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仪器DLP技术:显示技术的行业领导者

描述

近日,备受期待的2018 TI DLP产品创新应用研讨会在深圳拉开帷幕。不断精进与扩展的TI DLP 技术再次惊艳全场。

如果您没能亲临现场,不如跟随我们的脚步,重返现场盛况,聆听TI DLP技术的独特优势,并感受使用DLP技术于显示、高分辨率智能大灯、抬头显示、工业等最前沿的创新与应用。

德州仪器(TI)DLP技术是世界上最具灵活性的MEMS技术,通过其数以百万计的微镜阵列(DMD)以及每秒高达上万次的切换速度,可灵活地进行光的操控。如今,不仅仅在显示应用领域,DLP技术已经逐渐深入众多应用,不仅为工业、汽车、医疗和消费市场领域应用带来了丰富的色彩、对比度、清晰度和亮度,同时催生更多创新,比如3D机器视觉、光谱分析、3D打印及数字曝光等。

TI DLP技术: 显示技术的行业领导者

“DLP产品的核心应用是显示应用,从1984年TI 发明DLP技术以来,投影显示一直是TI核心应用方向。在显示方面TI一直有大量的创新,比如激光电视等。如今,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我们更将技术优势应用到了工业与汽车领域。”德州仪器(TI)全球副总裁兼DLP 产品事业部总经理Ane Sacks女士说。

TI全球副总裁兼DLP产品事业部总经理

Ane Sacks女士

德州仪器 DLP产品中国区总监

Derek Leung开幕致辞

TI在显示领域的优势

固态光源:

整个投影行业的发展都在向固态光源转换(包括激光和LED),采用DLP技术的固态光源投影机已经出货1300万,预计今年的市场容量能够达到近1800万。

分辨率:

TI的面板分辨率一直在持续提升。TI有推出入门级的4K的平台,同时促进了TI用户推出第一台2000美金以内终端售价的4K投影机,与此同时在1080P上也有十足的创新,使得TI用户可以推出拥有1080P高清分辨率和较高亮度的超便携投影产品。

亮度:

TI DLP技术在高亮度产品上有卓越的表现,且DLP投影技术支持最高亮度应用。不管是大规模户外公共投影市场,还是影院市场,TI DLP技术随处可见。

德州仪器DLP产品中国区业务拓展经理

郑海兵先生展示显示应用

工业应用

DLP凭借极快的速度、支持的波长范围宽、高功率的优点,在工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DLP 3D 手持扫描仪

基于DLP技术的数字光学引擎

汽车应用

增强现实抬头显示

•     宽视野,支持最大可视角度12°

•     更远的虚拟图像距离,最远可达20米

•     高效的非偏振成像仪

•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均可呈现逼真的图像

高分辨率智能大灯

•     无眩光远光灯

•     激光或LED照明

•     符号投影

•     完全可编程光束

新型 DLP Pico 控制器

在DLP产品创新应用研讨会上,TI 宣布推出新型DLP  Pico™控制器,该控制器具有先进光控制功能,封装尺寸较小,可适用于大众市场的3D扫描仪和3D打印机。DLPC347x控制器采用了高性能工业级应用中常见的微米至亚毫米分辨率,较小的封装尺寸,适用于桌面3D打印机和便携式3D扫描仪。

开发人员可将新型DLPC3470、DLPC3478或DLPC3479控制器与现有四种DLP Pico数字微镜器件(DMD)中的一种搭配使用,来设计多款电池驱动的手持设备。DMD分辨率高,切换速度快,与新型控制器搭配使用,可使得3D打印速度比现有技术快5倍。通过在更小的外形中进行精确模式控制,开发人员能够以微米级的精确度捕获对象的细节,这给开发牙科扫描、3D建模和机器人3D视觉等应用带来了优势。

DLPC3470

DLPC347x控制器的主要特性和优势

将DLP Pico显示技术引入新的应用

业界领先的Pico显示技术现在可以具备高速、高分辨率精密光控制功能,而这些以前只用于工业级DLP4500到DLP9000芯片组。通过结合这些功能,光学模块制造商和开发者可以开发外形更小的3D打印和精度更高的3D扫描设计。

尺寸齐全

通过将一款新控制器与对角线尺寸范围为0.2 - 0.47英寸的DLP2010 (480p)、DLP2010NIR (480p)、DLP3010 (720p)或DLP4710 (1080p) DMD搭配使用,开发人员可以创建最适合其应用的定制解决方案。这种功能可以轻松集成到各种低功耗3D扫描仪和3D打印机中。

优化的精度、速度和波长

微米级的精度可捕获3D打印对象的精致细节,通过模式控制和像素控制在405 nm紫外线(UV)、可见光和高达2500nm的近红外光(NIR)中捕获光滑、高质量的3D打印对象。

可加快上市时间

通过与光学引擎制造商在生态系统方面开展广泛合作,TI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可即时生产的光学引擎,可以缩短设计时间,加快产品上市的节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