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了物联网现阶段发展特性、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在举行的2017中国互联网大会物联网论坛上,专家和企业家从各自角度出发,探究了物联网现阶段发展特性、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物联网不同于互联网:万物互联

互联网于1994年进入中国,经历发展之后的全球互联网正进入一个转折点,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迎来了物联网时代。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高新民阐明了物联网与互联网的不同。

高新民表示,第一点不同是互联网的主要特性是连接人;而物联网能够通过智化的物将跨地域、跨不同机构整合起来,加之大数据的产生运用。

第二点不同是互联网主要应用功能是个人消费者,目前为止全球互联网独角兽企业基本都属于消费型互联网;而物联网时代,互联网应用的层级变成转向以消费者与个人与企业并重而且融合的阶段。

第三点不同是互联网架构本身发生变化。互联网本身的技术面临着变化,它的架构在发生一些新的创新、新的发展。要支持万事物联网,还有很多互联网架构上的问题需要解决。

AI物联网时代:网络赋予万物感知

物联网的发展显然也会有一些阶段性的特征,百度云副总经理管瑞峰把现阶段称为“AI物联网时代”。

管瑞峰指出,现代社会从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过渡到了AI物联网时代。产业对智能化的需求,依赖的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智能物联网通过网络赋予万物感知,最终在云端形成大量数据,并通过智能化落地应用,IoT数据成为驱动AI的新能源,我们正在进入IoT数据驱动的AI时代。

但是目前,物联网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工业基础。中国尚未形成物联网应用条件下,物联网的内容取决于现有产业的发展。

高新民表示,工业的发展要由工业大国变成工业强国,发展先进的制造业,很重要一条是跟物联网融合。融合本身要加强工业,还有一些工业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原材料,很多高级原材料做得还有差距。二是元器件,包括芯片、传感器等。三是核心工艺,第四是核心技术,这是工业要解决的四个问题。

其次是技术水平。物联网的产业链很长,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等在国际上有相当大的进展,正处于发展阶段的核心技术、产业化应用还有很大的距离。高新民认为,现在物联网产业的形成,以及物联网与传统产业渗透应用这个层级上比较成熟,但是还是有很多工作要做。

以及安全性问题。在推进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其可靠性,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物联网社会活动,战略资源基础设施和居民居住在整个结构在全程相互联系的网络上,所有的活动和设施的理论透明度,一旦遭到攻击,安全和隐私将面临巨大的威胁。

未来城市:多场景融合的智慧环境

在全球物联网发展的大趋势下,物联网会像一张网,涵盖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特斯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杨介绍了基于IoT多场景融合的智慧城市大脑,通过无处不在的智能化传感器组成的物联网,实现对物理城市的全面感知,随时获取信息并通过数据中心实现物联网的整合,真正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精细化的“未来城市”。

在日常生活方面,百度Duer OS美研主任架构师钟镭相信,到2020年的互联设备里,围绕汽车、个人、家庭这三方面为中心的应用场景中产生一些智能的硬件,将会成为智能时代消费应用场景新的风口。

未来的远景也带来了一些可以预见的问题。

博泰集团创始人及董事长应宜伦指出,未来物联网智慧环境主要有两方面问题,一是需要提升管理效率、治理效率,用一种高速有效大数据的方式,提供有效、高效的监管模式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二是在这个基础上,实现有效的最有效益的治理方式,实现环境改善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应宜伦表示,目前基于智慧环境大数据的技术国外研究非常少,几乎所有热点都在中国。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正在推动万物智联,物联网将会助力未来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