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L Inside成为中国动力电池全球崛起的“名片”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喜的是,搭载国产芯的电动乘用车开始集中发布,忧的是,可供选择的中国芯屈指可数。

本周三(4月25日)开启的一年一度北京车展,成为2018年全球电动车发展的风向标,来自新势力造车、新合资车企、自主品牌车企、传统合资车企的电动车千娇百态,争奇斗艳。

对于动力电池从业者而言,车展看的不仅是台面上的绚丽与芳华,更要看的是产品背后核“芯”的较量与比拼。

从这个角度来看,宁德时代(CATL)绝对是本次北京车展最大的赢家。

并没有参展的宁德时代,却处处都有它的身影。展会前一天,宁德时代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篇题为《来北京车展,寻找CATL》(点击查看)的文章,详细介绍了本次车展中搭载其电池的车型。高工锂电统计,仅纯电动车型,宁德时代配套数量就高达47款,占据了此次车展配套的大半壁江山。

无论是威马、蔚来、爱驰、云度等新势力造车,还是宝马、大众、广汽丰田、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东风日产等合资车企,还是广汽、上汽、北汽、奇瑞、东风、吉利、长安、长城等自主品牌,无不都是“CATL Inside”。

宁德时代与捷豹路虎签约

展会期间上,宁德时代还分别于捷豹路虎、拜腾签订了战略合作意向书,根据协议,宁德时代将与捷豹路虎共同研发动力电池技术并进行深度合作,同时,将为拜腾首款量产SUV提供动力电池。

宁德时代与拜腾签约

如此多的戏份让此次北京车展完全成为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的”表演赛“。CATL Inside正在像Intel Inside在PC上一样,成为全球电动车主机厂的首要选择,成为中国动力电池全球崛起的”名片“。

这是喜,也是忧。

喜的是,搭载国产芯的电动乘用车开始集中发布,忧的是,可供选择的中国芯屈指可数。

如果将视野从北京车展拉向整个一季度,这种趋势体现的同样明显。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18年Q1国内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约4.4GWh,同比增长247%。其中宁德时代装机量约2.21GWh,大于其之后的2-10名装机量之和。

这样的数据,是宁德时代实力的真实证明,当然,也是整个行业分化严重的现实写照。

可喜的是,强者之下,一直有不甘落后的追赶者,比亚迪战略转身,用快速高频的行动在自我变革,同时,孚能科技、力神等都在积极进行国际车企的供应链导入验证。而比克、亿纬锂能、桑顿等劲旅也都在奋起直追,抢跑卡位。

除了不甘落后的追赶者,还有打算新入场的”国家队“。

本周,华鼎国联动力电池产业化基地项目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分四期,预计在2021年全部建设完成,届时将建成年产100亿瓦时动力电池,和年产5万吨电池材料的生产基地。

仔细检索信息就会发现,华鼎国联动力电池项目的背景堪称强大。

这家落地四川的项目由四川能投集团主导投资,由规模达200亿元的华鼎基金负责具体运作。截至目前,华鼎基金通过增资,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并列成为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第一大股东控股,会同中国一汽等8家整车企业、宁德时代等2家电池企业,成为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的战略资本合作伙伴。

成立于2016年的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以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国联研究院)为核心、外延构建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本周启动的汽车动力电池和氢燃料电池行业自律白名单评价机构)。

国联研究院为定位中国汽车动力电池的国家队、国家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孵化器。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倡导和组织、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牵头发起,汇集国内的科研单位、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和整车制造企业共同组建的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

国联研究院官网资料显示,其董事长为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副院长熊柏青,副董事长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总经理则为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卢世刚。

也正是有如此高规格的国家队基因,让华鼎国联在2018年的众多入局者中,显得更为抢眼。能否依托于自身优良的基因快速成长壮大,能否成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中国”芯“的顶梁柱,尽管现在预测为时尚早,但外界似乎已经寄予厚望。

北京车展超80款配套电池一览

在4月25日开幕的2018北京国际车展上,多款新能源乘用车型上演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宫斗戏”。据不完全统计,超174台新能源车型争相亮相。其中,新亮相/升级版车型超过80款。

高工锂电统计发现,国产自主品牌仍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主力军,新车亮相共40款车型;造车新势力同样来势汹汹,新亮相车型共18款;外资品牌新能源车多以概念车型为主,亮相车型多达13款;合资品牌新亮相车型有9款。

