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手机摄影?

便携设备

119人已加入

描述

  最近,有一些关于胶片和数码的争论。与以往不同的是,这回数码一方的代表,是手机。而被放置在它对面的,则是几近“走进坟墓”的135胶片。

  这令笔者不由得想起了类似的争论,在我们的摄影爱好者(尤其是器材爱好者)中,十多年来,反复上演了多次。争论是好事。因为“辩则明,思则清”。但真正引起我注意的,是为什么“手机成了这次争论的主角”?要知道就在四五年前,当国内的企业如小米、努比亚、华为刚开始喊出“媲美单反”的时候,引发了多么广泛的嘲笑。

  仔细想一想,其实这样的争论,已经没有多大现实意义。为什么这样说?

  1.135胶片无论在市场规模还是在自身技术发展上,都已“退出了历史舞台”。残存的部分产品,基本仅是小范围地流转于“少数爱好者”的圈子中。就算是硕果仅存的几个产品型号,也由于制造成本问题而面临着退市的结局。“135胶片”这一规格还能坚持多久,谁都不敢保证。它是败是胜,都无法阻挡现今的数码摄影技术发展,更做不到“还魂于市”,重新赢得大众芳心。

  2.手机拍照与135胶片,两者本不在一个维度上。但是因为近年来相关技术在应用层面上的快速发展,导致手机拍照展现出惊人的能力,并且正在快速进入某些“过去由专业摄影器材所把持”的领域。也正是这种“降维打击”的创造力,才带来了如今的这场“关公战秦琼”引发的讨论。

  既然看点不在于此,那我们究竟该把眼光放在哪里呢?

  摄影的大众化发展,这里是主战场之一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恰是摄影作为一种大众文化艺术形式,在我国取得飞速发展的40年。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伴随着传统胶片的没落,数码摄影市场异军突起。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影像器材市场,滋养着全球的相关企业。但近些年,器材行业却频频亮起红灯,不但销量出现下滑,甚至某些企业不得不关闭部分工厂以求自保。不少业内人士开始怀疑:难道大众不再喜爱摄影了?

  当然不是,伴随着以“iPhone4”为开端的具有良好拍照效果的智能手机强势进入,这一市场不但没有萎缩,而且发展的越来越快,涉及人群也越来越广。美国市场研究公司KeyPoint Intelligence曾在去年做过一项调研:在它们统计的来自全球的1.2万亿张数字照片中,有85%都是由手机拍摄的。智能化的操作,便捷的分享体验,让那些过去以为“摄影学习麻烦且需要专业器材”的普通人成为了“广义摄影”的真正主力。

  让照片更大,手机摄影的应用化变革已经到来

  不仅是一般消费者对于手机拍照爱不释手,商业摄影与新闻摄影领域对于手机拍照也早已敞开大门:

  2010 年,专门针对苹果产品的科技杂志《MacWorld》9 月号封面上出现了一部当时新发售的 iPhone 4,而这张照片正是由摄影师 Peter Belanger 用另一部 iPhone 4 拍摄并处理而成的。

  2011年,《纽约时报》摄影记者Damon Winter成为了第一个靠 iPhone 作品获奖的摄影师:他在阿富汗拍摄的战地摄影作品《一名步兵的生活》(A Grunt’s Life)获得国际年度摄影比赛(POYi)一般新闻类组照三等奖。

  2012 年,《时代》杂志挑选了五位在 Instagram 上拥有大量粉丝的摄影师,给予杂志官方 Instagram 的账号权限,通过他们用 iPhone 拍摄、带 Instagram 滤镜的照片,对席卷美国东北部的飓风“桑迪”进行了一次追踪报道。最终,由战地摄影师 Benjamin Lowy 拍摄的一张照片被选为了当期的杂志封面。

  如今,用手机拍摄新闻或商业大片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更有甚者,为了展示手机拍照的进步,苹果公司自2015年开始,在全球启动了“Shot on iPhone”户外广告营销活动。在全世界的各大城市,你都能看到那些鲜亮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巨幅照片,上面写着“用 iPhone 拍摄”,以及拍摄者的姓名。

  

  说到这里,笔者不由得想起《中国摄影报》今年7月24日头版刊登的文章中所提到的问题:手机拍摄的照片,能够放多大?或者换个方式来说,手机拍摄的照片,究竟能用何种方式,最大制作成多少尺寸的效果来展示?

  这个疑问,最近由华为实际给出了一个惊人的答案:在欧洲地标性的西班牙广场,华为制作了一幅面积达5673平方米的户外广告,成为获得吉尼斯纪录的世界最大户外广告牌。而这幅名为《未来已来》的作品,就是用华为P20Pro拍摄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