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星6000”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再创最大下潜深度纪录

机器人

521人已加入

描述

日前,由我国自主研制的“海星6000”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完成首次科考应用任务,并在多个海域获取了环境样品和数据资料。期间,“海星6000”最大下潜深度突破6000米,再创我国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ROV)的最大下潜深度纪录。

据航次首席、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水下机器人研究室主任李智刚研究员介绍,“海星6000”是在中科院海洋先导专项支持下,由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联合中科院海洋所等单位共同研制,是我国首台自主研制成功的6000米级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装备。

据介绍,本次科考应用航次于2018年10月1日起航,历时26天。

在1000米级科考潜次中,“海星6000”对着陆器进行搜索、精准移位与协同观测,通过搭载的拉曼光谱仪对收集的天然气水合物开展了近海底原位探测,同时还进行了冷泉区水样原位过滤固定及宏生物、沉积物与水样的采集等。在6000米级科考潜次中,“海星6000”连续工作3小时,最大工作深度6001米,创造我国ROV最大潜深的纪录。在返航途中的2000米级潜次中,一天内连续三次完成不同海域的岩石和水样采集等科考作业,进一步验证了该水下机器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历时三年的研制过程中,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突破了超长铠装缆的实时状态监控与安全管理、自适应电压补偿的长距离中频高压电能传输、近海底高精度悬停定位以及深海浮力调节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

此次“海星6000”科考应用任务圆满完成,标志着我国有缆遥控水下机器人平台和应用技术又迈上了新台阶,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开展6000米级深海科考作业的能力。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