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控制电容价格遭受20亿的罚款

描述

据外媒报导,欧盟(EU)欧洲委员会21日认定佳美工(Nippon Chemi-con)等9家企业违反EU竞争法(日本的独占禁止法),针对广泛使用于智慧手机、家电、汽车零件等用途的铝质电解电容/坦质电解电容进行价格垄断,其中三洋电子(Sanyo Electric)与其母公司松下电器(Panasonic)虽参与其中,但因自首揭发这桩垄断案而免罚款。因此,对其中的8家企业合计开出约2.54亿欧元(约19.8亿人民币)的罚款。

欧盟反垄断执委玛格丽特.维斯塔格(Margrethe Vestager)表示,8家企业相互勾结,牺牲电容器市场中的消费者,极力增加自身利益。

除三洋电子(Sanyo Electric)与其母公司松下电器(Panasonic)之外,被认定垄断电容价格的企业分别是日立化成(Hitachi Chemical)、陆必功(Rubycon)、Elna、NEC Tokin、威世旗下的Vishay Polytech、松尾(Matsuo)、尼吉康(Nichicon)、佳美工(Nippon Chemi-Con)。其中,佳美工遭罚9790万欧元(约7.64亿人民币),罚金最高,其次为Nichicon遭罚7290万欧元(约5.69亿人民币),日历化成遭罚约1800万欧元(约1.4亿人民币)。

欧洲执委会发现,1998-2012年间,这些企业共谋操纵电容器市场,交换商业敏感情资,包括未来价格、定价目标和供需资讯,他们还签订秘密定价协议。虽然参与的业者是日本企业,且协商会议多半在日本开,但垄断行为在全球运作。

根据Yahoo Finance的资料显示,截至台北时间22日上午8点24分为止,佳美工重挫2.18%、Nichicon下挫1.08%;截至8点23分为止,ELNA跌0.81%、松尾电机跌0.30%;截至8点25分为止,日立化成跌0.29%。

佳美工等电容厂被罚也不是第一次了。2016年3月,日本公平交易委员会发布新闻稿宣布,因违反独占禁止法,故对佳美工(Nippon Chemi-con)等日本 5 家铝质电解电容/钽质电解电容厂开罚,罚金合计为 66 亿 9,796 万日元。

其中,佳美工罚金约 14.35 亿日元、Nichicon 约 36.4 亿日元、Rubycon 约 10.67 亿日元、松尾电机(Matsuo Electric)约 4.27 亿日元、NEC 集团的 NEC Tokin 约 1.27 亿日元。

日本公平交易委员会指出,上述电容厂商于 2010 – 2011 年期间,以研究会的名目、或个别进行会谈,商议产品售价、共同决定涨幅。2008 年雷曼风暴和 2011 年 311 强震时,因销售减少,故上述电容厂为了确保获利而进行了操控价格、联合垄断行为。

科技公司本应该通过产品创新来超越竞争对手,但是这些公司选择串通价格最后让消费者来买单理应受到惩罚。

MLCC全球主要供应商包括:日系Murata Mfg (市占25%)、TDK (占14%)、Taiyo Yuden (占8%)、Kyocera、Panasonic,***地区有国巨 (市占13%)、华新科(占11%)、禾伸堂、天扬、蜜望实、达方,与大陆风华高科。日系厂商皆以高容MLCC为主,国内国巨与华新科以生产大宗规格之中低容产品为主,禾伸堂则以利基型高压、高容MLCC为主。

这几年来,日系MLCC厂扩产动作已非常保守,即使市场需求量增,也不见扩产迹象;三星旗下的三星电机(SEMCO)则因为进行品质筛选,本身供应缺口现象存在,造成被动元件供应偏向紧张。但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日系厂商毫无疑问地在这个器件上绝对领先。

更严重的是,MLCC全球第一阵营的日系大厂为全力支援苹果新一代产品,进一步压缩非苹果系的MLCC产能供应已是现实情况,目前全球MLCC的缺货现状让人烦躁。下面来看一下那几个巨头的布局:

Murata

同时由于长期以来,由于市场供给逐渐趋于饱和,再加上客户需求转变,不少MLCC厂商都在调整产品方向,向小型化及RF元件相关领域进军。TDK退出一般型MLCC市场后, 作为全球第一大MLCC生产厂家,MURATA已正式宣布大幅压缩0603、0805、1210/1UF以下全系产品的产能(含车规GCM系列),开始小型化物料的全市场推广,这一变化导致1、2季度开始市场极度缺货,受到影响的产品包括:电源、家电、办公、汽车等行业,部分台厂国巨、华新科、禾伸堂就开始陆续出现转单效应。

