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集团的进与退 细谈集成电路的竞争格局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在全球半导体竞争白热化之际,中国半导体巨擘紫光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紫光集团”)正迎来新的发展阶段。这家公司引入另外两家地方企业之后,清华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清华控股”)的股权比例将下降到15%。尽管最终的调整尚未尘埃落定,但在9月19日召开的中国芯片发展高峰论坛上,紫光集团副总裁、首席品牌官申小乙称,紫光未来机制会更加灵活和市场化。

这是赵伟国所称“目前中国90%以上芯片设计公司不赚钱”的时代,赵伟国希望到2024年左右中国集成电路能够站稳脚跟,到2028年至2030年间,中国集成电路在产业界或许会有一席之地,达到三分天下或者四分天下的程度。

机制的变化表明,从清华控股到紫光集团,历经系列人事变动和股份调整后,中国最大校企改革的逐级传导效应正在显现。紫光集团联席总裁刁石京称,无论顶层结构如何变化,紫光战略不变。目前紫光集团在芯片上的部署分为存储、移动通信芯片、安全芯片三个板块。

进与退

目前,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紫光集团工商注册的变更仍未开始,目前的股东架构依然维持。不过,在董事会层面的调整已经展开。

2018年7月31日,清华控股董事会成员的变更,将中国最大校企的改革推进了公众视野。李艳和、李志强被委派担任清华控股有限公司第五届董事会董事,原清华控股董事赵伟国和王济武都将不再担任公司董事。

但变化早有端倪。彼时仍作为紫光集团董事长的赵伟国,已于今年4月辞职紫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由于英涛接任。而今年9月,紫光股份(000938)一份公告显示,清华控股作为实际控制人将转让紫光集团部分股权最终达到持有15%股份,紫光集团由清华控股与高铁新城、海南联合三方签署《共同控制协议》实施共同控制。

而紫光集团最新一次董事会人事变更,发生在今年8月,天眼查显示公司新增范新为董事,原董事周艳华退出。

范新毕业于清华大学,取得热能工程硕士学位。天眼查显示,范新目前担任北京同方创新投资有限公司的法人兼董事长,而该公司是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清华控股也是同方股份的大股东,持有其26.95%股份。已退出的周艳华,截止2017年5月,曾任清华控股有限公司审计法务部法务经理、副部长,清华控股有限公司战略管控部副部长,清华控股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兼战略管控部副总经理。

系列变化

清华控股与紫光集团的股改,发生在国家对高校所属企业体制改革纳入重要日程的背景下。随着赵伟国退出清华控股的董事席位,从而淡出其在清华控股层面扮演的角色;另一方面,清华控股的减持动作,也淡化了其在紫光集团的权重。

本次股改以前,清华控股持有紫光集团51%股权为实际控制人。经过股改,紫光集团实现由清华控股与高铁新城、海南联合“三足鼎立”共同控制的局面。

紫光集团另外49%的股份仍属于以赵伟国为董事长和大股东的北京建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若公司股权不变,北京建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将成为紫光集团几位股东中,由自然人为主要股东、占股比最大的一个股东。

紫光集团联席总裁刁石京在中国芯片发展高峰论坛上对记者称,改革让紫光的机制更接近市场化,为今后发展提供更好的制度性保证,“这也出于紫光本身发展需求”。

今年5月出任紫光集团联席总裁的刁石京,负责范围涵盖紫光展锐、长江存储等所有紫光集团下属芯片相关事业部,他还曾担任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司长。

刁石京认为,股改并不影响紫光的战略,前者属于股权所有者层面的事情,集团会积极配合与落实,但无论顶层结构如何变化,紫光战略不变。目前紫光集团在芯片上的部署分为存储、移动通信芯片、安全芯片三个板块。

对于新引入的高铁新城和海南联合两家股东,刁石京称,地方国资也能带来相应的资源支持。而对于股改后与清华控股的关联,刁石京认为,清华不再是单一大股东,但也能保持清华对紫光在人才资源、科研成果转化上的联系。

