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与Red Hat Inc.公司共同宣布,将进一步扩大双方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

描述

IBM公司日前与Red Hat Inc.公司共同宣布,将进一步扩大双方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IBM和Red Hat的企业用户将从两家公司在私有云和公有云领域的联合优势中受益。

IBM最近利用容器技术重新设计了整个软件产品组合, 包括WebSphere、MQ Series 和 Db2。容器技术正迅速成为在多个IT环境间迁移应用的安全可靠的方式,能够实现应用在现有数据中心与公有云之间的自由迁移。在IBM实施软件容器化的同时,Red Hat也大力发展了自身广泛的企业级、云原生及混合云基础架构解决方案组合。这两者的结合为企业采用混合云计算指明了道路。

IBM混合云高级副总裁Arvind Krishna表示:“以IBM实施中间件容器化的最新举措为契机,IBM与Red Hat今天建立了里程碑式的合作关系,这将为客户提供更多灵活的选择。我们拥有共同的愿景,那就是使用容器架构实现混合云,支持数百万家企业,无论是银行、航空公司还是政府机构,都能同时使用两家公司的领先技术,而无需在公有云与私有云之间做出取舍。”

通过此次合作,IBM和Red Hat的用户将受益于:

将IBM Cloud Private和Red Hat OpenShift视为共同的基础平台,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技术投资,更轻松地将现有技术迁移到混合云中;

在单一整合的容器平台IBM Cloud Private上构建并部署容器化应用,从而使用单个视图就能查看所有企业的数据;

研发人员能够借助运行在Red Hat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上的IBM Cloud Private容器平台,同时充分利用人工智能(AI)、物联网 (IoT)和区块链等IBM基于云的服务,更快地设计、优化和部署新应用。

基于该项协议,IBM将延伸现有的IBM Cloud Private和IBM Cloud Private for Data私有云平台以及中间件产品,以经过Red Hat认证的容器形式,提供给Red Hat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使用。用户就可以访问IBM Cloud Private自助服务目录、Red Hat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的部署引擎以及运营管理功能,横跨包括IBM公有云在内的所有混合云平台,获得快速简单的应用构建能力。

Paul Cormier,Red Hat产品与技术部门总裁表示:“当今企业需要一个简明的数字化转型路线图,而且要有信心在所有 IT 环境中实现部署的一致性。通过加深我们与IBM的长期合作,我们将Red Hat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和IBM Cloud Private这两个领先的企业级应用平台整合到一起,并增加了IBM软件和云解决方案的强大功能。我们将携手为客户提供不同计算环境支持的统一的产品。”

IBM与Red Hat之间的此次合作是两家全球最大开源公司 20 年来合作关系的延续和发展。此次合作已经对客户开放。现在,Red Hat的企业用户已经能够通过Red Hat Cloud Access解决方案,在IBM Cloud上使用其所订购的Red Hat OpenShift Container Platform服务。两家公司还将进一步深化合作,通过IBM Garage和Red Hat咨询服务部门提供联合咨询与实施服务,而且该解决方案将得到世界一流的IBM技术支持服务和Red Hat服务的大力支持。同时,两家公司还公布了一项联合开发计划,以加速关键的Red Hat产品组合在IBM Power Systems上顺利运行。此外,IBM宣布,通过与Red Hat合作,IBM PowerAI现已能够在Red Hat Enterprise Linux上运行。

Coda Global, LLC首席执行官Sam Fatigato提到:“IBM和Red Hat在提供企业级灵活性方面均是领军企业,都大力支持开放标准和混合云环境。这一合作关系与Coda Global的战略十分契合,我们致力于帮助客户利用具有企业级管理能力和规模的基于容器的云计算,实现应用现代化。Coda Global能够帮助企业将其最伟大的创意快速投入市场,而 IBM Cloud Private与Red Hat OpenShift的结合将帮助我们快速、大规模地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目前,90%的《财富》100强公司都在使用IBM系统,而且每天在IBM系统上运行的任务关键型交易量超过1000亿。与此同时,Red Hat已成为领先的企业级Linux平台,并且是促进全球IT组织采用Kubernetes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