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的发展及现状,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建议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近年来,二维码技术作为物联网的核心感知技术和互联网的重要信息入口迅猛发展,已逐步渗透到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球新兴信息产业竞争的重要战略支点。然而二维码快速普及的同时伴随而来的安全隐患日益增多,因扫描不明来源或含有木马、病毒等安全风险的二维码而遭受经济损失或泄露重要信息的报道屡见报端,可以说,二维码已经成为不法分子实施网络诈骗、传播不良信息的新工具。二维码市场繁荣之下,安全事件频发,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二维码安全问题亟待重视解决,安全管理体系亟待建立完善。

一、二维码的发展及现状

二维码是上世纪70年代在一维条码技术基础上由日本发明的一项将数据信息记录在图形中的条码技术,它是依靠某种特定排列顺序在平面(二维方向)分布的黑白相间的点状方块表示二进制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像输入装置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助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的快捷反应码。二维码相较于一维条码具有信息容量大、密度高、纠错能力强、存储信息范围广、译码可靠性高、保密防伪性强、信息传输效率高等特征优势,已发展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和入口。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二维码诞生之初就高度重视二维码技术应用,二维码的应用普及率达到96%以上。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二维码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二维码作为目前唯一一款能够有效表达汉字的图码字符,我国二维码产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已广泛应用于物品身份标识、广告宣传、仓储物流、产品追溯、移动支付等诸多方面,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和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与此同时其发展中一些问题日益凸显,开始影响到行业健康发展乃至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二、二维码安全隐患及分析

(一)潜在安全隐患

国家层面。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高度关注二维码行业发展,长期引领着二维码技术发展和设备研发应用。若西方发达国家进一步巩固其在二维码技术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主导地位,迫使我国接受其技术标准甚至设备,存在我国重要物品资源、数据资源乃至国家战略信息被国外掌握的风险,严重威胁我国国家安全。

产业发展层面。虽然我国是全球二维码最大的应用市场之一,但市场上流通的码制、技术和设备基本被国外所垄断,国产码制应用不及5%。尚无统一的二维码编码、注册解析等基础标准,统一自主的标准体系缺失造成产业分散、无序,市场难以互联互通,无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二维码巨大的潜在价值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增长点,严重影响我国二维码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

社会应用层面。二维码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和入口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广泛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应用安全风险和信息安全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由于二维码承载内容不直接可见的特征,已逐渐成为病毒木马、钓鱼网站传播新渠道。二是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二维码支付,但由于目前缺乏二维码的安全检测技术,使其成为金融诈骗新手段。三是市场常用的日本QR码、美国DM码等多为开源、通用码制,直接对信息明文编码,增加了二维码承载的个人、企业、政府用户信息泄露风险。例如,早期火车票实名制实施初期票面二维码采用明文 QR编码,曾被不法分子利用来收集旅客姓名、身份证等用户隐私信息,后经特殊码制加密处理方有效遏制。

(二)成因分析

安全监管部门尚不明确,监管体系不健全。二维码作为一个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信息化应用工具,与百姓生活、社会公共安全、经济运行安全和国家网络信息安全息息相关。但由于我国目前暂无二维码安全监管责任部门,且配套管理政策法律缺失,统一协调管理机制相对滞后,尚未建立起自主安全的监管体系。

标准体系尚未建立、产业处于无序竞争状态。我国已成为全球二维码最大的应用市场之一,目前已发布的免费二维码制作和扫描软件多达数千种,均未采用统一的编码标准。虽然部分行业机构已对二维码标准进行了一定研究,但由于缺乏国家层面的标准规范指导,行业影响力和公共服务能力极为有限,尚未建立起国家层面自主统一的标准规范体系,产业聚集效应无法形成,二维码巨大的潜在价值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增长点,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和支撑作用无法充分释放。

二维码应用监管薄弱,埋藏巨大安全隐患。由于我国二维码统一注册解析认证机制以及面向二维码生成识读系统和发布平台的管理机制尚未普及,无法对二维码生成和识读形成系统化监管。常用的二维码编码和码制技术及知识产权大多来自国外,技术来源不可控,使得二维码开始成为不良信息传播的新渠道,带来了巨大的应用安全风险和信息安全风险:一是成为危害信息、病毒木马、钓鱼网站传播新渠道;二是与移动支付结合,成为金融诈骗新手段;三是使用明文编码存在较大信息泄露风险。

三、应对策略建议

加强政策引导,强化二维码安全发展基础支撑。明确二维码安全监管责任部门,组织建立协调统一的服务支撑工作体系,研究制定二维码安全发展政策及法律法规,加强我国二维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统筹推进二维码产业发展,建立“自主、安全、规范、可控”的二维码产业体系。

建立健全标准规范体系,推动二维码产业规范发展。加快推进二维码统一编码、注册管理、安全识读、安全认证等关键环节的统一标准规范的编制工作,建立健全规范统一的二维码标准体系。加大二维码标准宣贯实施工作,加快推进统一的二维码标准规范应用,建立二维码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加快建立二维码产业发展服务体系,推动二维码产业规范发展。

强化安全管理技术手段建设,增强安全支撑能力。引入敏感信息过滤、风险检测、签名认证、发布预审、加密等技术手段,提高二维码防篡改、反逆向、可溯源、安全检测等安全支撑能力,实现二维码生成及识读工具软件的统一规范管理以及二维码信息内容的有效追溯,抓好二维码“生成”和“识读”两个关键环节,系统化解决二维码安全问题。

加强安全使用宣贯,提高用户防范意识。加强二维码基础知识、安全防范知识、案例剖析等普及教育工作,定期发布安全警示,制作安全使用手册。组织二维码创新大赛、高峰论坛、技术应用培训等活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促使企业注册使用安全规范的二维码,引导公众使用符合安全认证要求的二维码软件,提高用户安全防范意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