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投资基金“接力”,国产芯片有望爆发

描述

从产业招商引资、落地发展的实践来看,合肥发展半导体产业的核心思路是,以政策之力促成一些核心大项目,通过资源集聚效应,吸引上下游企业。

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的大门招牌,除了一列竖着的大红粗体字,还有三列名称紧随其后:英文、繁体中文以及韩文。

2016年10月,提供Fabless ASIC芯片设计技术服务的***企业“世芯电子”与合肥高新区签约,正式将大陆的另一研发中心设于合肥。

捷芯科技(世芯电子合肥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合肥的集成电路产业已经形成良好基础,科教、人才、政策优势明显,落户合肥的决定“做得挺快”。

世芯电子不是个案。几年来,力晶科技、联发科技、群联电子、通富微电、君正集团等几十家企业先后落户合肥,它们有些是大陆本土的半导体新兴力量,有些则是发展多年的***半导体企业。

从“十二五”谋划起步,近年来合肥加速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已初步形成涵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成为全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被工信部、发改委分别列为全国九大集成电路集聚发展基地、14个集成电路产业重点发展城市之一。

在接受记者的专访中,时任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的朱胜利总结了合肥发展半导体,尤其是集成电路产业的动因:一是家电、汽车等传统产业发展升级的需要,二是高校集群带来的人才优势,三是发展新型显示产业、成功推进大项目的宝贵经验。

从产业招商引资、落地发展的实践来看,合肥发展半导体产业的核心思路是,以政策之力促成一些核心大项目,通过资源集聚效应,吸引上下游企业。这个逻辑,从京东方开始,延续至今。所以,全国仅有的三大存储器项目,合肥占了一个。

国资“牵引”

合肥晶合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下称“晶合集成”)成立于2015年5月19日,设在合肥市新站区内,是安徽省首个12英寸晶圆代工企业,也是合肥市首个百亿级集成电路项目,填补了合肥集成电路产业在高端制造领域的空白。

晶合集成的技术源头是***企业力晶科技,其主攻领域是DRAM业务。随着国际存储器产业走向集中,2008年力晶开始陷入经营困境。据介绍,合肥市政府在2011年就开始寻求与力晶的合作,而项目真正启动是在2013年。

事实上,力晶早就看中了大陆的市场,此前曾计划在重庆建厂,但最终未成,而合肥又是最欢迎半导体企业的城市之一,地方政府向力晶提供了重要支持,双方一拍即合。

据悉,合肥市政府承包了厂房的投资建设,而力晶将从2016年开始,逐步以少量资金(全年投入资金不超过总额10%)及技术作价入股晶合集成,最终持股不超过五成。

记者暂时未能核实该处的两个数据。但公开信息显示,晶合集成由合肥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合肥建投”)、芯屏产业投资基金(下称“芯屏产投基金”)与***力晶科技共同投资设立,三者出资占比分别是40.75%、17.95%、41.29%。

这是一个典型的政府支持型项目:合肥建投由合肥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全资控股,投资了合肥京东方等多个重要企业,另一股东芯屏产投基金由“合肥芯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管理,而后者由合肥建投于2016年1月成立。由此可见,合肥建投是晶合集成的主要出资方。

据悉,芯屏产投基金存续期限10年、总规模100亿元,专门用于合肥市集成电路上下游产业、新型显示产业项目,目前已完成的投资除了晶合集成,还有合肥京东方、彩虹显示器等,其中,京东方项目主要用于10.5代线建设。

晶合集成官网显示,项目总规模约128.1亿元人民币,共分四期工程,目前一期已经建成。2017年3月24日,晶合集成的注册资金由10.1亿元变更为32.7亿元,投资总额则由11.1亿元变更为55.7亿元。同年12月,晶合集成宣布量产。

产业投资基金“接力”

