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存储的创新与未来形势分析

描述

文件存储是企业数据中心的一大挑战。如今的文件存储技术遇到了瓶颈。新的解决方案对于机器学习、安全、电子病历和《数据保护通用条例》(GDPR)合规等数据密集型领域的创新而言至关重要。要是没有数据管理技术方面的进步,诸如此类的项目就会停滞不前。

问题在于,非结构化数据呈爆炸式增长,比如图像、文档、MRI扫描和媒体片段中的数据、科学数据以及并非由数据库应用软件管理的几乎其他数据。

IDC估计,到2025年,全球创建和复制的数据将多达163 ZB,比2016年增长10倍。这么大的新容量需要稀缺资源来管理、存储和供电:成千上万的存储管理人员、专业人员、数以万计的数据中心机架以及数百兆瓦的电力。

30多年来,一种名为NAS(网络附加存储)的存储系统肩负这个重任。但是这种类型的存储系统正迅速逼近极限。NAS是早在软盘仍广泛使用的时候发明的。但是正如软盘驱动器跟不上发展步伐,传统的NAS再也存储不下今天的非结构化数据。

问题是,一个NAS系统塞满后,添加另一个NAS,然后添加下一个,不断添加,直到存储管理员再也无法有效地管理所有NAS。软盘这个例子表明:当你倒腾多个存储设备来管理数据时,简单的操作就会带来复杂的问题,很快就会变得难以管理。数据量越大,问题就越严重。

对象存储闪亮登场

机器学习

亚马逊、谷歌和微软等云服务提供商十多年前就预料到了这个问题。就自家的数据中心而言,它们认识到NAS系统很快就会过气。为了克服这个容量难题,它们采用了一种新的存储系统:对象存储。

有了对象存储,单个系统可以根据需要来扩大容量,构成一个简单的、易于扩展的系统,管理起来仍然很简单。此外,由于对象存储可自我保护、自我修复,因而消除了其他类型的存储系统所具有的复杂性。对象存储的可扩展性和简单性是秘密武器,它们让亚马逊、谷歌和微软的云得以扩大规模,同时它们的基础设施仍然易于管理、高度可靠。

此外,对象存储系统以模块化方式扩大规模,因而消除了停机时间。这使得使用对象存储的云服务提供商可以轻松扩展容量。同样的好处还适用于企业数据中心。

那么,为什么对象存储还没有攻占企业数据中心呢?原因是,数百万的老式企业应用程序是针对传统文件存储编写的。

而在云端,所有应用程序都是新的,因此从头开始针对对象存储来编写。在企业数据中心,大多数应用程序已存在了多年,仍然依赖老式标准。从理论上来讲,可以重写这些应用程序,以便充分利用对象存储(实际上,许多应用程序确实在被重写),但大多数应用程序仍与文件密不可分。

合并对象存储和文件存储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们需要一种方法来结合两者。我们需要一种方法让基于文件的老式应用程序(无需成本高昂的修改或重写软件)可以使用对象存储。

我们需要让现有系统能够利用更先进技术的固有优点的产品,这些技术保留了对象存储在规模、成本和简单性等方面的所有优点,又与文件存储兼容。这进一步提高了文件存储的效率,并在多个方面改善了经济效益和结果。

这种系统能够保持与现有的Windows和Linux操作环境全面兼容,从而让IT经理能够灵活地无缝集成新的解决方案,又不干扰正常业务。

未来形势如何?

尽管我们今天对容量的需求很大,机器学习等技术仍会进一步大大提高容量需求。机器学习算法方面的发展完全依赖庞大数据集,而迄今为止我们在这方面只是触及了皮毛。现在防患未然的公司将比没有防患未然的公司拥有显著优势。

仅仅添加同样的东西(即更多的NAS系统)不管用。早晚会遇到极限,对大多数企业用户来说,现有技术会遇到瓶颈。坚持使用现有技术只是权宜之计,云服务提供商多年前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像雅虎这样的早期云服务提供商确实依赖NAS,但很快被亚马逊、谷歌和微软等新的玩家取而代之,这些玩家正是立足于对象存储。

文件存储依然会伴随我们多年。业界已做了大笔的投入,以便将文件存储大规模换成对象存储。有了新的解决方案,就可以充分利用这已有的投入,同时在对象存储的基础上打造未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