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5G第三阶段测试进展,三方面测试内容总结

移动通信

296人已加入

描述

7月17日,第三届“5G和未来网络网络战略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信通院副院长王志勤讲解了我国5G第三阶段测试进展。

三阶段测试蓝图

王志勤表示,5G整个技术实验从2016年开始,由工信部具体指导,推进组具体实施。5G推进组下设5G实验工作组具体组织实验整体工作,包括标准制定,实施安排和一些评估工作。所以从目前参加的各个企业来看,现在整个产业链各方,全球主要企业,包括特别是国外相关的主要企业,甚至一些运营企业,包括像日本的KKDI和NTT docomo也参与到实验当中。

第三阶段根据R15整个标准进程,主要分成两部分标准,一个就是非独立组网,这是在去年年底已经发布了相应标准。还有就是在今年6月份发布的独立组网标准。非独立组网是采用5G新的无线接口接入到4G的核心网络,所以在无线部分控制面可以采用4G接入,实际上数据承载方面可以采用5G和4G叠加进行数据承载。5G的独立组网无线和核心网络都是采用全新技术,所以也能实现端到端的5G新型业务能力的承载。

5G技术实验的第三阶段在年中6、7月份的时候,基本完成非独立组网所有室内的测试和部分室外测试。到今年9月份,所有厂家会完成所有的非独立组网,同时会完成独立组网的室内测试,可能有一些领先企业会完成整个独立组网的测试工作,预计今年实验和测试会在年底完成。整个的安排是先非独立组网,然后是独立组网,先进行中频测试,然后陆续进行毫米波的测试,也是从室内到室外的一个过程,所以也是从单系统再到互操作以及一些典型业务应用。

三方面测试内容总结

王志勤表示,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除了有规范在技术和产品方面对大家形成路标以外,我们也感到5G的技术标准定义得非常复杂、非常灵活,因为它为了适应于物联网多种场景、多种需求,所以它的参数比原来4G多得多,所以实际上在产品研发的时候,复杂度、灵活度其实造成了这个产品研发一个很大的难度。所以为了考虑实验和聚焦产业的路标和产品,也考虑到多个运营商之间TDD的干扰问题,所以在推进组内共同协商,最后确定了在第三阶段实验采用了统一的帧结构,采用了2.5毫秒双周期的结构,针对了上行容量和下行的覆盖,重点考虑移动增强宽带场景下采用帧结构方式。后续各个厂家,包括系统、终端都是在这个帧结构下进行产品的开发。

另外就是构建了相应的环境,一个是在信通院MTNET实验室构建了所有的室内测试,所有的室内测试都是在这个环境下进行的。在今年下半年,我们也会针对5G的一些系统设备进行一些所谓性能测试,包括射频OTA的一些测试,还有一些MIMO的OTA性能的测试。外场的测试,主要在怀柔外场开展。

第三阶段的测试还是在一个阶段过程,完成了一部分。这里面包括几部分内容。

一部分在室内的测试。大致包括无线基站的一个基本功能,包括5G新空口的物理层功能,包括一些信道、测试性调度、无线资源控制一些基本协议。同时特别针对多天线技术还有在无线组网方面的一些分离架构以及针对非独立组网的双连接的测试来进行,这是基本功能。

经过第三阶段非独立组网的室内测试,从基站基本功能来看,大部分厂家开发了3.5GHz的预商用和商用的5G基站,它的硬件测试能够基本满足商用,部分厂家也开发了4.9GHz的产品,所以从目前规格来看,大部分都是64通道,192阵子和200瓦宏基站的。在测试过程中,终端还是一个问题,所以有些厂家就用了自己镜像的基站,还有一部分厂家用了第三方的测试仪表模拟,所以一定程度上有的时候会限制到一些测试结果的实现,所以从整个测试来看,能够完成它的物理层的一些功能,包括mimo多天线,还有非独立组网多连接,CU、DU分离的关键技术和整个的架构。但是在一些测量,涉及到性能,特别是无线算法方面,还有一些移动性管理的无限资源控制的协议和性能方面,我们觉得还需要增强,另外对设备的稳定性还不是都很稳定。

第二部分是射频。

射频指标也是根据年初制定的整个针对5G在3.5GHz和中频发射机的射频系列指标测试的,基本上各个厂家的指标满足的,特别是发射机杂散在3.6GHz到4.2GHz这个指标,特别是一些卫星业务的发展,根据工信部在实验之初专门针对了这个区域的发射机的杂散指标制定的,所有的基站厂家也是能够满足。而且基于这样一个指标,在怀柔也进行了卫星系统的干扰测试。

第三部分是核心网络。

核心网,我们现在还是4G的核心网进行升级就可以支持。所以从4G的EPC的核心网络系统设备形态来看,有些厂家已经能够虚拟化平台的,还有一些是专用的虚拟设备升级。当然采用虚拟化的,控制和承载分离的可能更有利于未来的一些发展,所以从测试内容来看,也是包括了双连接,还有就是无线接入的限制,用户终端能力处理、业务质量、计费还有一些用量报告,一些网管方面的功能等等吧,也进行了一些典型业务的测试。总体来看,在功能上比较符合,其实还是更加优化的,比如QOS的参数协商,计费和用量报告的一些功能,涉及到性能完善方面的,部分厂家还不能完全支持。

绝大部分厂家都完成了室内测试,只有一些部分厂家进行了室外的一些测试工作。除此之外还对一些时延、覆盖,包括一些上行增强作了一些测试工作。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测试工作能够加快产业之间的合作。因为现在的终端产品,芯片还在技术和产品的联调和研发过程中,测试终端的体积都比较大,调测的样板。在这个时间段,华为和英特尔测试终端之间进行了一个互通,下行峰值吞吐量可以达到1.5Gbps,大唐和展讯的测试终端,实现了端到端的心领接入,在物理层的终端达到了互通,达到了1.3Gbps的吞吐量。

面向未来业务如何测

此外,面向一些新的业务,特别是面向R16,或者低时延高可靠的场景之后,更多是一些物理场景的测试,有些厂家也做了尝试工作,因为本身的测试场就在一个校园区域,所以采用了一个叫5G使能人工智能校园的一个工作,首先是12度的视频进行实时监控,同时有4路的视频和人工智能相叠加,能够对人员的进出入,人员的识别和一些单向摄象头的跟踪工作,进行一些人像识别的业务结合。

还有也做了一些低时延高可靠的条件下,在车联网场景的应用,布设了一个MEC的云,在路边有一个路边单元,有相应的摄象头和传感设备,所以当两个汽车在交汇地要发生碰撞之后,通过感知信息和摄像的混合信息可以传到MEC的云端,通知相应的汽车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控制和预警工作,在一些新的技术和业务方面作一些尝试和一些体验。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目前还处在第三阶段技术实验的中间段。从到中期的时间来看,当时是由华为、爱立信、大唐和上海诺基亚贝尔这几个企业进行测试,大家特别高兴能够看到,中兴公司也参加了我们的会议,中兴公司的产品也会在近期很快完成测试,可能在不久会看到更多厂家的一些测试结果。

目前这4家的场景是基于预商用的平台进行非独立组网的测试工作,总体的基本功能、完成非独立组网的基本功能比较好。但是在移动性管理、测试、网管等性能方面,很多功能性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后续的安排来看,9月份是一个节点,预计9月份会完成独立组网的一些室内的测试,年底前完成单系统和一些互操作的测试工作,以及一些新技术应用的一些实验和验证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相关推荐
  • 5G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