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斯伟发布EIC77芯片,满足智慧机器人高算力需求 

描述

  5月17日,第十四届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在东莞盛大召开,主题聚焦“面向‘智慧机器人’的创新IC新品推介”,现场发布了10款具有代表性的中国IC前沿设计成果,这些新品紧密围绕智慧机器人的需求,旨在推动国产智能机器人芯片发展并完善机器人产业链。

  奕斯伟计算智能计算事业部总经理鲁海波在会上发表了题为《EIC77系列芯片:采用64位RISC-V CPU和自研NPU的AI SoC 》的演讲,分享奕斯伟计算公司在RISC-V智能计算市场的突破性创新及其成功经验。同时,还展示了多款RISC-V边缘计算SoC及AI PC芯片、开发板以及相关演示demo。

  EIC77系列芯片 开拓更高算力应用场景

  由于开源开放、定制化、灵活、可扩展等特性,RISC-V在AI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奕斯伟计算公司不断深入研究RISC-V智能计算市场,推出EIC77系列AI SoC,包括单Die RISC-V边缘计算芯片EIC7700及更高算力版本EIC7700X,双Die RISC-V AI PC芯片EIC7702及更高算力版本EIC7702X,以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算力需求。

  EIC77系列芯片搭载64位支持乱序执行RISC-V CPU及自研高性能NPU,支持全栈浮点计算及大语言模型,配备高性能3D GPU,算力最高可达39.9TOPs,具备强大的视频编解码功能,单芯片支持最高8K 50帧或32路1080P 30帧的视频解码,以及最高8K 25帧或13路1080P 30帧的视频编码;双芯片则支持最高8K 100帧或64路1080P 30帧的视频解码,以及最高8K 50帧或26路1080P 30帧的视频编码,带宽高达112GByte,容量高达64GByte,且具备丰富的外设接口如USB、PCIe、HDMI、以太网等。

  值得一提的是,各款EIC77系列芯片间可以借助PCIe级别互连实现更高效能,适用于AI时代工业视觉、边缘智能站、云端AI加速器、AI PC等对算力有较高要求的领域,助力提升现代商业、生活、学习、娱乐的生产效率。

  鲁海波特别强调,应用于AI PC领域的EIC7702X采用8核64位乱序RISC-V高性能CPU和2个3D GPU,支持2个HDMI接口,实现4K双通道超高清显示,极大地提升了桌面PC的交互体验和效率。此外,奕斯伟计算AI PC芯片具备强大的在线视频编解码能力和高达4Gbps低延迟以太网的网络能力,最高可提供39.9TOPS INT8算力,支持CNN/OD/LLM大模型,为各类AI工作负载提供灵活解决方案,有力支撑AI本地化部署,满足PC智能化需求。

  EIC77系列芯片的整体表现卓越。单Die版EIC7700X在MobilenetV2和Restnet50测试中的最高成绩分别为2900fps和600fps,而在Llama2-7B大模型测试中,每秒可生成9个token。在双Die版EIC7702X中,得益于双Die一致性互联技术,两颗单Die产品能够实现完全独立访存、互不干扰,各项跑分数据均实现翻倍,其中MobilenetV2最高达到5800fps,Restnet50超过1200fps。

  多模式支持,助海内外用户推进AI实践

  针对海内外客户在边缘侧应用场景的拓展需求,奕斯伟计算推出EIC77系列产品,包含芯片、开发板及AI边缘智能站三种形式,助力构建适用于安全运营、智能制造、智慧教育等领域的高效节能AI解决方案。

  展会上,奕斯伟计算重点展示了其 RISC-V边缘计算芯片EIC7700及其配套的HiFive Premier P550 RISC-V开发板。通过该开发板,观众得以亲眼目睹电脑桌面演示demo、25路高清(1080P)视频AI处理场景以及大模型应用场景的实际运行效果,吸引了大量专业人士前来参观与交流。

  鲁海波先生指出,奕斯伟计算EIC77系列芯片已实现批量生产,自投放市场以来,迅速与众多国内外客户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专为AI PC设计的开发板也将于近期面市。

  在AI时代,RISC-V的发展前景广阔。奕斯伟计算将持续投入研发力量,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具创新性的RISC-V AI计算芯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