在开始的三年内,学习,适应,掌握knowhow,也就是掌握窍门,具备预判这个行业的动态发展的能力。之后才有可能真正成为这个赛道的玩家,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

 

侯总对我说:“像我这样不到半年时间就换一个赛道的,基本上就是在学习常识。等学到了一点常识之后,发现不可能有短期回报,我就撤退,去换一个赛道。但是换了之后,发现还是重复一样的过程。
 

我跟他说:“我以前做儿童手表品牌,也是如此。做了2年,发现学费交过头了,被迫终止业务了。”

侯总说:“经过这一年多的不务正业的摸索,我现在还是觉得,方向是最重要的,方向正确,长期干,成功的概率会更高。

我想了会,跟他说:“方向正确这点固然很重要很重要,但是吧,方向走对的人,也很多啊,但是也还是成功率不高吧?”

侯总说:“确实不高,要求短期回报的话,确实成功率不高。就像我,半年就要求有回报,这基本不可能。所以不能要求短期回报,得要长期回报。三年不行,就五年,五年不行,就十年,肯定会有回报。”

我一拍大腿:“侯总,你好像这一年多的蹉跎没有白费呀!”

侯总有点郁闷的叹了一口气:“其实我还发现一个问题,即使是方向正确,不要短期回报,可能也还不行。”

“为啥?”

侯总说:“方向正确了,如果不够勤奋,可能长期也没啥结果。我看到的相对长期成功的人,都是工作狂,勤奋的很,起码都比我勤奋。可能像老秦你这样的工作狂,成功率更高点。”

我哑然失笑:“你这么说我,我可真高兴!我确实是不工作,就浑身难受。”

侯总说:“方向正确的时候,可能也能让人情不自禁的愿意当工作狂的。”

我这个时候,突然灵光一闪:“侯同学你说的全对啊,方向正确的时候,要想往前走,要做很多事情啊——第一个:要做逐字稿,把思路整理清楚,让内部的所有人都明白;第二个:要频繁发朋友圈,发公众号,发成本低的广告,让外面的人都看明白;第三个:对外说的内容,还得好理解,得反复的讨论什么内容好理解,什么内容不好理解;第四个:遇到了有人要合作,得赶紧加班加点赶进度;第五个。。。。”

侯总赶紧打断我:“得得得。。。。赶紧停下,老秦,你把我说懵逼了,慢点慢点!”

侯总停了一下,在白板上写下了三行字:

1)方向正确;

2)像傻子一样勤奋;

3)不期待短期回报。

然后回头对外说:“老秦,是不是这样?”

我笑了:“侯总你真牛逼!你提炼了一个成功的三要素模型!

侯总说:“我干了快20年的软件开发了,我得回去琢磨一下,我怎么能把软件做的深入再深入,做个10年规划,可能会更不错!”

我也站起来说:“我们做硬件20年了,低功耗也研究了快10年了,合宙再降10年的功耗吧,哈哈~”

 

在本章的结尾,我把业务成功的三要素送给你:

(1)方向正确;

(2)像傻子一样勤奋;

(3)不期待短期回报。

跟你说句实话:

我在看到这个三要素之后,我的内心确实轻松了,释然了,焦虑似乎也少了很多。

如果你看到我和老陆的朋友圈发的内容的话,你可能会更加理解我的心情。

下一章,我会讲一个更有意思的模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