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告诉你中国如何成为AI头雁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31日下午就人工智能(AI) 发展现状和趋势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最高领导人在主持学习时围绕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发表的重要讲话在国内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引发强烈关注。针对讲话中的要点与亮点,《环球时报》记者1日专访了多位国内知名人工智能专家。

中共中央最高领导人在讲话中提到人工智能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1 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人工智能未来将是对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产生深刻变革的关键技术,这个技术将像水和电一样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场景中无所不在,社会正从“互联网+”发展到“人工智能+”时代。

国内知名AI领域专家杨静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个“头雁”效应,不仅是指人工智能相关产业要成为引领中国产业革命和经济结构跃迁的“头雁”,也是指中国在人工智能学术和产业的发展上,要成为全球技术研发前沿领飞的“头雁”。中国过去在超级计算、脑科学等领域已有全球领先的技术成果和巨大突破,未来要以人工智能、人机融合等关键核心技术作为主攻方向,夯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

对于讲话中鼓励科学家勇闯“无人区”,杨静认为,这是因为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的算法数十年来缺乏根本性突破,在通用人工智能、类脑智能、认知智能等领域,现有的人工智能科技还远未在基础理论方面取得实质进展。同时,一些人工智能应用还处于尴尬的“人工智障”或者“有多少人工,才有多少智能”的低水平发展阶段。中国在对抗生成网络、强化学习、量子计算等领域还处于跟随和学习阶段,特别是在神经网络芯片、自动化机器学习、无人驾驶和深度学习开源算法等关键核心领域,还处于相对边缘和落后的位置,我们的科学家和人工智能实验室必须摆脱过去惯性的“应用至上”思维,以“头雁”的视角来思考,勇敢地向“无人区”进发。

讲话提出人工智能下一步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等新特征。

刘庆峰表示,这既是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也是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的社会伦理和人文需要。一定要让每个人通过人机协同的模式站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肩膀之上,使得每个人的能力都得到增强,都能够分享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红利。

讲话明确提出在短板上抓紧布局等一系列推动中国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重要论断。

那中国目前的AI发展有哪些短板需要补齐呢?杨静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里存在“脚重头轻”症状,具体表现就是基础算法、硬件系统和开源框架无人问津,但计算机视觉等领域扎堆出现了全世界最多的独角兽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竞赛冠军,在国际上也出现了中国论文扎堆获奖,数量占优但质量堪忧的状况。但如果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不占据主导权,就会面临被卡脖子、生态系统无法闭环的总体落后局面。而且,在通用人工智能领域,一旦出现大的突破,我们原有的整个技术布局就会面临被全面超越甚至淘汰的危险。

要想做到讲话中提出的确保我国在人工智能的理论研究走在前面、关键核心技术占领制高点,需要从哪些目前被人“卡脖子”的领域进行突围呢?

杨静表示,人工智能产业的未来离不开AI云的强大生态系统。而AI云必须由新一代神经网络芯片、超级计算系统和深度学习开源生态,软硬结合,三位一体打造。中国目前的情况是芯片和生态都刚刚起步,所以就必须加快布局。在AI生态构建中,云的能力很重要,全球排名前5的科技公司,如亚马逊、谷歌、微软等,都正在转型成AI云公司。对中国企业而言,由于底层的软件开发框架和计算芯片领域都没有出现世界级产品,中国人工智能科技这棵大树是没有“根”的,这是劣势但同时也是机遇,需要中国战略决策层达成共识,企业层面也加大基础研发投入。余承东今年曾表示,华为未来几年将成为全球研发投入最大的企业,而华为和阿里、百度也分别推出人工智能芯片和量子计算模拟器,这些都是令人鼓舞的积极信号。希望这些领导型企业坚持在原发创新的路上探索人工智能前沿的“无人区”。

刘庆峰表示,人工智能从核心技术研究到产业应用落地,都不是一蹴而就,都必须要坚持长期心态,我们觉得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源头创新以及创新成果应用过程中都要有足够的战略定力,所以社会各界一定要有更大的决心和耐力去支持人工智能的发展。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