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一番“新制造”的宏论,堪称是一个“外行人对制造业的高见

描述

云栖大会,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每每都有轰动效应,都有“名言金句”产生。最大的“名言金句”,当属马云。

马云是具有国际影响的名人,是受人尊敬的著名电商企业家,是一举一动都颇受关注的网红。名人言语贵,他的一幅“蝌蚪体”书法,都可以卖到468万元的天价。玩票拍一个“功守道”的视频,也可以牵动亿万观众的眼球,造成轰动效应。没错,BATJK等一票互联网企业,最初大都是靠吸引眼球起家的,现在也动不动就整出若干吸引眼球的事件或话语来。

马云在云栖大会上一番“新制造”的宏论,堪称是一个“外行人对制造业的高见”。据媒体称以下是从马云讲话中提炼出来的关于“新制造”的十句“名言金句”。笔者细读之后,如鲠在喉,颇有几分感想。于是,愿意对其逐一加以点评,与马云商榷。如笔者点评有不妥之处,欢迎马老板本人或业内专家予以批评指正。

马云观点1.新制造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完美结合。新制造的竞争力不在于制造本身,而是在于制造背后的创造思想、体验、感受以及服务能力。

笔者点评:首先看“新制造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完美结合”这个观点,此言正确但并不全面。阿里常年做服务领域,强调服务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强调制造业服务化或完美结合,并不是什么“新思想”,如果笔者没有记错的话,很多制造业专家在十多年前就在提这个概念,或许马老板不太了解制造业的动态,把这么一个并不新鲜的概念当成新概念给提了出来。另外,仅仅强调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完美结合也显得片面,如果没有制造业、服务业和数字信息产业的完美结合,恐怕“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完美结合”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其次,是“新制造的竞争力不在于制造本身,而是在于制造背后的创造思想、体验、感受以及服务能力”,这是典型的不负责任的偷换概念。制造本身不好,就意味着产品质量不过硬,你有新思想、新创意、好服务有什么用?制造业的诉求,简而言之就是“三高一低”,高质量,高效率,高客户满意度,低成本。君不见,某个家电名企提出的“服务到永远”的真诚服务理念,说起来朗朗上口,解读起来情真意切,但是,这个口号背后的问题是,产品质量不过硬,总是爱出多种毛病,因此才需要“服务到永远”。而很多国外的家电厂商的理念是,产品不需要服务,产品出厂后用二十年客户都不用找我,因为我生产的产品有完美的质量保证,正常使用就不会用坏。这才是真正的企业底气,这才是制造本身的价值。脱离制造本身去谈“创造思想、体验、感受以及服务能力”,基本上是一厢情愿了。

马云观点2.我们新零售实际上在重新定义零售,因为新制造很快对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制造业带来席卷性的威胁和席卷性的机会。

笔者点评:“重新定义零售”很好。但是看不出来马云定义的“新制造”能够有多大程度的“席卷性的威胁和席卷性的机会”。至少,能够支持这个观点的事实和数据显得不足。

马云观点3.未来的十到十五年,所有的制造行业所面临的痛苦远远超过今天大家的想象,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且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笔者点评:“未来的十到十五年,所有的制造行业所面临的痛苦远远超过今天大家的想象”,这句话说到了点子上,确实如此!各方面的因素都在挤压制造业,其中也包括阿里在内的互联网公司的挤压,例如,以不专业的观点对制造业指手画脚做指(wu)导(dao),以互联网公司的所谓“成功模式”来带动制造业去“脱实向虚”,以资本的暴力在工业软件公司挖人等等。在中国,制造业今天所遇到的困难,虽然并非完全由互联网公司造成,但是实际上互联网公司还难脱责任的。

马云观点4.有人说实体制造业正在消失,我认为制造业不会消失,只有落后的制造业一定会消失。

笔者点评:这句话说了等于没说。大概不能算是什么新观点吧?制造业是一个范畴极大的门类,尤其是中国,各种制造业形态同时并存。先进的制造业有较大的发展余地和动力,而落后的制造业从来就难以生存,极易被淘汰。况且在国家层面都是“落后就要挨打”,落后的制造业必定难以生存。不仅是今天如此,倒退回去二三十年,亦是如此。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家强大的基石。制造业只能发展,只能不断更新发展范式,但是无论何时,制造业也不会消失!

