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IP DV与SOC DV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不少粉丝问我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分析下。首先说下结论,IP DV的需求会越来越少,SOC DV则不会,如果有得选尽量选SOC DV。为什么有这个结论,我们下面分析下。

IP DV的主要工作是根据IP的spec,提取testplan,搭建验证环境,收敛覆盖率。但是上述的过程多见于新的IP,对于已经成熟的IP,IP DV的主要工作是针对 改动的feature 提取testplan,增加验证用例。相较于新IP验证环境的搭建,成熟IP的维护仅需要少量人力即可。因此很多大公司IP DV干得活越来越少,直至该IP DV team被拿掉,此种现象经常发生。

下面以USB为例子,USB1.0发布于1996年,USB1.1发布于1998年,USB2.0发布于2000年,USB3.0发布于2008年,之后就一直没更新了。很多公司投人力验证USB3.0,将USB3.0 验证完成之后,这些人就被公司被迫转岗做别的IP的验证。

再看看PCIE,PCIE1.0 发布于2003年,PCIE1.1发布于2005年,PCIE2.0发布于2007年,PCIE2.1发布于2009年,PCIE3.0发布于2010年,PCIE3.1发布于2014年,PCIE4.0发布于2017年,PCIE6.0发布于2022年。PCIE两年一代,更新频次比USB高不少,但是一旦一个公司PCIE的环境搭成,后面也仅仅是做一些升级维护的工作,所需人力也不用那么多。

有一类IP状况稍微好一点,这就是算法类IP,算法更新迭代比较频繁,相较于协议类IP需要的人更多,这类IP的验证不容易被公司拿掉。

有人不服了,你看市场招IP DV 的这么多,你咋说容易被拿掉呢?这个原因在于现在出现了太多的初创公司,每家初创公司都从头搞一遍芯片。对于买来的IP不放心,所以招了一堆IP DV来验,过几年你再看看,大部分IP DV都得转领域。

相较于IP DV,SOC DV则不一样,公司每流一次片,SOC的架构就会改动一次,对应的SOC验证流程就需要重新走一遍,在大公司里面很少看到SOC DV被整team拿掉。况且SOC学习的东西很多,从power到performance,从FPGA 到硬件加速器。

因此在有得选择的情况下,我建议大家选择SOC DV,后面路子越走越广。

审核编辑:黄飞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