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照明”,能帮助我们做多大程度的改善呢?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最近,微课堂发表《从路创并购KETRA谈谈Natural Light、HCL和健康照明》一文刷爆朋友圈,2600多字让我等意犹未尽的同时,也不禁想着“人本照明”那一章节的内容和几年前由云知光·译介社组织翻译的《Designing with Light》一书中,由我负责的“光与健康(light and health)”章节中对“人本照明”这一话题也有探讨。于是便去翻阅故纸堆,想着拾人牙慧一些,为校长的文章做些补充阅读材料。

传感器技术

人本照明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医学家们在70年代提出,由Stan Walerczyk(斯坦·瓦尔切克)在他所创立的人本照明学会(Human Centric Lighting Society)的在2012年7月7日发表的《关于人本照明的介绍(Introductory article on Human Centric Lighting)》一文中,首次将“人本照明”假设系统化、学说化(见上图,五个小圈内容从12点钟方向顺时针依次是:生理节律、情绪、视敏度、节能和持续性、生产力提升)。

斯坦自2003年起至今,在“照明奇才学校(lighting wizards)”服务,目前担任校长职位,人本照明学会是他在2012年开始做的“副业”。这几年里,这位从夏威夷走出来的光头校长四处讲演、兜售他的理论假说,把五个气泡替换、扩展、细化到六个气泡。

上图为瓦尔切克穿着家乡的标志性夏威夷花衬衫介绍其进化过的人本照明理论,考虑到他的名字很拗口且形象鲜明,考虑到他的名字很拗口且大光头的形象鲜明,我们就在下文就尊称他“奇才斯坦”吧(诶我就不叫“光头斯坦”,尊重懂吗,嘿嘿)

传感器技术

“奇才斯坦”本人曾在公开场合直言不讳的讲,“人本照明”可以改善人类的健康这个提法,本身就是一个大胆的假设。有了这个假设后,再寻找各种例证和论据来支持观点。这颗理论的大树能否枝繁叶茂呢,又能否在秋天结下丰硕的果实?我们一边对某些子概念做定义和展开,一边对其进行讨论。

接下来,我们一边对某些子概念做定义和展开,一边对其进行讨论。

Circadian Rhythms 生理节律:

医学上称为Biological Rhythms生物节律,人体的很多机能是呈周期性运作的。如睡眠,是以天为周期循环往复的,这就是所谓的“昼夜节律”。人身里有一个生物钟系统来使这些节律保持运转,如调节睡眠、心率、血压、体温等等。体内的生物钟需要与外部世界同步,这个同步过程被称为夹带。

那么这是如何发生的呢?

人眼中除了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还有第三类型感光细胞叫做自主感光神经节细胞(ipRGC)。这些均匀分布在视网膜上的“光学传感器”,看起来似乎与视觉无关,但当受到光刺激时,它们会把非视觉信息传递给大脑的主时钟——视交叉上核(SCN)——负责调节和控制所有的生物钟和激素分泌。自主感光神经节细胞的峰值响应在460-480纳米(nm)的蓝光区域,包括了明视觉和暗视觉。

自主感光神经节细胞的信息对昼夜节律的影响最为强烈。接受日光不足可能会使人体生物钟紊乱。这是因为有三种激素受到了特别地影响:第一种激素是5-羟色胺,一种全天中多次让我们的绩效表现达到高峰的情绪因子——5-羟色胺对于很多疾病比如抑郁症和焦虑等的调控也非常重要;第二种是褪黑激素,它的分泌会让我们感到昏昏欲睡,并减缓身体功能来适应睡眠;第三种是皮质醇,能够参与应激管理以及调控血压,糖代谢,和调节免疫系统。很显然,我们需要保持我们的昼夜节律夹带。

讲人话:人造光出现乃至大规模运用之后,打破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物节律平衡,引发一系列生理、心理状态的失衡。

而“人本照明”,能帮助我们做多大程度的改善呢?

