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创新之痛 从vivo印度被禁谈起

3G行业新闻

12人已加入

描述

  在国内,TrendForce统计数据显示,vivo在第三季度的市场份额已经名列第二;在印度市场,Counterpoint数据显示vivo也冲进了前十,名列第七,并且被认为有望超越第六名的小米。

  据媒体报道,vivo在印度遭到了杜比的专利诉讼,吃了法院一记“禁售令”。这既是对vivo的迎头棒击,也为其他出海的国产手机厂商敲响了警钟(同时被起诉的OPPO已经解决了此问题)。

  为什么是国产手机厂商?为什么在欧美频发的诉讼转移到了印度?为什么OPPO解决了而vivo却没有发表任何消息?下一家是谁?要想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我们还得先从印度说起。

  为什么多数手机厂商选择了印度?

  这两年曝出来的中国手机厂商被禁售的新闻多数都是来自于印度,这是为什么呢?从下面的一组数据,我们完全能够找出答案!

  自从2011年以后,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涨大幅放缓,这说明中国手机市场的容量已趋于饱和,增涨的那部分,除去新用户外,更多的是由于人手两部手机开始流行。

  而印度又是另一种情况。据统计,印度今年人口已经达到了13.4亿,从长远来看,这样的人口总量,绝对是潜力巨大的市场。从2014年开始,印度的智能手机销量开始慢慢的拉升。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市场,智能手机的用户却只占总人口的17%,这就意味着只有2.2亿印度人拥有智能手机,甚至超过1/5的人连手机都没有!

  除去销量部份,印度的手机用户大多还在用2G或3G网络,用4G的人要么是政府人士,要么是大富豪。当然这只是暂时的,因为预估2020年,这一情况会有质的飞跃。

  现今的印度手机市场,与5—8年前中国手机市场情况十分相似。市场的需求加之人口的基数,让增涨乏力的中国手机厂商开始关注并纷纷在印度投资建厂。为什么要在当地建厂呢?因为印度政府规定,“国产化”低于30%的手机不能进行销售或课以重税!除此以外,吸引中国手机厂商的,还有劳工成本低,最重要的是专利意识在印度还比较薄弱。当然,国产手机厂商不仅仅在印度,在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国家,市场占有率也是节节攀升,唯独在欧美较弱。

  欧美市场 想说爱你并不容易

  与印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美市场。比如在经济体量世界第1的美国,除了华为、中兴、联想、TCL、HTC外,鲜有其它中国品牌的手机在卖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美国的手机市场是以运营商为主导的,这些运营商在采购产品时的要求极其严格苛刻。除此以外,美国的337调查(1930年美国关税法第337条)是中国手机厂商准入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

  中兴、华为等多家中国手机厂商多次面对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337调查。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及中兴。中兴通讯在6次377调查中,4次取胜1次合解1次原告撤诉,成为唯一获得337调查4连胜的中国企业!在为祖国争光的同时,也提示中国企业,专利以及技术实力是多么重要!

OPPO

  欧美市场之所以较难进入,除了上述原因外,最大的问题就是专利。我们经常会看到《XXX品牌在国外卖的贵,为国人争光》等等的文章,殊不知,贵出的那些都是因为交了专利费,才导致售卖价格的提升。

  一部智能手机的成本构成大体上包括硬件成本、专利成本、营销成本以及渠道成本。硬件成本就是屏幕、处理器、存储芯片等等这些元器件,营销成本就是铺天盖地的广告,渠道成本主要指的是覆盖全国城乡的线下专卖店。至于专利成本相对就比较复杂了,因为专利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私有协议、通信专利、音频专利、视频专利、外观专利等等等等。据统计,专利的成本,已经与硬件成本一致,甚至超过了硬件成本!

  进军欧美市场,让国内手机厂商对其手中握着的那把专利之剑颇为恐惧,于是人口众多、市场容量大、专利法规不健全的印度市场自然成为众多手机厂商的首选之地。那么,既然是专利法规不健全,为什么还会被起诉禁售呢?

