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未来华为所有新款手机,都会自带此功能!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这个时代变化有多快?当你还在惊叹扫码支付带来的改变时,华为却开始让支付脱离二维码了!7月4日,科技圈一声巨响!华为突然宣布,联手中国各大银行、银联正式推出全新支付方式:碰一碰!

“碰一碰”支付流程

你没有看错,没有一张二维码、没有一把扫码枪,更不用摄像头扫码,甚至连软件、手机都不用打开!只需要拿着华为手机,对着标签一碰,立刻弹出支付窗口,输入金额,通过指纹或者密码验证完成支付。这样的全新支付什么时候能用?华为当即宣布:立刻启动,北上广深等几个主流城市,这个月内就开始。所有商家都只需在手机上开通在线收单服务,无需再贴任何二维码,不用购买POS机、扫码枪等任何设备!

华为NFC

这不就是NFC支付吗?没错,背后的原理正是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目前,华为给其大部分手机都装上了NFC无线通讯芯片,预计未来华为所有新款手机,都会自带此功能。但这一次厉害的是,华为融合了麒麟芯片上的超级安全引擎(inSE),拥有与银行卡、U盾相同的安全等级。相当于我们每一次使用碰一碰支付时,看似只输入了密码或者指纹,实则还有一个U盾为我们保驾护航!

微信、支付宝紧张了:

以前都是小公司搞NFC噱头,这次是华为和银行真枪实弹。要命的是,每天扫码支付的500限额将被一举打破。

换二维码的骗子慌了:

以前把别人店里的收款码换成自己的二维码,坐在家里躺收几十万。现在是多重加密,射频技术写入的标签。

做扫码枪的厂商危险了:

靠着微信支付宝这波二维码红利,赚得盆满钵满的扫码枪厂商,将无码可扫。真是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焉。

收银员面临第二波冲击:

微信支付宝只“消灭”了一半的收银员,有时是收银员扫你的二维码。现在,华为将“消灭”剩下一半的收银员!

看到这里,如果你认为华为只是在改变支付方式,取代银行卡和二维码,那将大错特错!就在刚刚,华为又传来大消息,正在测试NFC开门技术。也就是说,华为还要用手机取代我们的钥匙。没错,华为向尘封已久的NFC技术发起全面进军了,NFC一旦爆发,我们将面临的是又一个全新的世界。到时,就不只是碰一碰支付了,而是碰一碰开家门、碰一碰开车门、碰一碰取款、碰一碰刷身份证......

你去酒店住宿,再也不是前台领一张房卡。而是直接将房门密钥写入你的手机,碰一碰房门,门就自动打开了;

你去找朋友借车,再也不是找钥匙。而是和朋友的手机碰一碰,把车门密钥传入自己的手机,同时再设置个期限;

......

我们带在身上的所有物理介质,家门钥匙、汽车钥匙、身份证、银行卡,将统统被一部手机取代!

今天,华为只是放出了一只黑天鹅,但我们应该看到一群黑天鹅,看到一个各行各业将面临巨大冲击的新世界!

NFC能否抢夺二维码市场?

来源:砍柴网

虽然华为的支付技术是新近推出的,但NFC技术本身却已不新鲜。早在2003年,飞利浦和索尼就基于RFID(非接触式射频识别)技术研究出一种可与之兼容的无线通讯技术,飞利浦为此还特地派遣团队赴日本与索尼工程师共同研发该技术,即NFC。

为了使NFC进一步普及,索尼、飞利浦和诺基亚于2004年共同创建了非营利行业协会NFC Forum,确保设备与服务之间协同合作,其成员包括三星、摩托罗拉、LG,中国成员则有华为、小米、中兴、OPPO等。

由RFID演变而来的NFC能够在短距离之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手机上有此功能的用户可将其用于门禁、公交、支付卡、信用卡、机场验证等。而随着NFC的普及,一场大战也在所难免。

当时NFC、SIMPASS、RF-SIM三种支付方式展开争夺,巨头们为争夺入口拉拢各方呈割据之势。但对于用户而言,正是由于这种争夺使得标准无法统一,以致各方利益冲突不断,反而限制了移动支付的发展。最终,这几种支付方式都未能推广开来。

此时,以支付宝为代表的扫码支付方式诞生,短时间内统一了移动近场支付的“江湖”。此后的移动支付领域基本上就是支付宝和微信的天下,银联、移动和终端厂商基本被排除在外。

不过,这些被排除在外的机构和企业并没放弃。2016年,苹果公司基于NFC的Apple Pay带着在美国成功的势头进入中国,然而两年多以来,在其他国家发展迅速的Apple Pay在中国却寸步难行。三星也尝试过NFC支付技术,但也没能掀起太多波澜。

然而移动支付这块“蛋糕”又实在诱人。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市场,中国的移动支付亦处于领先地位。根据Forrester Research统计,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在2016年已达到5.5万亿美元,而同年美国的移动支付市场规模仅为1120亿美元。据预测,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将于明年达到百万亿元。

华为的碰一碰技术虽然是“新壶装旧酒”,但其在NFC支付流程方面的简化,说不定能在微信和支付宝主场的移动支付领域分一杯羹,甚至带去一些改变。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