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是抢了人类的工作? 还是分担人类的工作?

机器人

518人已加入

描述

  中国科技大学研发的第三代特有体验交互机器人佳佳,作为新华社第一个机器人记者,用英语采访了美国《连线》杂志联合创始人Kevin Kelly,完成了全球首次由机器人对人类科技大咖的专访,尽管对话过程中还带着一丝生涩,但采访视频在社交媒体传播后,还是引起了很多人的恐慌。

  

  面对这样的热点事件,媒体的报道也扑面而来,话题性无非在于“机器人正在开始取代人类工作”这样的敏感点,事实上,机器人帮助人类分担工作的情况早已屡见不鲜,智能写稿机器人、智能机器人服务员等也被人熟知。那为什么这次机器人采访引起了这么大的波澜呢?

  很简单,因为记者的采访工作并不是简单的信息整理和机械传递,而是一项被普遍认为相对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是一项需要通过沟通才能达成的工作目标。

  这次采访还有着另一方面的意义,因为采访的对象是世界著名的网络文化观察家Kevin Kelly。作为《连线》杂志的创始人,《失控》、《必然》等书的作者,凯文凯利可谓是当今世上对互联网哲学最具前瞻性思考的观察者之一。他很早便在《失控》书中提出了机器将逐渐变得生物智能化的观点,而此次能够面对机器人的采访,也可以说是他曾经对人工智能的猜想正在逐渐走向现实。

  

  在这次跨洋的采访对话中,佳佳穿着中国传统服装,身体面容看起来也与真人无二,采访中她会向面对凯文凯利眨眨眼睛,对于凯文凯利对她提出的问题,她也在思考过后努力回应。当然,客观的说,暴露出的问题也很明显,对话略显生硬,表情过于机械,问题回答不过完整等因素都让她看起来和真人采访有着很大差距。但凯文凯利仿佛有着十足耐心,不紧不慢的和佳佳进行沟通,他十分看好人工智能的发展,同时也对佳佳这个机器人小姑娘展现出极大兴趣。

  凯利问及中国长城的位置,佳佳回答说:“中国”。

  佳佳提问道:“你喜欢我吗?”

  Kelly沉默几秒后,回答:“是的。”

  佳佳:“我也这么想。”

  Kevin Kelly问佳佳的年龄,佳佳神态变得天真:“这是一个秘密”。

  通过以上对话,可以看出,佳佳对于长城所在位置的回答明显不够准确,而这一原因也引起了科学家们的重视和社会的广泛讨论。据网易智能报道,采访结束后,机器人佳佳被送回了学校去继续磨炼她的语言技能,因为她在Skype面试过程中连一些基本的单词和词组都说得不太流利。而且佳佳无法回答有关字母表中字母数量的基本问题,也无法描述与她交谈的美国记者。

  

  佳佳的负责人陈小平表示,尽管机器人佳佳在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上失败了,但她仍然有一些问题回答得不错。当然,也有观察者表示,现阶段机器人佳佳的这种采访机器人上毫无实际意义,就像苹果的Siri或亚马逊的Alexa一样,只是简单的智能语音助手功能,和真正意义上的可替代人类工作的智能机器人相比还相差甚远。

  新闻背后是越来越多的人陷入思考。从机器人下围棋到机器人采访,关于人工智能发挥人脑左右的新闻越来越频繁的进入了人们的视线。在深度学习和大数据的加持下,机器人被赋予更高的智慧,帮助人类完成更高难度的工作。只是人工智能逐渐发展,会不会彻底替代掉一部分人的工作呢?

  谷歌首席科学家Yoav Shoham认为,未来人与机器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例如现在机器设备是手机、电脑等,但未来我们可能会有一些人脑与机器、人脑与计算机的一些交互,有一些芯片可以植入到我们血管当中,人和机器可以融为一体,因此不存在机器会取代人的一个过程。

  “我们之所以是人而不是机器,我们也是为之自豪的,因为我们能够思考、能够理解,我们有我们的感知能力,我们有感觉,我们有意识,我们有自由的意志,这些都是我们作为人类的优点,这点也是不能被机器所取代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