从车型配套电池来看,CATL、比亚迪、比克领头唱角,其中CATL配套车型数量超过30款,进口、合资、自主、新势力造车领域均有涉及。比亚迪以自主配套为主,配套新车共5款。比克同样获得合资品牌与新势力造车的青睐,配套新车超10款。

物流仓储系统动力电池市场“攻城战”

与成熟的通信、电力、冷链、烟草等大型全自动化行业相比,动力电池生产还处在半自动化向完全自动化的过渡期。

一个明显的过渡现象是,相比2013-2014年,物流仓储系统的需求在动力电池市场快速增长。“2012-2013年,对我们来说,2000万就是一个特别大的订单,但现在就算(价值)1个亿也不觉得怎么(震惊激动)了。”无锡中鼎集成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中鼎集成”)新能源事业部内部人士向高工锂电表示。

令物流仓储系统企业在短短4-5年间深有感慨的原因,与国家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息息相关。要实现国家智能制造2025规划,配合动力电池规模化大生产提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一套成熟的物流仓储系统成为动力电池企业标配。尤其自2017年以来,动力电池企业降本增效压力倍增,提升产线自动化率是根本途径。

高工锂电调研发现,国内从2016年开始新上线的电池扩产项目,都会配套物流仓储系统,直接驱动需求增长。这股热潮延续至今,物流仓储系统经过近两年的发展也日渐成熟,主打这一市场的设备企业开始形成各自特色。

从一季度28起投资预见锂电产业走势

据高工锂电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锂电产业链投资/兼并购事件共有28起,其中动力电池9起,正极材料8起,负极材料1起,电解液/上游材料3起,隔膜及涂覆3起,锂矿/锂盐1起,铝合金箔/铝塑膜2起,电池回收梯次利用1起。相比之下,动力电池及正极材料领域投资力度明显高于其他领域。

从投资主体来看,主要是行业内颇具技术及资金实力的“老面孔”展开投资,跨界而来的“生面孔”极少,反映出在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的形势下,投资也愈发谨慎。

从细分领域来看,当前动力电池行业面临着产能扩张过快、利用率极为不足的局面,而该领域投资热度依然不减的原因在于:补贴下的市场行情总归有急功近利者及泡沫成分,2020年补贴取消后,“肉搏战”才真正开启,能够摆正心态、坚定长远发展信心、把握行业发展趋势的企业总会有机会。

三星SDI/LG/南都/雄韬等企业的储能攻略

在国家政策推动、动力电池带动储能电池同步发展、储能电池企业发展计划进一步明确、能源革命推动能源互联网建立的背景之下,权威分析认为,锂电储能市场的产业临界点已接近,2018年是中国储能产业快速发展的起始之年。

近期高工锂电的调研结果也印证了上述观点。从获得的数据信息来看,三星SDI、LG化学、南都电源、雄韬股份、拓邦锂电、振华新能源等电池企业2017年在锂电储能领域收获颇丰,2018年将继续大力发展锂电储能,以及开拓新的锂电储能市场。

除上述较早布局锂电储能的电池企业以外,原先很多目标市场在动力电池领域的电池企业也开始瞄向锂电储能。

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有:❶、动力电池需求和技术发展的推进,锂电储能技术提升和成本下降很快;❷、电池产能扩张迅速,库存压力明显增大,锂电储能广阔的市场能够容纳足够的库存量;❸、锂电储能属于无补贴市场,未来发展潜力巨大,趁早布局能够抢占市场先机。

动力电池制造MES导入的“喜”与“愁”

此前,动力电池行业谈MES上线,始终离不开设备自动化程度不高、忧虑技术泄密、缺乏行业标准及统一接口、资金规模门槛高等问题。现如今动力电池行业再谈MES,似乎已经有了颠覆性改变。

一个最明显的正向变化是,越来越多动力电池企业在进行新建产线或者旧线改造时,都将MES列为重要考察项。虽然设备数据接口仍不统一,但随着装备企业的智能化升级以及底层数据有条件开放,分段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已不再是障碍。

不少动力电池企业向高工锂电表示,一方面,企业上线MES是缘于国家对动力电池生产有追溯的要求;另一方面,MES之于企业,不仅能实现整个电池制造过程的数据追溯,更可以协助生产管控、提升效率,对未来智能工厂建设做数字化建模分析,最终对生产实现智能化管控。

可以说,政策和市场已经为MES准备好了一个巨大的表演舞台。高工锂电了解到,目前国内包括筑思智能、宇航股份、云迅通、蔚至迪等MES企业都在大力布局动力电池领域。

但值得注意的是,动力电池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变化当中,对于锂电企业和MES企业而言,困难在升级,挑战也在不断升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