以市场供求比例,若以订单需求为100%,大约MURATA只能满足80%的需求,交期已延长4周以上。更重要的是,目前还没进入大陆品牌手机的出货高峰,市况就如此紧俏,若苹果的新一代iPhone8提前到第二季就启动备货机制,那么届时murata产能将大部转向苹果,会加剧小尺寸MLCC的产能供应困难。实际上2季度开始,MLLC高容物料已属于分配物料,只能部分满足需求。

TDK

2016年中旬,日本大厂TDK向客户发函表示,将退出一般型MLCC,并称已向客户端发布通知交期将延长至两个月。除此之外,TDK还要求客户另寻供应商。TDK作为全球第五大厂,约占全球7%的市场份额。2017年TDK大中华区更以正式函件形式发布《最新MLCC价格调整函》提高全系列在供应物料售价。

三星

除此之外,三星因手机爆炸,开始加强产品管控,导致MLCC交期被拉长。2016年,三星新款旗舰机Galaxy Note 7因电池问题,导致在全球发生了数起手机爆炸事故。事故发生后,三星集团对品质管控日趋严格,三星电机MLCC交期被拉长,导致2016下半年大陆MLCC缺口超过30%,目前情况并为改善多少。

关于元器件缺货这档子事,一直都在提,大家似乎已经是见惯不怪了。但近来发生的一个小部件的疯狂涨价却让大家莫名其妙:那就是MLCC在两个月内竟然涨了10倍。

据知情人士透露,MLCC在过去两个月疯长,过去5元/K的产品,现在报价已经突破了50元/K,即便如此市场上依然是供不应求。虽然原厂承诺的产能未能如约提高,上游晶圆缺货也是既定事实。但突然爆出的涨价消息却让大家都受不了,甚至有人高呼这是一场“人祸”,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让我们来探求背后的真相。

MLCC:村田、三星为代表的日韩厂商把持的市场

所谓MLCC,是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的简称,中文是多层陶瓷电容。由于具备易于芯片化、体积小、SMT直接黏着和生产速度快等优势,MLCC近年来一直受追求小型化的消费电子产品(尤其手机)所青睐。

电容

全球MLCC大厂的市占情况

与此同时,陶瓷薄膜堆叠技术也在快速进步,这就使得这种电容量值与表面积大小、陶瓷薄膜堆叠层数成正比的产品近年来逐渐取代了电解电容和钽质电容的市场应用。根据相关数据显示,MLCC已经成为电容器产业的主流产品,约占电容产值比重43%,其次为铝质电解电容,约32%。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以村田和三星电机为代表的日韩厂商几乎垄断了MLCC的市场,其中日商村田更是MLCC的最大玩家。从市场营收表现我们可看到,作为苹果供应商的村田在MLCC方面的市场占有率是全球最高的。据数据显示,其市场占有率高达29%,尤其是0402封装的产品,村田在行业内表现几无敌手。据外媒的统计,iPhone 6P有1300多个零部件,当中400多个是村田提供的0402尺寸MLCC。这就可以看到村田在这方面的影响力。

排名第二的是韩国三星电机,依赖于兄弟公司三星消费电子的输血,他们的MLCC市场占有率19%,紧随Murata后面。

太阳诱电则是全球第三大的MLCC供应商,这家总部设在日本东京的厂商MLCC出货量市占为13%。***厂商国巨同样是全球第三大的MLCC供应商,市场份额同样为13%。TDK同样是MLCC的供应商之一。

以上数据未必准确,但可以肯定的是日韩厂商把持了整个MLCC市场。虽然国内的风华高科和宇阳科技都在推进,但国内的MLCC因原材料合成,封装,产线精度还有设备等问题,跟日韩有一定的差距,这就导致了国产MLCC,尤其是在先进的额0201等小尺寸的产品上,与国外先进相比落于下风。

两月暴涨10倍:是“天灾”,更是“人祸”

从今年开始,MLCC供应商一直在涨价,但是涨价幅度15%到30%之间,这背后主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产业上游供应商的变化:

