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只看到AI,华为这个领域布局更大!

描述

10月10日,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18”上,华为发布了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AI芯片昇腾910和310等。看来,华为距离实现“AI普惠”越来越近,而在这个大愿景下,产业物联网必然首先获利。

大会上,华为IoT(物联网)战略再度明确:“聚焦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产业生态黑土地。”华为强调,建设以“联接+云+智能”为核心的物联网基础设施,使能行业数字化转型。

云服务加强

IoT无处不在

云服务与IoT技术结合,可以使得行业部署业务实现全球可达。因此,华为强调:“要做强IoT云服务,时刻享受IoT云服务带来的便利。”

在6月初发布的《2018 年IDC全球物联网平台供应商评估报告-设备和网络连接供应商》报告中,华为OceanConnect物联网平台在技术能力、未来战略、市场表现三个维度以优异表现被列入“领导者”阵营。

通过开放的API和独有的Agent,华为 OceanConnect物联网平台可以实现向上集成各种行业应用,向下接入各种传感器、终端和网关,帮助运营商和企业客户快速接入多种行业终端,快速集成多种行业应用。它是面向运营商和企业领域的统一开放云平台。

华为OceanConnect物联网平台提供CMP(连接管理)、DMP(设备管理平台)、AEP(应用使能平台)三大能力,通过开放的APIs系列化Agent、丰富开发工具,降低了物联网开发门槛,帮助运营商和企业客户实现多行业终端的快速接入,以及丰富应用的快速集成。

为了与云服务分工实现边界过渡,在边缘侧,华为发布OceanConnect Edge服务平台,可在设备近端对数据进行实时高效的智能分析,终端鉴权、设备孪生、规则引擎、函数计算、智能分析、机器视觉等。

以智能交通场景为例,当行人过马路时,路边监控摄像机实时检测到后,快速分析,同时产生报警信息,会发送到中心云,通过中心云再告诉周边的车辆进行预警。中心云与边缘云交织协作,形成本地与全局、实时数据分析与非实时数据分析的全面架构。

AI助力

重塑IoT价值

产业物联网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目前却未能实现规模性发展,正是因为IoT产业面临缺少“杀手级”应用的窘境。物联网将物理世界数字化,“联接”会产生大量信息,而通过智能分析才能产生价值。AI(人工智能)注入IoT,将催生IoT产业蓬勃发展,AI技术无疑是IoT实现商业变现的关键技术,继而可以向用户提供有价值、可量化的服务。

在本次大会上,华为发布了全球第一个覆盖全场景的人工智能 IP和芯片系列:Ascend(昇腾)系列芯片。该芯片具备横跨云、边缘、端全场景的最优能效比(Tops/W ),无论在极致低功耗的场景,还是极致算力的数据中心场景,Ascend系列都将提供出色的性能和能效比。同时,Ascend基于统一架构的全场景覆盖能力,将便利AI应用在不同场景的部署、迁移、协同。

随着AI芯片的解决,智能将注入到IoT产业,智能也分IoT云端中心的智能和端侧的智能。

终端为什么要智能?华为认为,在未来,智能摄像机将成为万物互联的眼睛。试想,人类获取信息,通过听觉、味觉、嗅觉等,但视觉始终是人获取感知世界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视频监控构成了物联网时代数据洪流的主要来源。因此,华为深度投资了视频监测领域,研发视频监控的AI芯片、视频存储/分析算法,打造了“智能之眼”视频监控摄像机,让摄像机与智能手机一样,有自己的软件系统可以升级、加载特性等。

智能摄像机广泛采集信息,为物联网做更多的信息输入,这些输入与物联网技术结合,从而产生更多的商业变现,使其在竞争激烈的智能安防市场中表现惊艳,赢得公共安全、园区安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在传统制造工业,产线制造主要依赖人工肉眼检测产品的缺陷,检测速度慢、效率低,且容易出现误检、漏检问题,而众多问题都无法逃脱“智能之眼”的识别,同时借助云边协同能力,使云端建模分析与边缘实时决策相结合,实现自动视觉检测,进一步加速制造质检的增值提效。华为视频监控解决方案可轻松部署、广泛适用,带动传统工业制造向智能制造演进。

AI助力企业物联网之路,华为并非独行者。微软也宣布在未来四年投资50亿美元用于物联网创新,用广义的“边缘计算+IoT+Ai”模式服务客户。它将为边缘和云引入智能功能,以提供更深入的洞察,从而简化物联网。

目前,全球一流的车企在做什么?答案是: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以及车联网。那么,华为对车联网的理解是什么?未来的车企要转型,车联网帮助车企从车的传统制造商,变成移动出行的供应商。作为IoT战略的一部分,华为还发掘了包括车联网在内的四大高价值的商业应用场景(车联网、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园区)。

在云服务与AI助力下,华为IoT将加速全产业升级,我们拭目以待。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