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I芯片该怎么赶英超美?记住这三点就行了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随着AlphaGo诞生,带来的“深度学习”日益普及,人工智能开始从智能化工具向智能机器进军。原有的MCU已无法满足深度学习的高速海量数据运算要求,AI芯片便应运而生。如今嵌入式芯片领域正面临AI芯片的新一轮机遇。

AI芯片与MCU本质上都是实现人工智能的一个智力内核。新一轮AI芯片的智能机器与历史上MCU的智能化工具,都有相同或相似的产业发展规律。我们从几十年的MCU发展史看到了IT产业领域中,“生态系统为王”、“平台应用为基础”、“扇形产业模式市场垄断”的三个基本发展规律。在新一轮AI芯片的发展机遇中,能否成功,任重道远,成败之间在于观念是否符合IT产业发展规律,顺之者兴、逆之者亡。

在新一轮AI芯片的机遇面前应该做到:

1从找技术差距转而找生态差距

归根到底,芯片之争是生态系统之争。早期MCU的生态体系,体现在MCU厂家的全面技术支持和第三方的开发环境支持。后来MCU厂家为了完善其生态体系,不惜投巨资,全面自主构建。在推出新款MCU的同时,提供相应的集成开发环境(包括开发工具、操作系统、产品化的软硬件平台),使MCU的易用性、可靠性、继承性成为在MCU市场竞争中克敌致胜的法宝,反映了芯片创新中“生态体系为王”的客观规律。

2从历史现象中寻找IT产业发展规律

在MCU几十年发展历程中,其核心的产业发展规律是“平台模式”与“扇形产业生态体系”。知识创新者将创新知识成果转化成知识平台,不介入创新知识应用;创新知识应用者在知识平台基础上实现知识成果的应用创新。这种平台模式形成“平台产业”与“平台应用产业”,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典型事例有早期的PC机领域中的Intel模式(处理器平台与OEM产业)、VCD/DVD领域半导体厂家与乡镇企业的分工模式(VCD/DVD器件平台与平台与乡镇企业的产业分工),也有后来ARM与半导体厂家的知识产权模式(MCU知识产权平台与半导体厂家的MCU芯片产业)。

在IT产业中,平台产业与平台应用产业构成了上下游的扇形生态体系。这是一种相互依存、共同成长、共同繁荣的良性生态体系,一旦形式,很难撼动其垄断地位。AMD多年与Intel生态体系竞争未能成功;ARM公司与众多半导体厂家形成MCU领域的扇形产业生态体系,形成了一家独大的态势。

3不要在AI芯片领域重犯过去的错误

几十年历史证明,“生态体系”、“平台模式”、“扇形产业模式”是IT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应该用这些规律来审势当前国内外AI芯片领域的新形势:

1.世界巨头已布局AI芯片平台产业

目前几乎所有的IT产出巨头都争相布局IT芯片产业。其中最具实力的有Intel、谷歌、微软、英伟达,还有ARM及其追随者,形成了各具特色群雄逐鹿的局面。Intel企图找回嵌入式领域地盘,微软力争在算法领域突围,ARM则在原有的MCU生态体系基础上,稳扎稳打地布局AI芯片平台的扇形产业生态体系。

2.华为、小米AI芯片的产业模式分析

说到底,AI芯片的竞争、生态系统之争,是平台产业的竞争,一旦平台产业逐渐清晰,留给应用产业的课题,则是选择投入哪个阵营。作为有庞大应用产业的IT大佬华为、小米,进军AI是必然之举。然而,它们终究是AI芯片应用商,必然要遵循扇形产业生态体系的客观规律。目前华为、小米开发自用型AI芯片,显然是过程大于结果,煅练队伍。未来还是要寻找最好的AI芯片平台商。20多年,MCU从百花齐放到ARM一枝独秀是一个最好的见证。

3.阿里、腾迅进军AI芯片的机遇与挑战

理论上讲,在群雄逐鹿时代,谁都有机会取得成功,特别是阿里、腾迅这样的IT巨头。与华为、小米相比,它们没有应用产业的历史包袱,与国际巨头相比,又有可以与之对抗的资金。投入AI芯片领域无疑是一大机遇。然而,面对Intel、ARM这些芯片领域的老将,微软这样的软件大佬,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如今,在科技的全球化时代,一山难容二虎。Intel几次回归嵌入式领域失败,深知ARM的产业生态体系之奥秘;微软知道自己在芯片、硬件领域的弱点。它们在进军AI芯片领域时,都有“老谋新算”。而阿里、腾迅在没有“老谋”时,它们的“新算”会面临巨大挑战。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