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技术初创公司将NVIDIA AI集成到可持续发展应用中

描述

“可持续未来”倡议(Sustainable Futures initiative)支持初创公司为气候、清洁能源、可持续基础设施等领域构建加速计算应用。

无论是监测体型微小的昆虫,还是提供来自太空卫星的洞察,NVIDIA 加速的初创公司正在使每一天都成为“地球日”。

“可持续未来”是 NVIDIA 初创加速计划专为前沿初创公司推出的一项倡议,正在为全球 750 多家专注于农业、碳捕获、清洁能源、气候和天气、环境分析、绿色计算、可持续基础设施、废物管理等领域的公司提供支持。

本文将介绍其中五家专注于可持续发展的初创公司,了解他们如何利用加速计算和 NVIDIA Earth-2 气候技术平台来推进工作开展。

Earth-2 拥有一套 AI 模型,能够帮助模拟天气和气候,创建天气和气候可视化图,并提供相关可执行洞察。

昆虫养殖赶上 AI 浪潮

随着气候不断变化,粮食安全(即生产和提供足够食物以满足所有人营养需求的能力)已成为环境变化应对能力的一个关键要素。养殖蟋蟀和黑兵蝇等食用昆虫就是一种可以减少人类对资源密集型畜牧业蛋白质依赖的解决方案。

总部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初创公司 Bug Mars 利用 AI 工具帮助昆虫蛋白质的生产。这些工具可以监测温度、害虫和昆虫数量等变量,并根据这些数据来预测问题和提出行动建议,能够帮助昆虫养殖户增产 30%。

该公司使用 NVIDIA Jetson Orin Nano 模块加快其工作速度,最近还宣布将使用合成数据和数字孪生技术以进一步推进适用于昆虫农业的 AI 解决方案开发。

守护森林中的每一棵树木

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特拉克基的 Vibrant Planet 正在对数万亿棵树木以及灌木林和草地等其他易燃植被进行建模,以帮助北美地区的土地管理者、地方和消防区构建针对野火的应对能力和气候变化应对能力。

NVIDIA 的软硬件帮助 Vibrant Planet 开发了用于森林和生态系统管理以及 AI 强化型运营规划的 Transformer 模型。

AI大模型

效果图由 Vibrant Planet 提供

这家初创公司采集并分析来自激光雷达传感器、卫星和飞机的数据,以训练 AI 模型绘制高精度的植被图,估算树冠高度并检测森林和植被区域的特征,如碳、水、生物多样性和已建基础设施等。用户可以根据这些数据了解火灾和干旱危害,并借助这些洞察进行情景规划,预测潜在森林疏伐、计划烧除等行动的效果。

对明天进行预测

总部位于波士顿的 Tomorrow.io 是一个领先的环境应对平台,能够帮助企业适应日益加剧的天气和气候波动。这家初创公司利用新一代空间技术、先进的 AI 模型和自主开发的建模能力,使企业和政府能够提前降低风险、确保切实有效的应对能力并推动制定关键决策。

AI大模型

图片由 Tomorrow.io 提供

这家初创公司正在开发天气预报 AI,并将发射自己的卫星来收集环境数据以进一步训练其模型。该公司还在通过 Earth-2 AI 预报模型进行实验,进而确定卫星的最佳配置,来创造更好的天气预报条件。

Tomorrow.io 正在就一个肯尼亚的项目与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合作,该项目计划每天向 600 万农民发送提醒,内容涵盖何时浇灌农作物、何时喷洒农药、何时收获或何时因当地气候变化而改种其他农作物。该团队希望到 2030 年将受益群体扩大到非洲的 1 亿农民。

捕捉风的变化

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的 WindBorne Systems 正在开发配备目前最先进的实时全球天气预报 AI 模型—— WeatherMesh 的气象传感气球。

WeatherMesh 可对地表温度、气压、风、降水、辐射等因素进行预测。不同于在超级计算机上运行的传统模型,该模型的准确性已创下世界纪录,而且轻便到可以在游戏笔记本电脑上运行。

WindBorne 使用 NVIDIA GPU 开发其 AI,该公司同时也是 Earth-2 的早期用户。

测量全球城市温度

FortyGuard 是一家成立于阿布扎比、总部位于迈阿密的初创公司。该公司正在开发一种利用 AI 模型测量城市热量的系统,为公共卫生部门、城市规划人员、景观建筑师和环境工程师提供洞察。

作为 Earth-2 平台的早期用户,该公司希望通过测温 AI 模型提供更精细的城市热力图,用数据帮助行业和政府打造更加凉爽、宜居的城市。

FortyGuard 的技术通过应用编程接口提供,可与现有的企业平台集成,其应用场景包括基于温度的路线导航、电动汽车性能提升预测、房地产洞察等。



审核编辑:刘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