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围技术孤岛?中国能否跳离美国IP核另起炉灶?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虽然从政府到民间都已经意识到了芯片自主研发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但希冀短时间内弯道超车也有些好高骛远。

中兴通讯遭遇美国商务部的强力制裁之后,一场有关芯片的讨论持续发酵。

概念而言,当下令中国制造业谈之色变、倍感忧虑的芯片,是指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这种元器件的体积虽然很小,却是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进而决定了它在制造领域成为世界各国企业创新体的必争之地。

“芯片工业是我国输不起的战役。我国的芯片需求占全球市场比例的比重超越四成,但近九成需要进口。这不只让跨国公司卡住了许多工业的咽喉,也使我国的商业秘要和国防信息存在被盗取的或许。”事实上,对于中国芯片行业当前所遭遇的困境,业内人士早就提出过担忧。

从国际市场份额来看,芯片规划领域为高通、联发科和三星垄断,芯片制作领域则是台积电和台联电的天下,日月光占据着封测排行的榜首。纵览内地的相关企业,却没有一家能够在高端市场上位列细分领域的前列。

现状堪虞

虽然中国贵为贸易顺差的大国之一,但在芯片贸易层面却是严重依赖外部供应的主力市场。

根据我国海关总署公开的数据,集成电路进口金额已经连续三年(2015-2017)超过原油,二者进口差额每年都在950亿美元以上。以2017年为例,中国集成电路进口3770亿块,同比增长10.1%;进口额为2601亿美元(约合17561亿元)。过去10年,我国的芯片进口总额高达1.8万亿美元。可统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货物进口额为12.46万亿元,这意味着集成电路进口额占中国总进口额的14.1%。

众所周知,芯片是智能制造产业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我国芯片严重依赖海外市场的现状无疑让产业链上的制造与创新受到掣肘,甚至埋下无数的隐患。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国内智能旗舰手机行业。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智能手机行业前十名中,国产手机占据7席,但除了华为之外其他六家厂商的旗舰机型的芯片均无法自给,包括小米、OPPO和vivo在内的世界知名厂商,其旗舰机芯片的供应商均是占据世界市场份额超过20%的高通。

2015年,高通发布的骁龙810曾为各家手机厂商竞相采购,但因为产品不成熟而导致的发热问题令多家厂商“躺枪”。包括HTC One M9、小米Note顶配版、索尼Xperia Z3等在内的众多名噪一时的旗舰机型,都遭致了用户的普遍差评,而且进一步影响了销量。到了2016年,高通吸取骁龙810的教训,为了保证万无一失而延期推出骁龙820。这也造成很多国内的旗舰产品也同样需要延期发布,而在后期许多使用820处理器的厂商,也由于供应的问题迟迟拿不到充足的芯片进行量产。

对于这种严重依赖芯片核心厂商的制造者,虽然短期内节约了研发的成本和在与友商的竞争中占得先机,但依长久计,没有自家生产的芯片来完善自身生态,即使销量再为可观,也难以摆脱“设计组装厂商”的评价与诟病。

在业界人士认为,这就像是在房价持续上涨的时期以高价租赁核心地段的写字楼,虽然短期内不用支付过高的成本,但长远看必将自食其果,为其短视而埋单。

于是,对于芯片研发的布局与投入,也被认为是未来十年中国制造者们竞争的新高地。

芯片的“李约瑟难题”

芯片产业为什么在中国没有发展起来?这个让国内研发领域汗颜的问题,早在多年前就已经被提及。近日,创业黑马董事长牛文文在谈到国产芯片所处的现状时,以其十几年前造访三星时的见闻为例加以对比。

当年,三星创始人李秉哲那一代韩国人带着“超越日本”的顽强愿望,在红红火火的家电时代意识到芯片“点石成金”的巨大超越优势,于是力排众议地花费巨资投入到芯片生产线。经过持续的投入,最终实现了芯片市场的逆袭,超越了日本。在牛文文看来,三星电子今天在手机份额一路下滑的背景下,依然能够实现强劲增长,凭借的就是芯片研发上的优势。

除了自身的决心和投入之外,三星电子还极大地争取了外部力量的支持。在众多反对意见之下,李秉哲仍然说服了韩国政府,使后者将日本给韩国的赔款给予三星公司进行芯片研发的芯片巨赌。“韩国政府、百姓、企业在‘超越日本’口号下的合力,值得中国学习。”牛文文说。

牛文文撰文的最后落脚点是稀缺的企业家精神。在他眼中,三星投资芯片产业的经历,是未雨绸缪的危机感和义无反顾的创新持续性促成了最终的成功。我们今天看到三星这样的企业能够走到今天的原因,是企业、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环境的多重要素的合力之果。

芯片命门,关乎国运,这已经无须再论证。芯片虽然并非是面向消费者的终端产品,却广泛运用于电子、数码产品、通信设备等多个科技产业,是否掌握芯片核心技术,也被认定为是否扼住科技命脉的关键点。

如何突围技术孤岛?

以美国为主的部分发达国家看到中国经济崛起之后,一种冒天下之大不韪式的防御,试图以这种尤为贸易公平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中国的崛起。但另一方面,其保守的策略的确也在短期内对中国企业的走出去和创新带来了切实而紧迫的挑战。首当其冲的中兴只是个开始,未来在相关领域还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那么,中国能否跳离美国IP核另起炉灶?

事实上,我国集成电路的起步并不算晚,但由于长期受到欧美技术封锁、国内历史问题等多种因素,与欧美的差距逐渐拉大,想要在短时间内追赶更是难上加难。业内人士分析,从整个行业来看,美国卡的是“IP(知识产权)”,围绕IP的战争更激烈,中国的自主研发很难绕开这一关键之点进行。

当然,在中国也有在研发层面堪与世界巨头媲美的企业。一个长国人自信的案例,就是华为与三星之间近几年在国际范围内的专利之战,能够真刀真枪和三星这样的巨无霸打专利战的企业,华为是国内的第一个。

“国内很少有像华为这样几十年专注研发的企业,华为每年在研发方面的投资数以百亿计,最终才积累了让其他本土企业望尘莫及的专利数量,形成今天这样的核心竞争力。”一位互联网观察人士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说道。

“在拥有了海量的专利之后,才能够和国际巨头们平起平坐、进行谈判。巨头之间彼此也可以通过交叉专利授权,某种程度上,专利也是一种谈判砝码。”上述互联网观察人士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说。

但另一个难言乐观的现实是,自主研发之路无比艰难。虽然从政府到民间都已经意识到了芯片自主研发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但希冀短时间内弯道超车也有些好高骛远。

当下中国所面临的现状是集成电路的系统性落后,整体提升需要从基础性研究和人才培养这些最为核心的地方开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