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相机如何增加产品粘性和差异化?

vr|ar|虚拟现实

167人已加入

描述

摘要: 让AR唤醒者GO带你出门,体验“AR”+“LBS”的双重魅力!

最近我们寻访到一家国内领先的AR互动服务提供商—闻宇网络科技,他们结合自身技术优势和行业经验,将新一代AR技术扎实的落地在工业展示,旅游导览,教育出版,礼品玩具,生活娱乐等行业。自主研发了AR相机,AR唤醒者,AR愤怒的僵尸等产品。同时能够支持AR眼镜,微软HoloLens,AR互动投影,智能手机,PAD等多样化的平台。

AR荷花

今天ARinChina有幸采访到闻宇网络科技的CEO李志浩先生来聊聊这些AR自研产品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

ARC:首先,我想知道您是因为什么开始关注AR这个行业的,而选择它作为您的创业方向?

李志浩:关注AR这个行业是从10年开始的,第一感觉是很酷的技术。互联网阶段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还是需要通过键盘鼠标来做输入,后来苹果有了siri可以通过语音作为输入,但是通过AR技术可以做到所见即所得,看到什么就能获取到想获取的信息,所以我觉的AR技术未来可以让人类更高效的获取信息,所以就一直非常关注这个行业。

ARC:从消费者角度来讲,基于AR Plus引擎自研的AR相机产生的费用会不会影响用户及消费者的使用性,您是怎么看的?

李志浩:它是不会影响消费者使用性的,在AR相机这款产品中我们已经积累了将近500种可以拍摄和使用的物品。其中有一部分是免费的,一部分是需要通过虚拟币购买。需要虚拟币购买的内容我们希望能够让用户拍摄的内容上有一些差异化,虚拟币在AR相机中可以通过非常多的方式免费获得,只要用户经常登录或者使用AR相机即可。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虚拟币的设置,增强产品粘性,增加差异化。
 

AR相机


ARC:AR唤醒者这款产品在应用方面有哪些功能,您能详细做一些介绍吗?它是否对导航定位系统有更高的要求?

李志浩:AR唤醒者GO是一款基于实时地理位置,借助增强现实技术(AR)所研发的强交互手机网络应用。用户不用再为玩不了PokemonGO而发愁了,AR唤醒者GO可以带用户出门,在悠闲漫步的同时,体验“AR”+“LBS”的双重魅力。我们从2016年初已经开始研发此款产品,可惜目前LBS+AR的产品暂时不能获取版号,所以目前这个产品我们主要是和一些B端的客户进行合作。因为产品定位是在户外活动,所以对于导航定位没有特别的要求。
 

AR唤醒者


ARC:AR愤怒的僵尸这款游戏产品在研发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你们又是如何解决的?

李志浩:这款产品是我们第一时间使用苹果ARKit制作的游戏产品。产品本身定义是小品类的游戏,所以研发周期不长。如果说最大的挑战可能主要是ARKit可参考的产品和资料几乎为零,是我们在研发上还是比较顺利的。
 

AR愤怒的僵尸

ARC:据我了解的目前做AR儿童教育的有UNISOL,视+等许多公司,跟他们相比你们的发展核心主要集中在哪一方面?

李志浩:AR目前和儿童教育结合基本上是所有AR公司都非常看好的方向,可喜的是这块的市场需求也非常大,所以AR公司在这块都会有一定的机会。我们主要的发展重点是放在互动性上,这块也是我们和其他AR公司有一些区别的地方。公司主要成员都有游戏背景,所以在儿童教育的产品设计上,更多会考虑到通过游戏融合活动的方式,让产品更有特色。

ARC:我了解到闻宇前不久在香港广场,梅西百货进行了AR互动营销,对此您能简单介绍一下吗?

李志浩:我们的AR解决方案,除了传统的AR载体(手机、PAD或眼镜外)还能支撑大屏方式的互动,比较适合线下的营销的应用场景,所以可以和一些商场进行一些营销合作。

ARC:解决方案中提到的沙盘展示具体是怎样实施的,您能给我们具体介绍一下吗?

李志浩:通过对实体沙盘内容的识别,进行一些更多信息的展示与互动。这方面我们除了对于一些图像标识能够进行识别意外,还能够沙盘的实体模型进行识别。通过AR技术,将实体互动转化为虚拟互动,并投射到大屏幕上。可以一人演示多人观看,或多人一起参与互动。将平面的家居展示图片3D化呈现给用户 。可以方便的按照用户的需求,随意摆放和展示家具,所见即所得。可将实体的地板,墙纸等素材实时输入,用户可以自定义地板与墙纸。无限扩展,可以不断增加新的家居。
 

沙盘展示


ARC:跟三星,中国电信,酷宇通讯这样的知名公司合作是否意味着闻宇在新的领域会有所提升,您是怎么看的?

李志浩:能够和这些大公司合作,从侧面上来说是对我们在AR领域的技术研发与积累的一种认可。但是目前AR技术在一些体验上还有不少需要去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可能真正的突破会在2018年出现。

ARC:聊到最后,我想知道您是怎么看待未来几年AR行业的发展?

李志浩:目前AR行业还是在早期,未来几年硬件载体方面随着科技发展一定会更小型化,更易用,价格更低。在硬件载体有效发展以后,软件的用户体验才能更好。作为AR行业从业者,肯定是对未来AR行业发展充满期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