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手机刷卡,暂时只支持这些NFC手机手机,至于苹果手机还是再等等吧!

3G行业新闻

12人已加入

描述

  8月14日消息,北京市为全面提升市民乘车便捷体验,北京地铁将全线开通刷手机乘车服务,此事件意味着北京市民只需开通手机一卡通,就可享受一部手机畅行北京地铁。据了解,除北京地铁车站,京港地铁车站也支持手机刷卡,未来市民只需要使用一部手机就可以通刷公交地铁。但是暂时只支持这些NFC手机手机。

  目前拥有NFC功能的手机使用北京一卡通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使用手机自带的公交卡功能,比如说小米三星等厂家都在手机中自带的公交卡功能,大家只要在手机中开通即可,。对于另外几种拥有NFC功能但是并没有自带公交卡或者没有适配北京公交卡的手机来说,手机下载北京一卡通的APP也同样可以使用手机进行刷卡。

  因为手机刷公交卡是在NFC上模拟实体卡,所以实际的体验跟刷实体卡差不多,不仅可以在手机上对公交卡进行充值,而且刷卡时还不需要联网。

  

  据介绍,为了促进手机一卡通的广泛应用、帮助乘客详细了解使用方法,北京地铁还在全线路274个车站均布放有《手机一卡通使用说明手册》,感兴趣的乘客可随时自行取阅。除了北京地铁车站,京港地铁车站也支持手机刷卡,未来市民只需要使用一部手机就可以通刷公交地铁。

  今年6月,北京地铁公司联合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在房山线启动刷手机乘车试点项目。据一卡通公司透露,因为开卡充值方便,短短一个月试点期间,手机一卡通的新增开卡量即达到20万张,日均交易笔数达20万笔,环比增长200%。

  据了解,目前,160款具有NFC功能的手机机型已支持这一服务。手机一卡通不用缴纳押金,支持退资业务,在全部出行领域适用。

  手机一卡通需NFC功能

  刷卡过程无需上网

  目前,北京地铁公司所辖15条运营线路每日客运量高达近千万人次,如此大规模的运载量下,如何缓解线下服务压力,减少乘客排队办理业务时间,成为北京地铁优化服务体验的重要方向之一。

  为此,北京地铁顺应“互联网+”支付电子化趋势,引入了手机一卡通这一智慧出行工具,可为乘客提供除地铁单程票、一卡通实体卡以外的支付选择,且刷卡过程无需依赖网络环境。

  受手机机型限制

  苹果等多款手机尚不能实现

  但需要注意的是,手机一卡通需要具有NFC功能的机型,目前,因苹果公司在中国地区还未向公共交通领域开放NFC功能,苹果手机用户暂时还无法开通手机一卡通。

  手机一卡通所采用的NFC移动支付技术,改变了传统一卡通的发卡、充值模式,将线下业务成功移至线上。乘客通过手机可实现开卡、办卡、退资等全业务链服务。

  据北京市政一卡通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手机一卡通目前的每日刷卡交易量为20万左右,占北京地铁日交易量的2%。

  手机一卡通的应用占有率还较低,这很大程度上是受手机一卡通的应用门槛所限。目前小米、华为、三星、努比亚、一加、魅族等品牌近160款具有NFC功能的机型已支持这一服务。但从试点情况来看,手机一卡通日交易量正在高速增长,可见手机一卡通存在着巨大的应用发展潜力。

  释疑

  哪些手机可以开通手机一卡通?

  手机一卡通,是指实现一卡通与手机的合二为一,让市民出行不必携带实体一卡通。同时,手机一卡通支持在线充值,用户可通过下载指定App,三步操作即可秒充到账,无需前往人工网点排队办理。

  开通手机一卡通硬件要求为具有NFC功能的安卓智能手机,目前,手机一卡通可支持小米、华为、三星、努比亚、一加、魅族等品牌的160款NFC智能手机。

  乘客还可通过登录“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bmacwx)微信平台在线查询自己的手机是否支持手机一卡通业务,并了解详细开通方法。

  手机一卡通的开通方法有哪些?

  不同的手机型号对应着两种不同的开通方法。例如,小米5s、华为P10、三星Galaxy S8 Plus、魅族Pro6Plus等手机,在出厂时即加载了可开通“手机公交”的安全芯片,此类手机用户仅需下载“北京一卡通”或手机品牌指定App即可在线完成开卡;而另一些用户则需到移动通信营业厅,将原手机SIM卡更换为具有一卡通功能的NFC-SIM卡后方可开通。

  开通手机一卡通,需要费用吗?

  手机一卡通是由一卡通公司联合各手机品牌商或移动通信运营商发行,具体收费标准需以委托发行商为准。目前,依据手机品牌商业务规定,手机模式开卡需支付平台使用费,部分手机品牌商可能推行限时免费开卡活动。依据移动通信运营商业务规定,NFC-SIM卡模式开卡无需支付费用。

  使用手机一卡通乘坐公交、地铁,可以享受同一卡通普通储值卡相同的票制票价政策。

  此外,为避免用户因余额不足而无法乘车,手机一卡通开通了透支功能,只要手机一卡通的余额不少于全路网最低票价即可刷手机进站、乘车,乘车产生的透支金额将于充值时自动补扣。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