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时代中国汽车行业将会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

汽车电子

2297人已加入

描述

智能网联汽车正在全球掀起一股技术研究、产业布局和战略投资的新热潮,值得汽车从业人员持续地关注和重视。

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李骏为这本书写序,代表企业和产业对目前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态势以及中国在这场变革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深入剖析。智能汽车迅速兴起,泥沙俱下,整个行业要走向健康发展,需要厘清概念、统一共识,将真正有价值的、权威的论述和经验进行系统梳理、总结。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李骏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每个时代和社会需求的产品有着必然性。当前全球正从制造经济向创新经济、服务经济和共享经济转型。这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和社会形态,将对各行各业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具体到汽车行业,便是催生了目前我们都在讨论的智能汽车。

基于新一代智能网联化浪潮的智能汽车的发展,有望成为汽车普及一个多世纪以来最大的技术革新。从发展趋势和波及范畴来看,智能汽车将对人们的出行产生根本性的变革。这一新型出行方式相对于传统的汽车更 具有安全性、适用性、高效性。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推动的智慧行驶正成为未来交通的基本形式,将对国民经济与社会秩序产生深层次的作用和影响。 

进入二十一世纪,技术冲击、生态演变、价值链重塑等变革要素渗入到汽车产业领域,汽车工业与绿色低碳、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服务、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全面融合。诸如IT企业、数字服务企业、通信企业等凭借自身的技术能力优势向移动出行各价值环节渗透; 传统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和车企向产品与服务融合转型、向产业链的纵深方向发展。以往单纯的偏重机械硬件制造的汽车工业,更多地向以软件主导、功能服务主导的实体经济发展。可以看到汽车产业的经济利润快速向出行服务转移,数字化智能汽车 引领的大数据应用服务正在逐步蚕食着汽车行业创造的市场价值。同样,汽车向高科技发展,带动着汽车AI高科技知识经济产业和新兴零部件产业的大发展,创造出新的GDP产值。这一新的行业发展态势值得汽车“竞技场”上的每一个玩家重视和深思。

在渐进的智能网联汽车时代,中国的产业优势在于拥有特殊的出行场景,另外我国的通信技术基础较好。从市场需求来看,我国面临着环保、城市拥堵、交通事故死亡数量持续不降低的诸多压力,国内对供给端变革的呼声越来越大,智能网联汽车无论在用户体验升级、出行服务与安全、汽车高效共享方面都有巨大的需求。此外,中国有推进重大战略的体制优势。在智能汽车领域,国家重大战略导向、社会需求和认可度、政策和产业游戏规则上有望实现有机的结合和良好的互动。

汽车智能网联化是一个由机器系统逐渐取代生物人实施驾驶操作的过程。技术的核心挑战在于汽车系统必须具有深度的学习能力,这就要求在交通层、车辆层、系统层、组建层实现全面的数字化应用。而我们的弱势是核心技术的缺失,特别是跟智能汽车相关联的零部件产业缺少技术基础。相比发达国家和跨国车企,我国在“智能汽车传感器、‘核高基’软件、车载计算平台芯片、关键执行器零部件、云和智能服务平台”等方面还有比较明显的差距,因此有必要依靠和增大科技创新驱动能力,在诸如5G通信、高性能AI计算平台、核心感知组件、大数据与云计算、共享商业模式等方面上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嬗变创造良好的物质与科技基础。

当前主流汽车品牌面临着行业变革带来的巨大冲击,以创新和融合为突破口积极寻求自身在未来汽车产业中的定位; 新兴造车势力强力介入汽车产业,逐渐改变着汽车工业的生态。智能网联汽车具备高科技跨界融合的属性,社会、经济效益巨大,被美日欧汽车强国和我国视为制造工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方向,各国都在不遗余力地开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创新性研究。智能网联汽车正在全球掀起一股技术研究、产业布局和战略投资的新热潮,值得汽车从业人员持续地关注和重视。

特别是在我国,智能汽车的研究和产业化尚处于早期阶段,各种前沿技术、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都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要想在这一领域累积优势、引领世界,需要更多理论分析者、产业从业者以及政策制定者的积极投入和良性互动。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车云团队和汽车安全产业投资基金团队撰写的《智能汽车:决战2020》的出版填补了国内关于智能汽车产业理论分析和应用实践的空白,具有极强的科普性和专业性,希望此书的出版能够为我国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