竞争格局

在本次峰会上,无论赵伟国还是刁石京,都多次提到紫光集团所面临的竞争态势。峰会开篇的致辞上,除了期待着2028年至2030年间,中国集成电路在产业界或许会有一席之地,赵伟国也透露出紫光芯片业务所面临的竞争,尤其是存储器领域。“过去一年集成电路的产值大约4100多亿美金,其中主流储存全球产值大概是1280亿美金,今年可能会达到1500亿到1700亿美金”,赵伟国正将存储看作紫光集团战略中的关键领域。

当前全球存储芯片市场正呈现出以海力士、美光、三星三家公司为首的垄断格局。根据公开数据,三家企业市场份额占据全球市场90%以上,在 DRAM(动态存储)、NAND(闪存)两大产品线上占据全球绝大多数市场份额。根据财报,过去一年,它们在中国与半导体相关业务的收入总计446.8 亿美元。

从应用来看,存储器分为闪存和内存两种。在闪存领域,刁石京认为,紫光集团的闪存存储器业务上,一方面是加快研发,尽快缩短与领先者的差距;另一方面是尽快完成生产线的建设。“你必须把你的产品尽快量产,才能获得很好的市场回报,目前我们现在64层的进展也很顺利,预计明年二季度实现量产”,刁石京称。

除了移动通信芯片和闪存存储器以外,来自集邦咨询半导体研究中心(DRAMeXchange)研究协理吴雅婷认为,以未来发展来看,紫光若要有完整的 computing架构,仍欠缺DRAM的能量。

DRAM是指传统动态随机存储器,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系统内存。对于DRAM领域,刁石京称,在紫光国微旗下有专注该领域的一家公司,西安紫光国芯半导体有限公司,这个公司和长江存储与紫光存储,一起构成紫光在存储上的布局。

官网显示,西安紫光国芯半导体有限公司前身为西安华芯半导体有限公司。2015年,紫光集团旗下紫光国芯股份有限公司收购西安华芯半导体有限公司并更名为西安紫光国芯半导体有限公司。西安紫光国芯的核心业务是存储器设计开发,自有品牌存储器产品量产销售,以及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开发服务。DRAM存储芯片是其主营业务。

压力也存在于移动通信芯片领域,该领域是紫光集团三大战略方向之一,目前紫光集团内开发移动通信芯片的企业由紫光展锐承担。

目前,紫光展锐的员工数量超过4500人,在全球拥有14个技术研发中心,紫光展锐在芯片设计领域已经取得了重要成就,是全球前三的移动芯片设计企业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泛芯片设计企业。根据数据,产品在印度的市场份额达到40%,吴雅婷分析认为,相比存储领域,这部分业务面临市场压力较大,因为以产品特性来看,相较于属于零组件的存储器,这类产品比较注重品牌,需要持续的品牌投入。

该公司在本次峰会上也公布了相关进展。第一,正式发布了I·C TEST品牌,建立芯片研发与生产测试、软件集成测试、硬件测试、系统测试、客户服务与测试的产品全流程的质量保证体系。第二,正式发布“虎贲”、“春藤”两大全新产品线品牌。

吴雅婷称,仅国内来说,在该领域,海思等厂商正成为展锐科技的对手。海思是一家全球性的无晶圆半导体和集成电路设计公司。2004年10月由华为出资设立,前身是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2009年,海思推出了第一款面向公开市场的K3处理器。2012年推出了K3V2处理器,并首次用于华为手机中。之后,海思推出了第一款SoC——麒麟910。

此后继续推出包括麒麟910T、麒麟925、麒麟935、麒麟960、麒麟970以及最新的麒麟980。其中,麒麟970在推出后曾轰动一时,它基于台积电10nm工艺,集成了55亿个晶体管。今年8月底发布的麒麟980则是全球首个采用台积电7nm制程的手机芯片。据悉,麒麟980项目2015年立项,研发耗资超过3亿美元。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