马云观点5.新制造不是大企业的独家专利,而会变成中小企业的制胜法宝。

笔者点评:这要看“新制造”是如何定义的。没有“新制造”的定义,这句话无从评判,“法宝”更谈不上。而且,任何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经营上从来都是注重“三高一低”,这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首先要确保活下去,至于是用什么样的制造范式(新/旧、先进/落后、手工/自动化)都还是次要的。

马云观点6.未来,制造业是made in internet,当制造没有国界,贸易变成人人参与的时候,不加速改革的企业,在未来10-15年会哭天喊地。

笔者点评:“制造业是made in internet”,用词是新的,内涵并不新。2016年国发28号文,国务院早就制定了《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的第一句话,就是: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实施“互联网+”行动的主战场。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也是互联网大国,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有利于形成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倍增效应,加快新旧发展动能和生产体系转换,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实际上2015年工信部信软司就一直在酝酿和起草这份文件。2017年11月,国务院又出台《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 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希望以工业互联网的形式,实现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让制造与internet相遇,让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工业互联网APP能够改变未来的制造范式。

国家行政部门早就意识到了,甚至连有关指导文件都发布了,估计马云没空看国务院的文件,脑子里自己攒了一个高大上的“制造业是made in internet”概念,大概是要显示、烘托一下“制造没有国界”、制造数据可以传遍全世界的说法。马云用意是好的,但是是否能做到,估计马老板心里也不是很有谱。贸易无国界,这是全球各国政府与老百姓皆有四海通商的需求,自古以来就讲究互通有无。但是对于制造业来说,制造是有国界的,技术是有国界的,专利是有国界的,internet里面也不是法外之地,很多数据内容还是有国界的,让“制造业是made ininternet”,并不能解决国界问题。不信,你去向荷兰索要一下光刻机的尖端技术,向日本索要一下机器人精密减速器的核心技术,向美国索要一下芯片的关键制造技术、F22的研发技术,看看人家能否在internet上把图纸和关键数据发给你?

“制造没有国界”的口号可以喊,“制造共产主义”的理想可以有,绝对正能量,相当有号召力,但是如果把此事马上当真,认为过两年就可以实现了,那可能是自己骗自己了。这条路还长得很,大概率上说,未来10-15年不会实现。

马云观点7.工业时代考验的是生产一样东西的能力,而数据时代考验的是生产不一样东西的能力。

笔者点评:“生产不一样东西的能力”,在制造业已经流行了近百年。好像稍有制造常识的企业家们都知道这个基本概念。例如当年福特只生产一种黑颜色的汽车,而通用的汽车就生产彩色企业,结果大卖;如今轿车生产,早就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择配置了;“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卖点是独特的降火功能;土豪手机早在十多年前就通过镶钻石、包牛皮、加配置来显得与众不同。这些似乎都不是在“数据时代”发生的事情。

熊彼德在1912年给出的基本定义:所谓创新,就是要让企业们去用既有生产要素,去生产不一样东西。怎么这事到了马云嘴里,稍微换了个说法就成了“新概念”?人家制造业早就在做了好不好?这与“数据时代”没有多大关系好不好?

马云观点8.按需制造的核心是数据,以前制造业靠电,未来的制造业靠数据,数据是制造业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

笔者点评:“按需制造的核心是数据”,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核心是数据,但是更核心的是软件,是工业软件。软件具有处理和生成数据的能力,是通过输入大量数据、快速正确计算,然后输出大量数据,并且让数据保持自动流动的核心软装备。没有软件,仅仅靠数据能有多大用处?