从上述案例中,不难发现产业投资基金发挥的作用。

除芯屏产投基金外,合肥市政府还设立了总规模30亿元的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以及10亿元的中兴合创集成电路创业投资基金。此外,在区级基金方面,也有合肥高新区天使投资基金、新站区产业投资基金等。

值得一提的是天使投资基金,如果说产业基金服务的是相对成熟的企业,那么天使投资基金就“瞄向”了还未崭露头角的中小科创企业。

据合肥高新区半导体投资服务综合处项目经理刘朋介绍,合肥高新区天使投资基金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投资成果。2015年4月1日,合肥宏晶微电子公司登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即“新三板”),成为安徽省首家通过政府性天使投资引导资金,扶持登陆全国性资本市场的企业。

该基金是全省最大的天使投资基金。截至2017年上半年,其总规模达3.09亿元,受理项目超370个,累计审批通过项目50个,投资总金额2.59亿元,投资企业数量和投资规模分别占全省天使基金统计数据的62.5%和57.3%。

此外,合肥也通过与国内外半导体领域知名投资机构,如建广资产、华登国际等组建投资基金,以引进和带动优质项目落户合肥。

据记者梳理,目前安徽省至少有三个规模达300亿、涉及集成电路产业的基金:安徽省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华登半导体基金,以及安徽省内的“三重一创”母基金。

2017年5月18日,省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设立,总规模300亿元,首期100亿元。发起方包括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大基金)、安徽省投资集团、合肥市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合肥产投”)等,将采用参股设立子基金、股权投资、产业并购等方式,重点投资集成电路晶圆制造、设计、封测、装备材料等全产业领域。

记者了解到,目前该基金已经在遴选项目,预计不久后便会有投资敲定。

资本市场“撬动”

通过资本方式利用金融手段助力高新企业发展,合肥早有尝试。

2008年10月,京东方要在合肥建设第6代TFT-LCD生产线,项目总投资共计175亿元。

记者了解到,当时85亿资金已经取得银行授信,但是还有90亿的空缺需要填补。而2008年,合肥市地方财政收入也仅有160亿余元。

当时市领导的思路是,采取市场化机制解决融资难题。2008年11月8日,京东方A发出“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预案”,拟向5名战略投资者发行股票,募资90亿元。在这份草案中,5名战略投资者全部是合肥国资委控股公司或国资平台。

但是,最终参与京东方定增的只有合肥鑫城和合肥蓝科,因为该项目又吸引了其他8家投资者。

在合肥市政府一定程度上“背书”的情况下,上海诺达圣信息科技、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等企业纷纷加入,募集总额也变成了120亿元,远超预期。其中,“合肥国资系”认购了12.5亿股,合计30亿元。

“因为采用了灵活的市场化方式,我们用30亿资金撬动了175亿的项目,三年后还可以退出来。”谈起这个项目,朱胜利说道。

2013年,京东方8.5代线投产,带动鑫昊PDP投资20亿元、彩虹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投资37亿元、彩虹蓝光LED投资100亿元,一大批项目陆续落户,一下让合肥初步形成新型显示完整产业链。

事实上,力晶之所以选择合肥,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此。据悉,晶合集成一期项目的产品IC驱动芯片主要将供应京东方生产的面板使用。

重大项目的拉动作用让合肥市乃至安徽省尝到了甜头,斥巨资投建存储器制造也就不难理解。

不过,存储器晶元制造项目的投资金额更大、周期更长,市场资金往往难以承受。公开信息显示,合肥市的12英寸存储器晶圆制造基地项目由合肥长鑫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合肥长鑫”) 负责建设,项目总投资534亿元人民币,而合肥长鑫由合肥产投全资控股。

后续项目研发也需要资金支持。根据上市公司兆易创新的公告,存储器研发项目预算约为180亿元,所需投资由公司与合肥产投根据1:4的比例负责筹集。

怀有巨大热情的合肥能否造就“第二个京东方”,不妨拭目以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