简单地接受光照是不够的,接受光照的时点、持续时长、光的波长对于正确地夹带都是有讲究的:视交叉上核的调控似乎要以晨间的高亮度,短波长光(即早上的日光)来维持,如果没有适当的刺激,激素分泌的定时信号会变得不同步。

(以上内容得到中国医科大学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生物学博士的指导和校对)

传感器技术

由此可见,用“垃圾”的灯和“不人本”的光,目前可证实的只会对人体产生轻微的一些影响,更严重的如癌症等影响,还需要临床医学的大量验证。

但很多事情人们更倾向于用“玄学”解释,比如中医的“气、血、寒、湿”等等,概念迷幻+一些故弄玄虚+一些智商不在线的人类存在,让我觉得这个世界上傻子太多了,随便扔个概念都能有信徒。

比如“小孩子是否可以光脚玩”?这个话题被人联想到中医的体寒、虚等概念之后,再经添油加醋,就能唬住不少人。

▲以上截图来自微信号drpei@小儿外科裴医生

其实,只要孩子不觉得冷,地面平整安全,就可以放心光脚玩,不存在所谓的寒气侵入问题。

而我们这位奇才斯坦,也是在其理论中有意无意的扩大了“人本照明”能改善生理节律这一点,吸引了更多吃瓜群众的眼球、扩大了自己的市场。

我们暂且相信它是能起到正面作用的吧,不管怎么说,还是要感谢以奇才斯坦为代表的前沿学者的理论贡献。

对于这几个“气泡”,早有行业内优秀制造商推出成熟的产品,比如索恩,1988年就推出了C-VAS,后来改名为Sensa,又进化了好几代的灯光控制系统;比如Galaxia也有Smart Cookie“智能曲奇饼”产品;比如飞利浦,2010年出了本名为《City·people·light》的50页白皮书,也包含了此类产品和先进的理念。

产品和技术方案的实现不是本文重点,但各流派的目的是殊途同归的:让用户在无形之中感受到舒适、自然的人造光环境的同时,享受先进技术带来的优越以及更低的能耗(“人本照明”初代理论的“节能”气泡又巧妙的切合上了)。

一图胜千言——自然光的色温、光通量等参数值随环境、时间的变化而改变,传感器技术与智能控制加持,让人们来更好的让人造光“回归人本”。

遗憾的是各制造商们对此类技术和方案的命名还停留在工程师思维阶段,起的名字都是 “Dynamic Light”和“Smart Control”等等,并没有“奇才斯坦”校长大人那样归纳整合出六个气泡并 “人本照明”的高大上理念

这里再重申一下太阳光(自然光)的意义:人类有几百万年的进化史,作息规律和生物体内在均受自然光的深远影响。而爱迪生量产灯泡距今不过一百多年。因此,人造灯具(光)必须要适应人类对日光感知习惯和根本,而不是本末倒置!

传感器技术

读上图,可知白炽灯、卤素灯具有最佳的光谱范围,荧光灯最为极端。显色性指数是亮化光谱质量的常用标准之一,这里不展开讲了。LED可通过技术叠加,实现所谓“全光谱照明”。

全光谱照明这一术语最早是由约翰·奥特博士(John Ott)在60年代用来描述电光源与可见光和紫外光谱相似的自然光线时首次使用。此后多年,许多灯具制造商开发各类产品,以满足各类要求的全光谱为广告卖点,包括更好的可视性,更小的色差,减轻眼睛疲劳,改善情绪,提高生产力等来宣传自己的高端昂贵灯具。

在全光谱照明的营销中,厂商宣称其光源与日光是相似或相同的。言下之意,对于我们这些了解光学的人来说,这些光源产生了连续光谱,这些光谱在光谱功率分布中没有显著的波峰或波谷,显色性接近100。

但经包括伦斯勒理工学院研究所照明研究中心、美国照明产品信息计划委员会(NLPIP)和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等机构研究证实,全光谱光源并不会提供所宣称的益处。这,就有些尴尬了……

综上,尽管奇才斯坦校长提出的概念有讨巧之嫌,但提出“人本照明”这一概念(假说)本身也是一种能力:就好像把“指非常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的事件,通常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应甚至颠覆”这种晦涩难懂的文字简化成“黑天鹅事件”(在第一只黑天鹅出现之前,人们一直以为天鹅只有白色的)这个词儿的人一样,奇才斯坦的“人本照明”概念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都是行业内外的受众将照明与健康联系在一起最合适的切入点。

“先照亮,再健康”。就像“先吃饱、后吃好”一样,是必须要经历的发展阶段,相信随着消费升级的提高和越来越多先进观念完善和被大众所接受,“人本照明”概念、照明设计的重要性、设计师的价值都会得到更多的尊重和认可。LED产品也会逐渐摆脱单一的“节能、便宜”印象。今年的法兰克发展上很多品牌也对光与健康、光与建筑等大课题上给出了各自的见解和产品方案。但这条路,任重、道远,需要行业内外的大家共同努力。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