在去年年中,TDK宣布退出一般型的MLCC,这个市占为9%的供应商的退出给市场带来了第一锤;之后三星Note 7的爆炸,拖延韩国SEMCO的产能与交期,这是第二锤;还有新能源的火热,庞大利润吸引厂商往那个方向转,利润薄弱的MLCC就成为了他们的鸡肋,这是第三锤。再加上晶圆缺乏等原因的影响,MLCC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以上是从供应商的角度看的,从终端方面看,产品设计的转变也加剧了MLCC的供给。

智能手机无疑是MLCC的最大消耗市场,尤其是手机往“薄”设计,加上电池的加大,更多功能的加入,缩小了手机主板的空间。这就对对元器件的尺寸有了更苛刻的需求。据编者了解,现在的手机上基本都在用0402和0201尺寸的陶瓷电容,尤其是苹果和华为,更是这些尺寸MLCC的消耗大家。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两家厂商和代工厂富士康曾经一起向村田请求产能保证,考虑到这两家供应商庞大的出货量,没理由不答应。因为村田本身在去年说的产线扩产没有正式投产,这就给MLCC市场带来缺货加剧。

苹果iPhone X的主板

以上说的都是“天灾”,一些你不能克服的客观因素,例如如果你出货量足够大,你可以去向原厂要货,但并不是每个品牌都是华为,因此这是无法避免的。但下面要说的就是“人祸”了。据知情人士透露,现在的MLCC市场缺货是肯定的,但很多贸易商或者供应商手里有货也是事实,他表示,某些代理商和贸易商正在结盟,联合压货,趁机抬价,这才是这波MLCC暴涨的主因。

从元器件的分销模式来看,国外原厂会将其产品交付到相关的代理商,然后终端厂商或者贸易商会向代理商要货,代理商就成为了货源的关键口。

但据了解,现在某厂商的代理商联合产品经理,压住MLCC的货源,营造出缺货的现象,然后再把价格叫高,之后再出手。这就无疑加剧了MLCC的供应。华强北的好几家贸易商手上都压着低价的时候吸纳的价值过千万的MLCC,每个都在观望,待价而沽。顺便提一下,这是华强北很多贸易商发家的手段。很多拥有紧急订单的终端缠上,迫于客户的压力,只能高价拿货。

多种原因会和导致了MLCC市场走到了今天的暴涨局面。

此前,在缺货和涨价题材带动下,国巨、华新科、信昌电等个股昨(30)日攻高。国巨集团的智宝、凯美涨幅亦高;其中,同时具备缺货、涨价和减资效应的国巨和华新科,股价分别创下1997年和2000年7月以来最高。龙头股国巨昨盘中股价最高冲至197.5元,终场收在193.5元,上涨12.5元,持续朝200元大关。

暴涨连锁反应带来的启示

原材料、人工的涨价,带来产品的涨价,这是正常的经济规律,这个能够被理解和接受。但是人为的干预价格,会给产业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对于大部分的中国电子终端厂商来说,其经营的模式基本上都是薄利多销。尤其是在深圳这个市场,对于大部分的所谓山寨小厂来说,杀价基本上是他们的竞争常态。如果说产品的成本突然有了变动,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灭顶之灾。深圳有些工厂正是因为原材料暴涨,导致了停工,而对于那些大厂来说,这个影响应该是微乎其微的,因为对他们来说,不可能会出现挟货要价的可能。这种不健康的现象甚至会抑制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从美国的产业发展看来,大部分大企业受困于本身的流程,在创新方面可能缺乏创造力,很多创新的东西基本都是来自小企业,但如果小企业都面临这样的现状,光是去面对供应商的问题,就让他们焦头烂额了,何来更多的精力去创新。

来到国内的半导体国产化方面,自主了就真的是可控吗?

现在国家正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建设自主可控的中国半导体产业,目的就是拜托对国外的依赖,保证自己的产品供应和安全问题。记得在以前,编者在与产业链的一些人交流的时候,他们也会问,如果Intel不向中国销售CPU了,我们的电脑怎么办?这个问题来到MLCC这里,就是货已经到了中国代理商手里,但是终端依然拿不到货。这种背离经济规律的人为涨价,对产业来说是一个不好的信号。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评论(0)
发评论
BenTseng 2018-03-29
4 回复 举报
疯狂涨价却让大家莫名其妙:那就是MLCC在两个月内竟然涨了10倍。 收起回复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