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卡机器人:用原创的科技力量连连突围,冲破国际巨头技术壁垒

机器人

518人已加入

描述

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人工成本不断上升,年轻群体“逃离”制造业工厂……这些都让包括中国制造业开始面临严峻的劳动力不足问题。这一大环境下,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兴起,成为破解以上难题,实现制造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加速发展的核心力量,成为名副其实“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

“成长快速”和“亟待突围”是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两大关键词。数据显示,我国已连续5年成为工业机器人的最大消费市场,并仍处于加速成长阶段,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约为13.6万台,同比2016年增长了60%。然而,国外企业以全球机器人“四大家族”(ABB、库卡、发那科、安川)为代表,在中国市场份额合计达到70%左右。除了市场份额占比少,国产机器人产业还大多集中在中低端领域,在“三大核心零部件”方面,国际巨头的技术壁垒依然很高。

不过,近年来对这一现状发起挑战的国产机器人公司也开始初显,2014年成立的上海节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节卡)便是其中备受关注的一个。始终秉持“解放人类双手,点亮智慧火花”理念的他们,用原创的科技力量连连突围,冲破国际巨头技术壁垒,朝着机器人核心技术高地发起冲击,在“助”力中国成为科技强国的路上不断斩获可喜成果。

商业全球化浪潮中,懂技术、有情怀、有远见的中国企业家层出不穷,惊艳国际舞台,节卡创始人李明洋先生及联合创始人王家鹏先生便是个中代表。从一开始就看到工业机器人巨大市场前景的他,将创业锁定工业机器人,并创立了节卡。从一开始采用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实现礼品型高端牛奶的包装自动化,到通过机器人及工业信息技术解决化纤包装自动化和信息化,再到协作机器人领域突破技术封锁、帮助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企业实现柔性制造,找到中国工业机器人“弯道超车”的机遇。2017年,节卡的营收已达数千万元,预计今年营收将近2亿元。此外,节卡还获得了和君资本的1500万元A轮投资及方广资本6000万元的A+轮投资。即使在严苛外资竞争和核心技术封锁下,节卡创业团队依然一步步切入工业协作机器人市场,研发出有市场影响力的国产机器人,成为科技报国的践行者和示范者。

2014年7月,由一群工程师和教授组成的节卡公司正式注册成立。节卡的第一份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图纸,也几乎同时亮相。当年10月,节卡的智能化系统原型机设计完成,并找到第一家客户。2015年,该技术及产品开始在国内乳制品生产企业中得到推广,并进入全国前五大乳品企业。2016年开始,节卡尝试改变同样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研发了化纤领域的氨纶自动分级分拣装箱系统。此外,节卡正在切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等领域。

但是,节卡在智能装备系统领域扩张的同时,也看到了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与国际巨头之间在核心技术方面的差距。正如李明洋先生所称“中国厂商技术能力薄弱,都是以集成为主,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全部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同样的产品,国外厂商会以高出国外价格数倍的价格卖给中国厂商,而中国厂商也无奈只能接受。”

这一情况下,节卡与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联合智能装备研究中心,进行机器人本体核心技术的前沿研发。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是我国最早从事机器人领域研究的科研机构之一,在机器人领域具有深厚的积淀,,这种积淀与开阔的商业视野融合,让他们找到了“夹缝”中的机遇——协作机器人,并朝着这一领域攻城略地,高歌猛进。

经过3年的研发和调试,节卡的协作型六轴机器人于2017年底实现量产。这款被命名为“小助”的协作机器人,目标是给众多生产、加工行业提供便捷的技术和产品,再结合不同产业的特性进行适配,满足各种不同的生产场景,如机床的上下料、流水线上产品的抓取装箱、点胶喷涂等。不同于使用门槛颇高的传统工业机器人,用户通过移动终端APP/PAD,即可进行编程作业,操作界面更加简单,真正实现机器人的“傻瓜式”操作。

此外,传统工业机器人、协助机器人通常需要数十万的价格,而小助机器人量产之后,价格将大幅度降低。在产品使用技术壁垒消失,终端价格大幅下降后,众多中小型商家甚至个人或家庭,都能成为小助机器人的用户。

习近平***在两院院士大会上作出指示: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点领域。包括节卡在内的中国机器人领域优秀企业,正汇聚合力,打破行业国外垄断,将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引领中国“智”造不断向前,让世界见证中国智慧和科技力量。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