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区块链热潮,银行业该如何应对区块链?

区块链

575人已加入

描述

投资界流传着一句巴菲特的名言:别人恐惧时我贪婪,别人贪婪时我恐惧。近两年来,区块链技术受到了空前追棒,作为一名金融业信息化从业者,时刻保持对新技术敏锐的洞察力是必须具备的素质,笔者从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部门要选好技术、用好技术的角度出发,对区块链技术进行了学习和思考,产生了一些想法,与同业探讨。

一、区块链到底有多热

2015年下半年以来,区块链技术在全球受到热捧,成为业界研究和创新的热点。在2016年发布的我国《“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区块链技术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一起被定义为战略性前沿技术。在金融行业,全球总市值超过6000亿美元的42家银行加入R3区块链联盟,中国的平安银行和招商银行也加入R3,邮储银行、招商银行等商业银行也选取了一些业务场景,在区块链上进行试验性的尝试。国内媒体对区块链的报道也铺天盖地,从百度搜索的指数来看,区块链毫无疑问已经成为2016年互联网或金融科技中最热的词汇。

二、区块链基础概念

区块链技术虽然备受追捧,但目前并没有关于区块链的权威定义。按照学术界有关专家做出的定义,区块链是“利用加密链式区块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自动化脚本代码(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去中心化基础架构与分布式计算范式”,更通俗和更常见的说法是“一种分布式的共享账本技术”。区块链技术脱胎于比特币,继承了很多比特币的技术特性,但不管是哪种区块链,至少应该具备如下特点:

(1)去中心化。区块链构建于点对点的网络基础上,成员节点的地位平等,不存在中心节点,任何一个节点失效都不会导致全网停止正常运行。这个特性可以避免传统技术中通常存在的单点失效问题,使区块链技术有更高的可靠性。

(2)去信任中介。在区块链网络中,由共识机制、加密机制等机制保证,节点之间无需信任也可以直接交易,不需要第三方信用机构作为中介参与。

(3)交易结果不可篡改。在区块链网络中,由于采用了链式存储结构,再加上共识机制的约束,使得单个节点无法单独修改交易结果数据,即使修改了,也无法得到全网承认,相反,恶意修改节点会被隔离出网络。这个特性使区块链技术较传统技术有更高的安全性,信息安全可以得到保证。

(4)用户匿名参与。在区块链网络中,用户是匿名参与交易,用户代码是一段无意义的数字,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隐私。

区块链还有其他一些特性,如交易数据全网可见等,在此不再赘述。

三、主流区块链技术简介

目前已经出现了众多的区块链技术平台,据统计大概有70多个。按照节点成员准入规则,可以分为公有链、联盟链和私有链。公有链一般存在大量的成员节点,并且支持成员节点随时加入、退出,一般匿名参与,采用的共识算法有POW、POS及其他类似算法。联盟链外部节点成员需经准许后加入。私有链限于实体内部成员加入。相比于公有链,因为采用准入制,联盟链和私有链的成员节点数较少,一般从几个到几十个,采用的共识算法一般为PBFT及其他类似算法。因为需要面对更开放的环境,公有链一般更注重安全性,所以采用了强壮的共识算法,而联盟链和私有链侧重商业可行性,更注重交易确认效率。

公有链的典型代表是比特币和以太坊,联盟链的典型代表是Hyperledger项目下Fabric,该项目由Linux基金会发起,而私有链则以R3联盟的Corda最为出名,这些技术平台都已开源。比特币迄今为止仍是最成功的区块链应用,但是比特币的脚本语言功能较弱,是一个典型的区块链1.0系统,难以支撑复杂的应用。以太坊给出了完整的智能合约解决方案,是智能合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开发平台,将区块链技术带进了2.0时代,但以太坊借鉴和继承了比特币的理念和技术特性,它的愿景是创建一个无法停止、抗屏蔽(审查)和自我维持的去中心化世界计算机,在实际商业应用中使用该技术平台,需要做较大的改造,以符合法律和监管要求;Fabric和Corda致力于商业应用,都有很强大的技术支撑联盟,也有很多相同的理念,如:只有合法的参与方才能进入系统;系统设计直接支持监管观察员节点;系统不存在原始加密货币等,比较来说,这两个平台比较适合于商业应用,但是,目前这两个平台技术都还未成熟,将来哪个更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来平台自身的发展,Fabric暂时领先。主流区块链技术分类见表1。

四、区块链技术前景猜想

笔者有幸和Gartner资深分析师RayValde就区块链技术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很多观点上达成共识,笔者根据交流情况进行了总结,以期与同业进行交流和探讨。

