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多年的储备酝酿,国产铝塑膜终于开始进入盈利周期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未来 2-3 年将是铝塑包装膜国产化最关键的时间点。

本周,璞泰来发布了上市之后的首份年报,年报显示,2017年其实现营收 22.49 亿元,同比增长 34.1%;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 4.51 亿元,同比增长 27.47%。

一个可能被忽略的细节是,作为璞泰来旗下最小的业务板块,铝塑膜业务在2017年进行了调整,停止此前的铝塑包装膜贸易业务,转而推动该业务自产, 调整后,其2017 年铝塑膜自产业务实现 3,425.49 万元,同比增长 99.12%。

从隔膜贸易业务向隔膜生产制造转型,并实现了近乎翻倍的增长,虽然体量不大,但不能忽视的是,璞泰来的铝塑膜业务进展正“大步快跑”。

作为承担璞泰来铝塑膜业务的子公司,东莞市卓越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东莞卓越”)采用自主研发的热复合工艺和二次复合工艺,解决了铝塑包装膜的 CPP 层与铝金属箔层粘结力的问题,自主开发了用于锂离子电池耐电解液腐蚀的特种 CPP 材料,解决了普通 CPP 材料不耐腐蚀、不耐高温的问题。

此外,为了配合铝塑包装材料在电动汽车上的应用,东莞卓越还开发了以不锈钢箔为主体的钢塑膜产品,该产品采用超薄的不锈钢材质作为包装材料主体,改善了用于电动汽车软包装电池的强度问题。

高工锂电获悉,东莞卓越的主要产品有 113μm 和 88μm 的消费电子铝塑包装膜,同时,动力电池用钢塑膜产品也处于市场推广认证阶段。

除了东莞卓越,另外一家国产铝塑膜企业也在2017年实现了业绩利润“大翻盘”。

紫江企业近期发布的年报中,旗下主营锂电池铝塑膜的上海紫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紫江新材”),2017年营收1.38亿元,净利润1697万元。而在一年前的2016年,其净利润亏损426.8万元。

净利翻盘背后,是紫江新材的铝塑膜产品在数码锂电池领域开始替代日系对手,同时,在动力电池领域,目前已有十余家客户进入批试阶段。

同样在“翻盘”的还有完成对T&T收购的新纶科技,其2017年报显示,一方面,日本三重工厂生产的铝塑膜月销售突破100万平米,全年累计销售接近千万平米;另 一方面,月产能为300万平米的常州锂电池软包铝塑膜工厂一期项目已于年初开工建设,预计将于2018年二季度竣工投产。

上述三家上市公司业绩变化只是国产铝塑膜“翻盘”的一个缩影,高工锂电获悉,包括苏达汇诚、道明光电、明冠新材等多家国产铝塑膜企业的进展也在明显提速。

“铝塑膜高度依赖进口将变为历史。”GGII判断认为,国内铝塑包装膜基本由日本昭和电工、DNP 等企业垄断即将成为过去,未来 2-3 年将是铝塑包装膜国产化最关键的时间点。

基于这样的判断的考虑是,在技术层面,国产铝塑膜的性能和可靠性已经获得突破性的进展,多家企业的产品已经达到日本同类产品,并已经完成了客户的测试验证期,在数码领域已经得到了批量化的应用,在动力领域,在补贴下滑的大背景下,价格更具优势的国产铝塑膜导入已经一触即发。

而在市场层面,消费端环节,除了3C数码外,VR 眼镜、无人机、可穿戴设备等新的市场都给国产铝塑膜应用带来新的空间。

根据预测,到2020年,VR行业规模年预计超过 550亿元,2016-2020年复合增长率接近 80%; 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规模增长到约 260 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近 50%;2016-2020 年,智能眼 镜出货量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200%左右,智能服装超过 60%,智能手表接近 30%。

在动力环节,2017年,国内软包动力电池企业迅速成长。GGII数据显示,2017年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约36.4GWh,同比增长约29%;乘用车动力电池装机电量约13.7GWh,同比增长约50%。在装机电量前十大企业中,软包动力电池企业有3家,而在乘用车装机电量的前二十大企业中,有孚能科技、 天津捷威、浙江天能、杭州万向、卡耐新能源等11家软包动力电池企 业,合计电量已超过3G Wh,占乘用车装机比例达到20%以上。而这些国产软包电池企业,都在积极导入国产铝塑膜。

