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的互联网公司和传统零售商心照不宣的合谋

描述

  该崩盘的迟早要崩盘,无论是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还是无人货架,风口来的太快的项目,崩盘也特别快。最近这两日诸多无人货架公司闪崩,猩便利战略收缩,领蛙被卖,七只考拉被爆裁员,无人货架市场一片狼藉,这个故事已经讲不下去了,那些拿了融资还在坚持的无人货架公司该如何坚持生存下去?

  近日,阿里忽然宣布收购饿了么,并表示将作为新零售的基础设施,这让新零售这个沉寂了很久的词又回归大众视线中。

  “新零售”是17年的热词。从阿里到腾讯,从京东到苏宁,这个概念或相近的概念被翻炒了一遍又一遍。解读看了很多,但久点电商始终没明白,这“新零售”框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什么消费者中心、重构人货场、数字化、全渠道、高互动参与、双向导流、降本增效……每个词都挺高大上,可连在一起偏偏看不明白了。

  这新零售,和互联网+,和消费升级,有什么区别呢?大致的理解是:新零售的互联网公司和传统零售商心照不宣的合谋。

  互联网公司遇到了流量困境,人口红利没了,线上流量太贵,需要到线下找一个更便宜的获客渠道(支付场景),这个渠道还得高频刚需标准化,零售店们再好不过了。

  传统零售商遇到了运营效率的问题,红海竞争惨烈,传统的运营方式效率太低,利润摊薄,也确实需要用用互联网公司那一套了。

  于是这“痴男怨女”互相需要,就联手造出了一个新物种,叫新零售。

  巧的是,这个概念正好给故事匮乏的创投圈提供了新故事,共享经济的泡沫刚刚破灭,投资人们正愁着怎么把手头烂了的“共享x”巧妙包装一下卖掉,这回好了,新零售概念来了,赶紧搭顺风车。所以半年多来,很多人都在说新零售,说的却完全不是一个东西。

  阿里、腾讯这些巨头,说的是他们和线下头部商家们的战略联姻,阿里和百联、银泰,腾讯和永辉、海澜之家……如果一定要延伸一个品类的话,那就是生鲜电商,从盒马到超级物种到7fresh,算是新的零售业态吧。

  投资人们说的新零售,久点电商认为,大多都是共享无人们换个包装,比如无人货架、无人便利店。当然还有一些可以从理念上说算是新零售的品牌,三只松鼠、连咖啡、优衣库、喜茶,等等。

  零售业的变革是必然的趋势,但把新零售做成一个风口放在2017年,就像把消费升级这个长期趋势做成一个风口放在2016年,本身是有些操之过急、有催熟市场的意味。

  这样的结果,无疑是泡沫的破裂。

  第一个崩盘的泡沫是无人货架。

  但必须说,无人货架的完蛋与其说是新零售泡沫的破裂,倒不如说是共享经济泡沫的延续,因为每一个投资人嘴上说着新零售,心里想的却是复制摩拜单车短期爆发的神话。

  说一个真实的笑话:前段时间某二线城市,有个用户在某无人货架上扫码,结果标价3.9元的商品扫了以后却是6.7元。

  用户跑到无人货架的城市代理那投诉,对方无奈地说:“我也不知道,你是第一个在这个商品上付费的。”

  对话看起来荒诞不经,却透出了无人货架们本身的内在荒谬。

  尽管创始人和投资人们一个个说:“很遗憾,我们低估了人性的阴暗,高估了城市白领的素质。”但我却认为,这帮人分明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居心不良。

  共享单车在前、君不见一线城市“尸横遍野”的单车坟场,这种考验人性、考验友商操守的项目能不能走通,还用多想吗?明知结果荒谬却依然飞蛾扑火一般地投入和豪赌,还不是想要复制共享单车的资本套路吗?

  从史诗般的风潮,到史诗般的溃败,这个周期已经大大缩短,所有的套路都不是为了抓住市场,而是“造市”:用一切手段制造这个行业高速发展、投资正在大规模涌入的景象,吸引接盘侠。

  只可惜风口的套路重复了太多遍,猪们都学精了,谁不知道你是资本做局让我当韭菜?

  无人货架的倒下对新零售是一件好事,让不是新零售却冠以新零售之名的伪风口们破灭,本身就是一次去伪存真。

  在新零售的第一个春节过后,久点电商所在公司的两个无人货架,到现在也没能得到更新,兴许要等到年十五过后了。

  在多年以后,无人货架的泡沫消失之后,大家也许会想起,在2017的农历年末,猩便利的大量撤店,也许会被认为是第一个破窗者。而当悬在无人货架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终于落下,无人零售的真正可能,是甘来智能售货机还是无人货架,也会被大家知晓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