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市场格局,嘀嗒拼车存在的问题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在滴滴顺风车下线后,嘀嗒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同时嘀嗒也在通过扶持出租车业务迅速成长,近日易观千帆发布的数据指嘀嗒出行的日活用户达到101.6万,仅次于滴滴,成为网约车行业第二名,似乎嘀嗒已在滴滴进行整改这段时间快速成长,不过实际情况真的如此么?

网约车市场格局

不同的市调机构给出的数据往往有很大的出入,因为它们采集的数据样本各有不同,易观千帆认为嘀嗒已成为网约车行业第二,而另有市调机构给出的数据则大相径庭。

极光大数据给出的2017年12月的数据显示,日活用户排名当中,前五名分别是滴滴、神州、曹操、首汽约车和易到,日活用户分别为1312.6万、25.6万、21.9万、15.6万、13.7万,可见滴滴在网约车市场拥有垄断性的领先优势。

易观千帆的数据对嘀嗒是一个利好,证明了它通过发展出租车业务确实在日活用户上超越了神州等多家网约车企业,但是这并不代表它就真能挑战滴滴,与滴滴的差距依然非常明显的,而且就现实使用来看嘀嗒的体验也较差,甚至还不如易到,所以实际情况或许并非如数据所显示的那么乐观。

嘀嗒拼车存在的问题

目前网约车企业当中主要还是以专车和快车业务上,出租车的占比很低。以滴滴为例,其日订单超过2000万单,然而出租车订单占比只有10%左右,可见出租车业务占滴滴的比例极小,而神州和曹操更是以自营车为主,而首汽约车和易到则以私家车为主,出租车占比更低。

网约车企业发展出租车业务不积极是有多种原因造成的,在成本方面,出租车的成本太高,如果它们加入网约车行业再被网约车企业抽取部分提成将导致司机的收入进一步减小,导致出租车司机加入网约车行业意愿并不高,这也是当初滴滴以出租车业务进入网约车市场后迅速向私家车开放的原因,而滴滴也因此迅速发展起来,随后开始偏向私家车发展。

对于嘀嗒来说,它意图通过发展出租车业务是不得已而为之,然而由于它在资金方面的匮乏导致它给予用户和司机的补贴太少,用户并没能因此迅速增加,司机的接单意愿并不强。笔者刚刚也试用了嘀嗒出租车,结果下单2分钟都未有司机接单,嘀嗒建议提供调度费以增加司机接单的意愿,如此用户干嘛还要用嘀嗒呢?或是选择招停出租车,或是转而选用滴滴了。

其实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对于出租车司机来说,本来他们的成本就高,而嘀嗒用户太少导致他们接单的空驶里程太长,甚至可能出现接单后到达用户上车点时可能遇到用户取消订单的情况,这更降低了出租车司机接单的意愿。

嘀嗒遇到的问题,不单在出租车上存在,在顺风车业务上同样存在,由于用户数太少,导致愿意加入嘀嗒顺风车的司机太少,用户下单后往往很长时间都没人接单甚至被迫取消订单,这样的结果就是司机加入嘀嗒的意愿更低,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至于嘀嗒提到的通过为司机提供拼车服务,在用户数过少的情况下更难实现。嘀嗒的用户数实在太少了,导致顺路拼车的可能性极低,而出租车的收费本来就较高,乘客怎么可能忍受得了出租车司机拼客多绕路浪费时间呢?对于顺风车来说,问题也是类似的,虽然顺风车的乘客考虑到嘀嗒价格较低的情况会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司机拼客,不过还是因为嘀嗒的用户太少,拼车顺路的可能性极大,在广州用嘀嗒拼车往往司机会绕路数公里去接客,送其中一个乘客到达目的地后离另一个乘客距离同样有很远的距离,而由于广州的交通较为拥堵,这一过程往往要多花其中一个乘客超过半小时,乘客同样很难忍受。

嘀嗒要改变这种现象,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如当年滴滴发展网约车业务一样给司机和乘客都提供大额补贴,吸引更多用户使用和司机加入,在达到一定规模后形成良性循环,再降低补贴甚至如滴滴如今几乎取消补贴,然而资金实力不强的嘀嗒并没能走出这一步,导致了如今在网约车市场的存在感不强的尴尬局面。

故所谓出租车捧红嘀嗒或许是一个谎言,它或许能借助发展出租车业务和顺风车业务增加了许多用户,但是由于它缺乏资金无法通过提供补贴的方式迅速扩大用户,用户规模没能达到那个爆发点,终究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