  中国手机品牌繁荣背后的专利之痛

  无论是之前小米在印度被禁,还是此次vivo、OPPO被起诉,抑或是诺基亚对华为提起的诉讼,一个个案例,将发展势头凶猛的中国手机厂商,放在了专利的聚光灯下,而在聚光灯下,我们仍能够看到,部分厂商开启的自嗨模式并没有被高亮的光线照醒。

  我们经常能在厂商产品发布会上看到各种“黑科技”,例如X轴光学防抖,这些听起来非常神奇的“黑科技”虽然被带上“创新”的称号,但往往经不住考验,要么非常鸡肋,要么只是文字游戏,实属“伪创新”,并不足以支撑厂商应对潜在的专利风险。

  以上个月发布的vivo X9为例,其采用的所谓“全新穹顶式U形天线”,宣称灵感来自赵州桥,但如果背面没有vivo的LOGO,说它是iPhone 7也不为过,不难看出这种设计以及所谓的创新不过是对魅族和苹果的致敬而已。

  而同时发布的Xplay6新意十足,但仔细看去,就是三星S7 edge的外观+iOS10的综合体,虽说加入了曲面应用,也只不过是学习了三星的设计。这不免让人担心,如果有一天,vivo不用三星的柔性屏,而是改成了LG的,三星会不会起诉vivo?不过,类似的情况并非只出现在vivo身上,在这个外观非三星即苹果、系统界面象苹果靠拢的时代,部分厂商模仿的更甚之。

  然而,国内手机厂商并不是没有危机感。中兴之所以能4次赢得337调查,靠的是其长期的技术沉淀与积累,华为之所以能收取苹果的专利费,也是因为其将更多的经费放在了研发上而取得的成果,OPPO之所以在印度又可以顺利的售卖了,是本份的文化所驱动。对于国产手机厂商来说,如果想获得更多的尊重,要么自身实力过硬,要么就在交学费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自嗨的结果,往往都不会太好,何况已经被放到了聚光灯下。

  专利考验的是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决心

  即然专利问题是影响国产手机出海的最大障碍,我们该如何打破这个僵局呢?最正确的方法当然是中国手机品牌将精力和资金投入到技术的研发和真正的创新上面,补足自己在专利储备上的不足。

OPPO
华为研发投入曲线图

  华为就是榜样。统计数据显示,华为在2015年投入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的费用高达92亿美元,占全年销售额的15%,要知道苹果2015年的研发投入也不过85亿美元。而任正非对于研发的投入依然感到不满足,表示未来将把原来只占研发费用10%的基础研究逐步增加到20%甚至30%。

  截至2015年12月31日,华为累计申请中国专利52550件,外国专利申请累计30613件,获得专利授权50377件,而去年华为消费者BG共申请专利9000件,其中,中国申请6200件,境外申请2800件。有了这个量级的专利储备,华为才有底气在全球市场大踏步的向前进,不用担心潜在的专利威胁。

  如果说华为起步较早,用他来做比较不是很公平,那么我们就看一下禁售事件的两个主角专利积累情况。

  vivo做手机早于OPPO约4年时间,笔者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检索中国专利公布公告后发现,截止到2016年11月,OPPO的专利申请共计9345项,已授权专利共2000项;而vivo的专利申请共计1217项,已授权专利共189项。什么叫已授权专利?就是获得了专利证书的专利,这其中又以发明专利最难获得和通过!

OPPO

  对比后我们可以看到,同样是段永平系的vivo和OPPO,其渠道类同、宣传手法类同、市场费用基本相同、供应链接近相同,但已授权专利数量,早4年做手机的vivo却只有OPPO的10%不到!

  有志气的品牌,会将赚取的利润更多的放在研发上,比如华为、中兴。如果在行业沉淀时间不够,还可以考虑通过收购来快速积累一批有价值的核心专利。联想、TCL、小米均是通过此方法,加强了自己的竞争优势。小米在2013年将专利运营公司智谷收入旗下,开始了全球专利的收购之旅。在过去的2015年,小米通过智谷在半年时间就在海外并购了70项专利,今年2月份更是成功从Intel公司购买了332件美国专利,为以后进军欧美积累了一定的筹码。

  总之,国产手机厂商在解决了生存问题,并有足够的利润时,应该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与专利收购投入,而不是一味的大肆撒钱,用快消品的方式提振销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