GGII预测,消费类电子、储能用软包锂电池每年对铝塑膜的需求超 过1亿平方米,加 上软包动力锂电池在电动车领域的渗透率不断提升,预计2020年国内锂电池厂商对铝塑膜的需求约3亿㎡,这将给国产铝塑膜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

来看本周锂电行业大事~

01 数码锂电池价格全线上调

“现在三元(材料)都不是一个月涨一次,已经到了每周涨一次的频率。我们没办法不调价。”近日,一位锂电池销售总监向高工锂电感叹。

这样的感叹之下,一个明显的行业现状是:从开年初以来,囿于三元正极材料涨价压力,数码锂电池一直在涨价。

高工锂电调研发现,目前,数码行业内涨价主要集中在移动电源、笔记本电池领域。而具体到国内的锂电池企业来看,每家根据自身资本、技术、管理等实力的不同,具体产品价格方面的调整策略也不一致。但大部分锂电池企业表示:不涨价就无法消化正极所带来的成本压力。

02 万向/博世/中航锂电/雄韬争夺48V电池市场背后

今年车用48V电池市场争夺战火呈进一步扩大之势。

3月27日,德国博世集团在锡举行博世汽车系统(无锡)有限公司建设奠基仪式,其全球首个电池产业化项目——车用48V电池项目同步开工建设。

3月20日左右,万向集团发文称,万向A123高功率型48V微混电源系统项目入选工信部2018年第一批技术改造升级名单(去年2月,万向A123获得上汽通用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260万套48V超级磷酸铁锂电池订单)。

3月7日,世界领先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德国大陆集团与成飞集成举行合资公司(大陆集团持股60%,成飞集成下属公司持股40%)签约仪式,致力于研发和生产48V电池系统。大陆集团负责提供电池管理系统的基础软件和硬件,成飞集成子公司中航锂电负责提供电芯。

1月4日,雄韬股份公告称,公司与海外公司RELIANCEJIOINFOCOMMLIMITED签订了48V100AHLR19英寸锂离子电池组采购订单,订单总金额为4840万美元,合计人民币约3.17亿元。

毫无疑问,这些企业深入布局背后,是对48V电池系统未来巨大市场前景的看好。

03 2018第3批目录:能量密度150wh/kg乘用车增多 

4月4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18年第3批)》,共包括94户企业的304款车型入围。其中新能源专用车111款、新能源客车144款和新能源乘用车49款。

具体来看,在304款车型中,搭载三元电池的车型有92款、磷酸铁锂电池车型178款、锰酸锂电池车型11款、钛酸锂电池车型2款、多元复合锂电池车型4款、燃料电池车型4款、锂离子电池(未注明电池类型)车型13款。

从配套的电池企业来看,第三批目录提供配套的电池企业数量众多,竞争较为激烈,但宁德时代、国能电池、亿纬锂能、比亚迪等电池企业配套车型数量依然排名前列。

04 起底CATL超级铁锂电池 

让动力电池兼顾高能量密度与快充特性,是解除消费者里程焦虑的重要途径,也是业界一直在努力探索的课题。宁德时代(下称“CATL”)凭借超强研发实力,率先给出了极具创新的解决方案。

3月26日,电动汽车大功率充电试点专题研讨会在宁德成功召开。来自于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充电联盟等多家行业机构,国内外知名整车企业,充电设施及连接器生产企业的50余名专家代表共同参与了会议讨论。

在会议现场,CATL向参会代表展示了采用“超级铁锂+高能量密度快充石墨”体系的EnerSpeedy超级铁锂电池的充电过程。该产品是60Ah的超级铁锂电池,可进行5C充电,演示过程用时7分12秒,就完成了20%至80%的充电,而20%到100%充电,仅耗时13分8秒。

CATL打破常规,突破了磷酸铁锂—石墨体系不能快速充电的技术瓶颈,在保持磷酸铁锂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长寿命等优点基础上,实现了5C倍率快速充电。CATL EnerSpeedy超级铁锂电池的综合性能得到了参会专家的高度认可。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