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团队推itrack追踪技术 成侦测无人机新利器

军用/航空电子

366人已加入

描述

空拍无人机广受许多消费者喜爱,虽然此类装置可让使用者拍摄到与过往不同景色的角度与广度,但是无人机飞入机场等敏感区域的事件频传,让各国政府想方设法,以防范这些高空入侵者。举例来说,荷兰警方曾想出训练「羽毛警官」─老鹰,来取缔非法的无人机;或是使用电磁干扰枪、声波干扰枪,或是直接摧毁类反无人机系统等方式反制。不过这些方法都不具备侦测、监控无人机的功能,仍须自行找到无人机装置后再进行反制。为此,***大学电机系研发出itrack追踪技术,以无线电波侦测的方式,来查找禁区中的无人载具踪迹。台大电机工程学系暨电信工程教授毛绍纲说明,过去常见的无人载具监控,大部分是在禁区附近的高楼安装影像监视装置,或是以雷达的方式进行侦测。

前者最大的痛点仍在于环境光线将大大影响辨识度,而后者的建置成本高达上千万美金,再加上使用雷达侦测时须发射出相当大的电波,对于周遭环境而言并不友善。itrack的侦测方式并不是发射电波,而是以接收电波的方式来侦测无人载具位置,因此并没有电磁干扰、暴露等对于人体有害的疑虑。

毛绍纲解释,要操控目前市面上的无人载具,使用者皆须以行动装置、操控摇杆等设备与其进行无线连结与控制,itrack技术即是以侦测无线讯号(Wi-Fi、蓝牙、行动网络)的方式,来判别禁区内是否有无人机的入侵;也因此,无论何时何地、即便是天候恶劣也可侦测出无人载具的踪迹。

使用者可能会认为「同个区域内,出现其它电磁波干扰该怎么办?」对此,itrack系统中也搭载了人工智能技术,加以分别无人载具、手机等装置无线电波的类别,判别出何为目标物、何为干扰物,只要区域内的装置发射出电磁波讯号,此一技术都可以定位与判别。

除此之外,itrack也可分辨出侦测到的无人机厂牌,以判别出此一无人载具是否合法于该区域中飞行。据了解,itrack可侦测的直线距离达150公尺,近距离的侦蒐也达公分等级。

毛绍纲表示,itrack的技术特性还可用以作为室内定位之用;虽然业者可利用现有的基础建设来支持室内定位系统,但如此的方式误差值大;但若是希望定位精准,对于基础建设的布建就要更加升级,相对地付出的建置、维运成本就会提升。

甚至有些使用者会希望导入机器学习的方式来加加强室内定位带来的效益,那么业主必须要先行收集环境信息,以导入至系统中学习,其前置作业成本又会产生另一笔开销。

itrack技术可立刻架设、立刻使用,也毋须机器学习的前置训练,硬件布建也不用太过密集;远比导入iBeacon等装置效果来得高且成本更加低廉,毛绍纲表示,itrack若与iBeacon技术相比,在相同的精准度标准下,该团队的技术导入成本可以较iBeacon少30%。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