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共性技术和产业化之间的鸿沟如同“死亡之谷”

描述

导读陆燕荪,浙江嘉兴人,高级工程师,机械工程专家。1954年毕业于交通大学(今上海交大、西安交大)机械系。历任哈尔滨锅炉厂技术员、工程师、总工程师、厂长,中国电工设备总公司总经理,机械工业部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副部长,机械电子部副部长。陆燕荪是我国机电工程领域的泰斗,对于我国工业体系的建立、机电行业发展、学术科研、高校建设人才培养均发挥了关键作用。

观点一借鉴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制造业是工业的基础,制造业分成两类,一个是消费品类,一个是投资品类。我所讲的观点,主要适用于投资品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装备制造业。

工业化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的情况下,装备制造业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出现,导致某些指标的下滑,某些产业和某些企业将面临巨大困难。这些情况事实上在工业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和后工业化过程中都出现过。我们应如何借鉴其发展的过程,研究在我国下一步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避开这些问题,使制造业能够持续发展。

比如说,80年代初期我国从美国引进了成套的发电设备制造技术,派了大量人员到那边学习。可发现他们的车间里面没有什么产品,只有一些修理的或者改造的产品。后来这个公司除了核电以外,都不存在了,都被别人兼并掉了。现在出现了许多迹象显示,我们可能会重复这条路,所以研究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以及研究中国工业发展对策,我们如何能够规避这些问题,持续、健康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

观点二基础共性技术和产业化之间的鸿沟如同“死亡之谷”

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情况来看,发展是不平衡的。我们取得了一些重大的发展,中国公布了十三五期间的电力发展规划,里面举的例子是核电成功的案例。其实大家也亲身体会到这一点,中国这么多公司、企业和产业,电的问题解决了。解决电力建设的问题,我们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我们现在的总装机容量超过了美国。   

2001年开始,我们发展的非常快,大家看到现在不会再有什么停电的状况了。我们的发电设备行业的发展和产品的水平在许多方面领先世界,我们超临界煤耗大大降低。不管是国网公司提的能源互联网还是特高压输电线路、直流与交流,我们都处于世界领先位置。但是也存在很多薄弱环节,比如现在大家说的行业中的短板,基础共性技术和产业化之间如何能够密切衔接?这个鸿沟好像死亡之谷,跨不过去,会导致产业链存在着缺口。我们在质量、品牌方面,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还不强,还缺少像美国GE,德国的西门子,日本三菱这样的品牌。

中国工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所以中央针对这些现状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的强国战略。从这个战略的提出开始我就全程参与。大家如果去仔细研究的话,它的内容非常具体、可行。我认为中国制造2025实际就是一个质量强国战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创新驱动首先围绕质量来展开,提升我们的品质,创造世界有竞争力的品牌。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制造2025的强国战略就是针对我们现状提出来的一个目标。

智能制造实际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把传统的制造技术跟信息化技术高度融合,产生的所谓智能制造这套模式。我们在强调推行两化融合,提出互联网+的定义。如果从工业制造业角度来说,不是互联网+,而是+互联网,互联网是一种工具。制造工业技术是必须强调的,互联网是做不出产品的。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来走向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最后达到智能制造的目标。智能制造是提高我们的产品质量,建立自主品牌的一个有效途径,可以保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稳定性、可靠性。

观点三有综合发展能力的集团在国际上才具有竞争力

我们现在企业的形态、组织体制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这在中国制造2025的贯彻落实中应当继续加强。我们现在的企业集团大部分是从工厂的形态直接演化成为集团,过去投入的资源主要是集中在制造领域,所以对基础研究、产业金融、多层服务等环节基本上没有形成一个成型的业务模式,这是我们体制上的局限。

单个企业的奋斗得不到很大成果,从国外工业化的发展情况来看,现在大企业集团都是有综合发展能力的集团,像美国GE,德国西门子。我们在上世纪60年代引进苏联技术,苏联是计划经济,上面有机械工业部,可以形成一个综合的能力。企业尽管很大,但形式比较单一的,因此在国际竞争上能力很弱,这种企业形态需要解决。了解行业的发展,了解关键问题所在,问题导向,才能有业绩。

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实际是解决供需平衡,目的要解决供需平衡。供需平衡,不断调整,要体现在工业管理,产业政策上,比如我们怎么能够使企业认识到服务是企业第一位的要务工作,并且服务应该产生价值,确定企业价值取向。大家应该仔细研究一下,一定要重视研究国际上的工业化发展的结果。为什么二十年以前、三十年年的大公司没有了,又有新的平台的出现?我们应该深刻研究工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历史过程,不要重蹈覆辙。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