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厂、动力电池、三元材料各方势力抢夺锂资源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截止目前,包括整车厂、动力电池企业、三元材料及其前驱体企业、碳酸锂企业、跨界上市公司等5大势力均于2017年加快锂资源布局。

从国内矿山-盐湖蔓延至海外锂矿,多方势力在国内外展开一场疯狂的“圈地运动”。

11月9日,中矿资源(002738)公告称,公司拟以自有资金折合人民币5078.1万元通过全资子公司中矿国际勘探(香港)认购澳大利亚PSC资源公司11.14%股权。

资料显示,PSC资源公司拥有津巴布韦Arcadia锂矿项目70%权益。Arcadia锂矿符合JORC规范(2012版)的矿石资源量为4320万吨。项目投产后10年内,中矿资源香港子公司将包销总量为39万吨的锂辉石精矿(Li2O6%)和109.7万吨的透锂长石精矿(Li2O4%)。

事实上,截止目前,包括整车厂、动力电池企业、三元材料及其前驱体企业、碳酸锂企业、跨界上市公司等5大势力均于2017年加快锂资源布局。其中比较典型的企业代表有:比亚迪、长城汽车、宁德时代、沃特玛、华友钴业、当升科技、天齐锂业、赣锋锂业、江特电机、国澳锂业、永兴特钢、中葡股份。

从动力电池角度来看,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分析认为,电池企业直接掌控锂矿并不稀奇,正如车企对核心零部件的强占有欲一样。预计1-2年内,锂矿资源都将面临供应趋紧的状态。电池企业“先下手为强”,可以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但跨界投资上游锂矿,电池企业需具备雄厚资金实力、强劲的业务发展需求、完善的产业链管理等软硬件条件。否则,过于激进只是得不偿失。

从国内外锂资源分布情况来看,盐湖资源目前仅集中在南美三巨头SQM、Albemarle、FMC手中,而矿石主要为澳大利亚泰利森的格林布什矿。由于南美三巨头以生产钾肥为主,锂盐仅为副产品,所以即使锂盐价格飞涨,但产能扩张极为有限。

矿石资源目前主要是澳大利亚的格林布什矿在大规模开采,我国电池级碳酸锂80%以上的原料均来源于此。在锂储量最为丰富的澳大利亚西部,以天齐锂业和赣锋锂业等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已经买下了大量锂矿。

尽管中国锂资源探明储量排名全球第二,但国内锂辉石矿石由于征地、民族、技术等各种原因产能释放有限;盐湖锂资源靠天吃饭特点明显,锂含量低、高镁锂比及气候环境恶劣是盐湖提锂的主要障碍,国内仍无法达到大规模生产。

总结来看,车企对核心零部件有着强掌控欲,动力电池企业担忧上游锂资源供应,材料企业忧虑自己地位不保,跨界上市公司无论是借势炒作亦或乘风转型,均有利于在资本市场获利,这多方势力抢夺锂资源“激战”背后,隐藏着整个产业链深深的焦虑。根源来自锂资源与下游动力电池企业需求之间的供需脱节。

值此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升级的关键当口,面临焦虑的产业链企业需要一次冷静的思考,一场醍醐灌顶的深度客观分析交流会。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