另外,说到数据,还要考虑数据的质量和标准,没有时间标签、没经过清洗的、掺杂了不良结果的数据,基本上是垃圾数据。这样的数据对制造没有任何用处。因此,建议在论述数据时说话要严谨。

还有,名人讲话,逻辑和语义都很重要。“以前制造业靠电,未来的制造业靠数据”,这句话强调数据的重要作用是对的,但是整个语句的语义,给人听下来的感觉似乎以后制造业就不靠电了,或者电没有数据重要了。数据真的比电更重要吗?不信在阿里所在的园区拉个电闸试试?!没有电,什么计算机、软件、互联网、数据、机器人、机器就都瘫痪了,哪里还有什么制造?这句话的正确表达方式是:“未来制造业,数据像电一样,是制造业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这么说话,就没有毛病了。

马云观点9.芯片是核心技术,我们确实跟发达国家和发达企业有不少的差距,但是在IoT、芯片领域,我们有机会换道超车。

笔者点评:芯片是核心技术,工业软件也是核心技术。有芯片、无软件,一样是受制于人。真诚地希望阿里在IoT、芯片领域有机会换道超车,为中国的制造业打下一片领地。我非常期待那一天的到来!当然,如果阿里在工业软件领域能够有所作为,那就更好了。要不,阿里花重金挖了那么多工业软件领域的程序员高手去写电商软件,让他们高超的工业技术武功大都荒废了。

马云观点10.我们提出新制造,不是阿里巴巴要进军制造业,而是要帮助制造业进行改革和进行变革。

笔者点评:这句话还算是说得实在。首先,阿里暂时没有进军制造业的能力,其次阿里没有几毛钱的工业基因和工业技术积累,再者,从马老板的话语言谈来看,他也真的不懂制造业。因此,不提“阿里巴巴要进军制造业”,是非常聪明的选择。做大、做强、做好阿里现有的电商业务,同时在在IoT、芯片领域换道超车,乃至把“达摩院”办成国际一流的研究院,都已经是功德无量的事情。至于“要帮助制造业进行改革和进行变革”,笔者作为制造业从业35年的老兵,我个人表示非常欢迎。但是还是禁不住要多说一两句:即使大家都欢迎阿里对制造业有努力、有投入,毕竟只能算作是制造业的外部因素,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本。我本人尤其欢迎马老板对制造业提出有针对性的、比较专业性的改革建议,并且减少以资本暴力的方式在制造业企业和工业软件企业挖人,减少对制造业的不太专业的“指点”,这也是功德无量的好事情。制造业的改革和变革,还是尽量以制造业人为主导,团结各方面的力量来自主完成。

小结:

如果放在六七年前,制造业一直不受人待见,投机取巧的互联网思维甚嚣尘上,原因就是BAT等巨大的光环笼罩了业界。彼时谁要是在群里说一句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说还是要靠制造业来立国、吃饭,都会受到攻击或排挤。而今天,国家已经以国务院文件的形式明确了制造立国,那么,真心欢迎各界人士关心制造业,投入制造业,发展制造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没钱没力的也给帮忙吆喝几声。但是,如果有钱、有名且有巨大影响力的人,跑出来对自己并不懂行的制造业做一番指点,乃至因此而形成了巨大的某种可能并不符合制造业发展规律的“意向”(如当年说制造业一定要脱实向虚搞“互联网金融”,不搞就不行了),那倒真的是制造业人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况且,现在看到的一番“高见”中,缺乏高见,并无新意。

如果真懂,就在两会建议建言,那样做对制造业、对国家更有利。如果不懂,建议少说多听,甚至可以向制造业的人做一些请教。笔者相信,不同专业的人跨界坐到一起,一定会擦出思想的火花,产生更有建设性的想法和意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