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PCIe Gen5 SSD部署,铠侠在CFMS展出哪些旗舰产品?

描述

电子发烧友原创 章鹰
 
3月20日,在深圳前海举办的2024CFMS峰会上,来自日本存储大厂铠侠CTO柳茂知表示,闪存价格出现上涨,今年存储市场的发展会有一些机遇和挑战,他非常期待市场的恢复和增长。他重点介绍铠侠如何部署PCIe Gen5 SSD和使用QLC SSD的愿景。
 

铠侠

图:日本存储大厂铠侠CTO柳茂知

 
PCIe SSD VS SATA SSD,有两大优势
 
柳茂知指出,10年前,与SATA SSD相比PCIe SSD的份额很小,PCIe SSD在2020年之后主导了市场,到2026年之后它会取代SATA SSD。
 
SATA SSD和PCle SSD的工作原理不同。在SATA SSD中,当用户进行数据操作时,数据会先从硬盘读取到内存,然后被提取至CPU内部进行计算,待计算后写入内存,再存储至硬盘中。但是在PCle SSD,数据会直接通过总线与CPU直连,并且是以接近最大速度的方式来传输,这就可以省去内存调用硬盘的过程。
 
众所周知,PCle SSD称为NVMe协议的SSD,而AHCI协议则主要是针对SATA SSD的。NVMe的一大优势就是低延迟。这主要是因为流线型的存储堆栈,NVMe无需读取寄存器就可以发出命令。低延迟和良好的并行性的优势可以让SSD的随机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在任何队列深度下都能发挥出极佳的速度。
 
NVMe对固态硬盘的IOPS性能提升比较大。除此之外,对于PCle SSD与SATA SSD,两者的AS SSD跑分速度的差距也很明显,无论是连续读写还是4K测试上面,PCle SSD都远远领先SATA SSD, PCle  SSD的综合得分也高出SATA SSD三倍有余。
 
铠侠引领PCIe5.0的部署
 

铠侠 
 

柳茂知介绍道,铠侠在PCIe SSD中的技术改变是从Gen3到Gen4、Gen5的技术转换每一代PCIe转换,数据速率都会翻倍,因此从第3代到第5代,数据速率意味着接口信号的频率快了4倍,从4GHz到16GHz。他认为,2024年是PCIe Gen5在PCIe SSD中占据重要份额的一年。
 
前不久,铠侠CM7系列和铠侠CD8P系列NVM Express(NVMe)固态硬盘已通过PCI Express (PCIe)5.0和NVMe 2.0规范合规性认证测试。PCIe 5.0 标准由 PCI-SIG开发,是 PCIe 4.0 规范的两倍数据传输速度和带宽的升级版。

铠侠 
 

在现场的铠侠展台上,铠侠 CM7 系列企业级固态硬盘全面展示,提供 2.5 英寸和 E3 英寸两种尺寸。S 外形适用于读取密集型和混合用途耐久性,容量高达 30.72 TB(仅限 2.5 英寸)。柳茂知表示,这是铠侠的PCIe Gen5 SSD的三代产品,Gen5从2022年开始使用CD7 E3S,2023年是CM7 E3和U.2。现在,我们已经开始向许多客户运送CD8P资格样品。
 
他分享了PCle5.0认证例子:
1、“EOM”,“睁眼测量问题”。问题是系统和插槽之间的眼睛高度和眼睛宽度的余量和变化较小。较小的裕度是由信号线的阻抗波动和来自其他信号线的串扰引起的。因此,在PCle Gen5 SSD测试之前,需要仔细的信号线布线、阻抗验证和串扰验证。
 
2、“环路测试失败”,环路测试是连接拐角情况下的加速度测试,主机在Gen1、Gen2、Gen3、Gen4和Gen5之间频繁更改PCIe速度,在变速过程中,重置是随机插入的。这是一个艰难的测试,但许多客户都会进行如此艰难的测试来确认SSD的稳健性。
 
    3、“PCIe PHY初始化超时失败”,PHY代表接口的物理层,在这一部分中,PHY是高速模拟数字化转换电路,具有多个旋钮来整形信号,主机和SSD握手来训练波形整形滤波器,这需要几十毫秒,原始PCIe PHY初始化超时值为20ms。
 
铠侠 Gen5 SSD被设计为在100ms内完成初始化,因此主机和SSD设计不匹配导致超时故障,这些是使用PCIe Gen5 SSD的关键检查点。
 
此外,他还重点分享了QLC SSD的市场前景。去年,固态硬盘供应商因内存市场形势而遭遇价格下跌。低价导致NL HDD和SSD之间的价格差距缩小了,而且低价有助于市场从NL HDD转移到SSD。而NL HDD向SSD切换,能节省IT支出。
 

铠侠

他指出,通用服务器的成本结构,存储设备占15%,CPU占18%,内存占37%,建议客户全面考虑总成本15%的存储设备最大限度提高性能。生成式AI正在快速发展,但是DRAM的容量无法完全满足生成式AI存储需求,闪存则可以提供更大容量的支持。伴随AI服务器的需求暴增,铠侠认为QLC SSD将会越来越多被采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