1.区块链技术是必然趋势,但还处于初始阶段

长期来看,区块链影响力将接近于互联网,像互联网一样将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但目前区块链技术还很不成熟,主要基于两个分析:一是基于历史的分析,从有同等影响力的技术,如搜索技术、社交网络、手机操作系统等技术的发展历史看,都是一开始有众多的厂商和平台,后来归结为谷歌搜索、FACEBOOK、IOS和安卓等3~4家支持厂商和平台,目前区块链技术成规模的厂商和平台有70多个,据此可以猜想该项技术还处于竞争演进的早期阶段,未来5~10年内将整合为少数几个成熟平台;另一个是基于投入的分析,以同体量级的技术平台为例,IBMDB2从开始到成熟投入了5000人年的工作量,微软的OUTLOOK投入了3900人年的工作量,而目前较成熟的区块链平台Hyperledger平台仅投入了100人年左右的工作量,可以判断该项技术还远未完成。

2.成熟区块链平台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

随着业务的成熟,未来区块链平台将会开发出更多好用的功能,一个平台能称之为区块链平台,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是在开放的环境中建立信任;二是重要数据和事件不可撤销;三是支持智能合约。其中核心要素是在开放环境中建立信任,未来的区块链平台是在开放环境中建立信任的平台,如果没有这样的场景,则不用使用区块链,传统的数据库技术就能解决问题。从这3个要素来看,特别是核心要素,比特币和以太坊是当前2个比较好的平台。

3.受控环境中运行的区块链平台前景不容乐观

对于在受控环境中运行的区块链平台,就好比在保温箱中生存的婴儿,缺乏免疫力,一旦进入开放环境,将面临生存风险,因为在受控环境中运行的平台,没有经过开放环境的检验,比如技术攻击、业务规则攻击,因此蕴含着很大的风险,一旦受控环境被攻破,将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从历史来看,被攻击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连美国政府、军方、纳斯达克这样安全等级较高的机构都能被攻破,更不用说其他了。

4.成功的区块链平台一定是开源的

未来领先的区块链平台一定要做到开源,在开放环境中经过验证,可针对不同的应用环境配置,可支持多个层面的智能合约,完成了功能治理,具有开放架构和基于API的生态体系。

5.智能合约是现有区块链平台急需提升的功能之一

现有智能合约实现还不够智能,主要表现为:第一,智能合约一旦生成,就不能变化,这与现有线下的合约是不同的,现有线下合约可以依据情况变化进行变更和补充;第二,智能合约的实现也不够简便,现有线下的合约可以依据情况方便达成口头合约、书面合约,有各种形式;第三,智能合约的编写依赖的是Java等编程语言,未来应该有一个合约语言支持,以简便、准确表达合约内容。

现有智能合约的实现也非真正的合约,主要表现为:第一,智能合约编写目前仅是业务规则的转录,不是合约签署方共同的协商编写;第二,智能合约的执行是合约规则在区块链上无条件的执行,不是合约签署方多个实体依据合约的协同行动。

因此,现有智能合约仅仅实现本质上业务规则的编码和执行,不是真正的智能合约,需要尽快得到提升。

6.银行业发展区块链的动力

区块链之所以在银行业受到追棒,可归结为以下三个原因:一是应对和阻挡潜在的颠覆者,控制新技术;二是降低基础设施和运营成本;三是探索新的业务机遇。银行业已经建成了比较成熟的IT基础设施,利用区块链技术搭建新的IT基础设施,可能会降低一些运营成本,但是代价也很大,总体来看不见得会节省成本,金融企业是否应该对未成熟的技术冒险,值得思考。以欧洲的情况来看,虽然50%的银行号称开始对区块链进行概念验证,但没有一家银行将区块链应用在实际生产环境。

当然,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趋势是难以逆转的,区块链技术的未来机会应该在新的业务机遇上,比如物联网、供应链等缺乏信任的环境中。

五、银行业该如何应对区块链

区块链技术自诞生以来,银行业围绕该技术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应用尝试,业务领域包括电子货币、支付结算、票据、供应链金融、反洗钱和客户识别等。然而,仍然没有出现能让区块链证明自身价值、能让传统信息科技从业者信服、能让公众接受的成功商业应用,Gartner最新的评估报告更为悲观,认为2015年以来启动的企业级区块链项目,90%将在未来两年内失败,区块链技术正处于从泡沫顶峰走向谷底的阶段。

任何科学技术的应用都需要采取理性、科学、客观的态度去应对,实事求是地求发展,防止盲目跟风,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面对区块链的热潮,银行业应该冷静思考,相信其技术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保持理性,通过充分的学习和研究,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谨慎选取业务场景进行试验和应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