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微车规级惯性测量单元(IMU)芯片项目正式启动

描述

5月10日,北微微电子与元禾璞华资本、东南大学分别签署合作协议,北微车规级惯性测量单元(IMU)芯片项目正式启动。无锡市滨湖区委书记孙海东,东南大学教授李宏生,北京大学教授金玉丰,无锡市滨湖区副区长蒋维维,北微传感董事长时广轶、总经理王春波,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刘越,以及项目团队专家、合作伙伴等出席活动。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

无锡市滨湖区委书记孙海东在祝贺项目签约时表示,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进程,为汽车芯片的产业化带来巨大机遇,北微传感深耕惯性传感器的研发和制造,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此次布局车规级IMU芯片“赛道”,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希望北微传感在国家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市场需求的驱动下、顶尖团队的加持下,积极抢抓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以及无人驾驶技术、低空经济等新机遇,锚定目标、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在车规级IMU芯片的产业化进程中形成更多突破性技术成果,推动北微传感创新发展、走向资本市场,赋能滨湖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滨湖将持续聚焦人才、服务等要素保障环节,积极对接企业需求,为企业壮大提供如鱼得水的发展环境。

新能源汽车

北微传感董事长时广轶感谢无锡市滨湖区各级长期以来对企业发展的支持和关心,并简要介绍了北微车规级IMU芯片项目前期筹备情况。他说,北微传感扎根滨湖十余年,自主研发的智能传感器产品能够全面满足各类惯性姿态测量及高精度导航定位的需求。随着智能汽车、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快速发展,国产工业级惯性芯片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广阔的市场机会。此次北微车规级IMU芯片项目的启动,是北微传感迈入工业级惯性芯片领域的一次重大战略布局,将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实现芯片的国产应用,“道路曲折,但我们信心满满”。

车规级IMU芯片作为汽车智能化、自动化的核心部件,对于提升车辆性能、保障行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北微车规级IMU芯片项目依托高校教授智库、业内资深专家、骨干技术团队,将推动关键工艺的突破、新型结构和关键封装工艺的设计与实现,以及核心ASIC的设计与流片,形成具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全国产IMU芯片。


 

审核编辑:刘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