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0的短板凸显,无法立足电动乘用车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扎根在以动力电池为核心的产业链上,不得不在政策的大起大落中,冷眼看行业;在资本的风起云涌中,预判格局走向;在专家的慷慨激辩中,凝练自身观点。

而这个行业依旧在日新月异的发展,面对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笔者也有一些自己的见解,仅以点评的形式与各位做一个分享,权当抛砖引玉。

业内分析认为,未来48V电池市场主要增长点在燃油经济标准及排放法规比较严格的北美、西欧、亚太地区。

其实,单从汽车的发展上看,目前有两大趋势,一是具备ADAS功能的零部件系统升级,二是基于“电池”的动力系统改造。前者暂不赘述,后者几乎是为锂电池量身定做的巨大市场。

提及车用锂电池,大多数人的反应不外乎纯动和混动(插电式)。其实不然,就目前而言,不论是纯动还是混动(插电式)在竞争力上都落后燃油车一个档次,市场占有率也极低;但以48V微混系统为代表的动力总成在竞争力上其实是高于当前燃油车的。

不管是从节能省油,还是启停动力的角度,48V微混系统都优于传统燃油车,而成本并没有提升太多,设计难度也在可接受范围内。这意味着,48V是一块成熟的、巨大的、触手可及的蛋糕。

当然,从锂电的角度,48V市场固然可观,但其性能要求也比较苛刻,并不是随随便便一家企业就可以分一杯羹的。

与2017年激进而迫切的扩产策略不同,2018年的18650电池企业对于动力电池市场的把握显得更为冷静与沉稳。

作为国内最为成熟的动力电池产品,18650因其高自动化程度,具备着一定的成本优势,也在物流车、微型车等更看重价格的细分领域中占据着主流市场,但随着方形及软包的工艺不断提升,这种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另一方面,18650的短板则越来越凸显,一是能量密度处于劣势,二是热管理相当难做。这两点让18650在汽车最大市场——乘用车领域难以立足,尤其是高端车型。

在这样的天然劣势下,很难说通过工艺改善和Pack结构优化来扳回一局,因为方形和软包也会在这方面同步提升。因此18650企业的出路无外乎两条,一是深耕细分领域,将成本优势发挥到极限;二是实现自我升级,向21700、26650等型号转变,进一步提升性价比。

“铝塑膜高度依赖进口将变为历史。”GGII判断认为,国内铝塑包装膜基本由日本昭和电工、DNP等企业垄断即将成为过去,未来2-3年将是铝塑包装膜国产化最关键的时间点。

比较讽刺的是,一方面,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中国锂电已经崛起,并呈现出不可阻挡的趋势;另一方面,很多锂电关键材料还在“国产化”的路上。

尽管从设备及原材来看,动力电池已经完全实现了国产化,但进一步追踪会发现,很多国产设备的核心零部件依然是进口,包括BMS系统芯片在内的一些核心部件也没有国产化。这其实意味着,国内对锂电原始技术的掌控是存在缺陷的。

不过话说回来,不具备原始技术却在产业上一路高歌猛进最终称霸全球的例子,已经数不胜数了。但这条路,绝对没有国内乐观人士指出的那么好走,其背后必然要付出难以想象血汗。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