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产业互联网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一直以来,都是通过实践研究行业,对于物联网、智能制造的研究,都是选择最有代表性的企业,了解这些企业成长的历史,调研这些企业的痛点,从而对物联网、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做出判断。去年开始较多的参与了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的工作,于是开始研究产业互联网,也是从实践的角度研究企业,研究最具代表性的企业,比如供应链管理有特点的企业,B2B取得初步成功的企业,了解这些企业的发展历史,归纳未来发展趋势,提炼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成长路径。

今年7月份,承诺为产业互联网白皮书写一些内容,便开始搜集一些资料,发现很多理论书籍已经把很多从实践总结出来的趋势介绍清楚了。

产业互联网打破产业边界改善结构效率

一直沾沾自喜于自己找到了产业互联网创造价值的原因:

互联网打破产业边界,在打破产业边界后在更大的范围实现了产业融合,融合后的产业重新社会分工,改善产业结构,从而实现效率的提升。

产业结构的调整会是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产业互联网将解决的是服务效率的问题,所以提出了《服务业革命开启服务业文明》的理论,并写了一本书:

但是后来发现在十年前中山大学出版了服务经济与服务管理理论丛书中,很多观点已经被提出来了。

丛书中产业边界的研究,帮助在互联网打破产业边界部分建立了完善的框架。根据《中国制造新起点:服务业革命开启服务业文明》中提出来的CHIP方法,通过书籍学习,是最快速建立知识架构(Infrastructure)的方法。通过案例(CASE)与架构相结合,可以更全面的了解产业发展趋势。

比如产业边界包括:地域边界、产品边界、技术边界、业务边界、产业边界。通过具体案例来分析互联网未来可以突破的产业边界,并分析新的产业生态,找到未来快速增长的领域。

融合后的产业在规模化、标准化之后,便会形成新的社会分工,从而优化产业的结构,实现结构优化,而结构优化创造的价值远远高于效率优化创造的价值。

过往工作经验都与迈克尔.波特的预言相关

最近仔细重新阅读了迈克尔.波特在2014年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文章《迎接第三次IT浪潮》,发现过往的工作经验都是被波特的预言的行业。

波特在1985年的哈佛商业评论中发表的文章《信息如何带来竞争优势》介绍价值链中的生产活动,从订单处理到账单支付,从计算机辅助设计到生产资料规划都逐步实现自动化。从企业信息化角度而言,ERP,MRP的高速发展,都应验了波特的判断。

在2001年3月哈佛评论上,波特发表了《战略与互联网》,认为互联网的出现,实现了个体生产活动与外部供应商、渠道和客户之间跨地域的协调与整合。企业甚至可以对全球的供应链系统进行紧密整合。

供应链管理的高速发展,应验了波特的第二波浪潮的判断。

2014年发表的第三次IT浪潮:

信息技术为所有产品带来革命性巨变。原先单纯由机械和电子部件组成的产品,现在已进化为各种复杂的系统。硬件、传感器、数据存储装置、微处理器和软件,以多种多样的方式组成新产品。借助计算能力和装置迷你化技术的重大突破,这些智能互联产品,将开启一个企业竞争的新时代。

波特的第三次IT浪潮将开启企业竞争的新时代,实际与“物联网带来的技术变革,将改变生产关系,而新的生产关系解决的主要难题是服务业的难题,这一轮的技术变革与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力相当,我把这次革命,称为服务业革命。”

智能产品重新定义行业边界

根据波特的文章:

智能互联产品不但会影响公司的竞争,更会扩展整个行业的边界。竞争的焦点会从独立的产品,到包含相关产品的系统,再到连接各个子系统的体系。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