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对能效的影响

描述

从大型商务办公楼到您自己家,物联网可实现一系列能效优势。Qorvo 公司的 Cees Links 将在物联网系列(五部分)的第三部分介绍物联网如何实现能效优势。

适用于每个人的物联网

物联网的一个明显优势就是,通常物联网可用于每个经济领域,而且特别适用于提高能效。不管我们谈论的是大型商务楼、中型公寓楼还是独户式住宅,连接设备、收集数据和个性化技术都以物联网为基本前提。物联网的可扩展性能够为所有事物带来能效优势。
 


 

商业应用:超越跟踪

物联网可实现“智能楼宇”,这样楼宇管理人员就能够查看楼宇的整体运营,并接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及提升管理人员和住户体验所需的数据。

人们往往很少讨论的一个根本性转变涉及商务楼管理人员的立场。在物联网出现之前,楼宇管理人员采用一系列工具,如电子数据表、每月水电费和操作规程。需要记住的是,过去的这种方法更注重跟踪在楼宇内部进行的运营活动,而不是优化这些运营活动。(顺便提一下,这同样适用于房主。他们往往注重支付账单,以及确保与预期一致。在改进这些账单方面,物联网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但是,物联网的数据收集和处理使楼宇管理人员能够超越运营活动跟踪,并作出更好、更明智的决策,以提高效率,节约资金。

能效是确定智能楼宇投资回报率 (ROI) 的基本要素。减少用电度数意味着降低公共事业成本。使用智能照明控制、优化空调系统和暖气设备的使用率以及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均可真正降低最终成本。
 

智能家居可节约能源和资金

当然,以更高水电费形式提高能源成本是房主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使用的能源超过实际所需量不仅会加重我们的经济负担,而且还会加重环境负担。

智能家居节能装置清单比较广泛,包括关闭通宵电子设备的自动调度器,以及在有人进入房间时开灯以及离开房间时关灯的传感器。

但是,家中真正的智能电源系统可监控和管理功率是如何以及何时被消耗掉的。它可用于控制小孩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以及在不使用的时候关闭耗电设备或系统。智能环保家居不仅仅是按照预定时间打开和关闭 HVAC 系统,而且还会自动打开和关闭百叶窗或窗帘,以适应太阳和季节的变化。

智能家居的仪表在白天通过屋顶的太阳能板或在晚上电力性价比更高的时候为家里的储能系统充电。通过这种方式,家里的耗电设备就可以使用“便宜的”存储电能,而不是在电费较高的时段使用电网供应的电能。这些系统已经用于工业应用,并在不久的将来转为家用。

n有效的智能家居还将使其住户更加精明。当人们了解到设备的耗电成本时,他们很有可能在不使用的时候关闭设备,并以更节能的方式使用设备。例如,在达到满负荷运转的时候运行洗衣机或洗碗机将更加节能。在未达到满负荷的情况下运行设备会浪费水电,更不必说浪费清洁剂。
 

经济高效、舒适便利

通过使用位置和运动传感器网络,智能家居可进行温度和照明控制,以便在任何给定时间满足家中正在使用的房间需求。例如,如果某个炎热的夏夜,全家人都在观看 Netflix 电影,那么智能系统就可以关闭家中空置区域的照明和 A/C,特别是这家人在此期间通常不会前往的区域。家人就寝之后,系统就可以关闭未使用区域的 A/C 或供暖[E1] ,而只打开家人就寝区域的 A/C 或供暖。而且由于许多人更喜欢就寝时保持凉爽,智能系统就可以在夜间慢慢降低温度,然后在清晨提高温度。

除了电费

T物联网为企业和消费者带来的能效优势有些可能不那么明显。意料之外的费用(如事故和设备故障)怎么办?我们来看一下热水器这个例子。

热水器开始变坏时,通常会出现慢慢泄漏的情况。这种设备故障比较难以识别。如果未立即发现,泄漏成本可能会迅速增加。在许多情况下,热水器会继续运行,以较低的效率加热流向洗碗机或淋浴器的水和正在泄漏的水。这种情况会增加水电费,同时房主还无法使用所有热水。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安装热水器泄漏探测器,当水箱漏水时,探测器会发出报警。但是如果采取更进一步的措施,并将泄漏探测器传感器连接至智能家居网络(包括电源和水源执行器和控制器),智能家居就能够向房主发出警报,并控制水电系统。

当然,热水器还可能出现水箱破裂问题,这样就会溢出数加仑热水,使房间被水淹,并造成严重损失。同类损失还可能由冷冻水管破裂造成。配备水流传感器的智能家居可设定为,如果没人在家时管道中有水流,则发出通知。它可以向房主发出通知,并关闭主阀门的水,同时节约宝贵资源,避免出现较高的水费和水淹造成的昂贵损失。

Cees Links 在“物联网时分”视频中说明了真正的智能家居是如何帮助防止出现灾难性漏水事故。

能效意味着节约资金

谈及安全和便利,乃至更高能效时,我们大多数人都承认智能楼宇或智能家居的优势。但除了削减公共事业支出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真正的智能能源管理可减少自然灾害和非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坏,降低保险成本,让管理人员和房主了解到用电量,并在节约资金的同时提高舒适便利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