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新奇骏白车身技术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我们知道汽车的安全技术可以分为主动安全技术和被动安全技术两大类,汽车主动安全技术是指汽车通过ESP车身稳定系统、ABS防抱死系统以及最近几年才面向市场更高级的四轮循迹系统、盲区监控系统等,是通过车辆积极主动地介入控制避免可能发生的事故或伤害的技术。而被动安全技术则主要包括碰撞安全、碰撞之后伤害减轻以及防护等技术。在上一期技术文章中我们已经介绍了新奇骏在主动安全技术这块的表现,本期我们将目光聚焦在性命悠关的碰撞安全,从白车身看新奇骏在安全性能方面表现如何?

 

● 白车身扫盲知识普及

 

一般来说,车身包括白车身及其附件,而白车身则通常指的是已经焊装好但还没有进行喷漆的白皮车身(Body In White, 简称BIW),白车身除了有我们熟悉的底板总成、侧围总成以及顶盖总成外,还包括翼子板、发动机盖、车门、行李箱盖等装配件。按承载方式不同,可将车身分为承载式、非承载式和半承载式三大类。由于承载式车身本身所承受的冲击较大,故要求组成承载式车身的总成结构具备相当的强度。

 

当车辆发生碰撞的时候,为了保护车辆内部成员的安全,乘坐舱不应该发生过多的变形,像发动机、变速箱和轮胎等硬物是不能够挤入驾驶室的,至于乘坐舱之外的部位(像车头和车尾)则应该要尽可能多地溃缩变形,尽可能大地吸收冲击能量,从而使得作用于乘员身上的力和加速度不会超过人类忍耐的极限。

 

为了达到以上的效果,从安全的角度来设计车辆,应尽可能把高强度的材质包围乘员舱,诸如A柱、B柱、顶盖和底板等地方对保护乘员舱安全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新奇骏白车身设计是否遵循这个原则?抑或会在此基础上做出强化?

● 50%车身比例高强度钢运用

 

一般来讲,影响白车身碰撞安全的主要部件从前往后依次为前防撞梁、前纵梁、发动机盖、A/B/C柱、车门防撞梁、底板、后纵梁以及后防撞梁等。这些部件往往是车辆发生正面/侧面碰撞时候主要的受力点,一般对组成这些部件的材质有高强度以及快速传导冲击两个要求。

奇骏

新奇骏有50%组成车身的材质属于高强度钢,涵盖了大部分以上提到的部件,特别像A/B柱、底板侧梁等地方均采用了980 MPa超高强度钢材,能够有效提升整车抗撞击力。

奇骏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新奇骏吸能盒通过螺栓和车身以及防撞梁相互连接,这样设计使得更换和维修更加方便。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的时候,前防撞梁能够将碰撞的能量均匀地传给车辆左右前纵梁,随后传递至车辆A柱,接着是底板以及车顶总成。在这样一条传递路径上,吸能盒以及前纵梁起到了吸能的作用,而A柱以及底板总成等则起到了抵御变形的作用。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可以理解为何新奇骏980 MPa超高强度钢材会布置在这几个地方。

 

奇骏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底板高强度钢的布置,呈横竖相间排列状,首先这样布置的好处是使得乘员舱更加牢固,更加不容易变形,其次当冲击力从A柱导入的时候能够被迅速引导至车辆尾部,不会在乘员舱做过长时间的停留,对车内乘员起到保护作用。

奇骏

防火墙有利于发动机以及车轮在发生位移或者因紧急事故着火的时候起到隔断的作用,给车内乘员腾出足够多的生存空间,从而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奇骏

新奇骏前车门内置防撞梁数量为2,后车门为1,是为用来加强车辆在发生侧面碰撞时候车身的强度。和前后防撞梁不同的是,车门防撞梁位于车门内部,由于安装空间有限,故对其防撞强度要求更为严苛。配合超高强度钢质A/B柱,车辆在发生侧面碰撞时候侧围变形较小(测试结果请参考美国IIHS安全碰撞美版奇骏测试),对车内乘员起到保护作用。

奇骏

可见,无论正面还是侧面碰撞,新奇骏乘员舱四周都有坚固的超高强度钢材保护,包括A/B柱,底板总成以及车顶总成,车辆在发生碰撞的时候,这些部件极小幅度的变形能够给乘员提供必要的生存空间。

奇骏

● 延续日产ZONE BODY技术

奇骏

新奇骏延续日产ZONE BODY区域安全车身技术,其实就是我们上面所介绍内容的大汇总。ZONE BODY区域安全车身技术分为两大块,分别是位于车头的前纵梁三叉结构以及位于乘员舱的多通道冲击力分散结构。

奇骏

其中,三叉构造牢固地支撑前纵梁,保证“缓冲区”的碰撞冲击吸收效果,有效分散碰撞冲击力。而多通道冲击力分散结构,是在底盘辅助了多条安全纵梁,使碰撞能量能够快速、合理地分配到安全纵梁上,减少乘员舱的变形。

奇骏

ZONE BODY区域安全车身的好处在于,可以提升车辆撞击时的受力分散效率,确保撞击能量的快速分散与吸收,保证无论哪个角度的碰撞,都最大限度减少车身变形,切实保护车内乘员的安全。

奇骏

总结:可以看到,新奇骏在车辆被动安全这块的功力还是十分深厚的,凭借超高强度钢的大面积运用以及ZONE BODY理念的贯彻实施,美版新奇骏于今年获得了由美国IIHS碰撞中心颁发的“安全碰撞顶级安全车型”称号。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