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服务器商业市场前景渺茫

电子说

1.2w人已加入

描述

早在数年前,ARM宣布将进军服务器,随后AMD、高通、博通、华为等重量级玩家开始开发ARM服务器CPU。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诸多国外巨头纷纷放弃了ARM服务器路线,比如AMD还是玩X86,高通直接把整个部门放弃,力推这个项目的大佬被股东们联合撵出公司,项目负责人离职,技术团队一半转岗,一半离职。

诚然,ARM服务器还有一些新玩家,但ARM服务器在全球范围内退潮是显而易见的。

让铁流匪夷所思的是,即便如此,依然有专家和媒体为ARM服务器站台,并鼓吹用国家资源给ARM做嫁衣,这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数年前,ARM在站稳移动端后,打算进军服务器领域。由于ARM具有很强的号召力,AMD、高通、凯为、华为、飞腾等一大批公司都选择了跟随ARM。

然而,ARM服务器CPU没有像当年预估的那样大红大紫,反而在商业市场折戟沉沙。AMD、Marvell已经相继退出,高通QDT大裁员,甚至连QDT技术副总裁、高通Falkor ARM服务器架构设计的灵魂人物Bhandarkar都离职了。

在这种情况下,有业内人士依旧看好ARM服务器,理由如下:

各大牛企都在看ARM服务器,因为Intel垄断太厉害,大家都希望找一个取代Intel的CPU。

至于ARM在服务器软件生态上被X86秒杀,业内人士认为:

BAT这些公司有最牛逼的软件工程师大军,系统移植,给他们足够的时间都能做,所以生态对他们来说不是难事。每个公司几万个软件工程师,什么软件问题不能搞定。

诚然,上述理由听起来有理,但仔细一想,就会发现其实是存在问题的。

首先,很多企业想把Intel换掉,是因为Intel垄断价格太贵,结果服务器厂商、互联网厂商的很多利润变相被Intel拿走了。因此,把Intel CPU换掉的前提是,新的CPU必须物美价廉,这样才能省钱,各大牛企才有动力去换。

然而现实是ARM服务器CPU价格不比Intel便宜,性能还更差,比如高通的ARM服务器。在这种情况下,各大牛企换ARM服务器,岂不是更亏?和原本企业希望省钱的目的背道而驰。也正是因此,高通深感ARM服务器商业前景渺茫,很有自知自明的各种大裁员。

何况大公司有一个特点,就是会“锦上添花”,但不会“雪中送炭”,也许大公司会采购少量试一试、测一测,但在早期做亏本买卖大批量采购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诚然,国内ARM阵营厂商可以学互联网厂商在推广初期亏本卖,但问题是Intel会无动于衷么?虽然Intel在移动端惨败,但对桌面和服务器,商业嗅觉是非常敏锐的,这个从两件事可以看出来:

一是推出至强D堵死ARM低功耗服务器的路;

二是在AMD推出锐龙后,多年挤牙膏的Intel不仅推出了I9,奔腾、I3、I5、I7也来了一次大升级。因此,也许将来国内ARM服务器厂商有所动作的时候,Intel没准又会多挤一点牙膏出来。

其次,BAT“自带干粮”去做移植未免一厢情愿。BAT服务器采购量异常巨大,在2017年,百度采购的服务器总量和整个巴西服务器采购量相当,阿里服务器采购总量和整个澳大利亚相当,腾讯服务器采购总量和韩国相当。如果BAT采购ARM服务器,而且主动移植生态,那国内ARM阵营厂商的前景就会和现在大不一样。

但问题就在于,国内ARM阵营厂商不是BAT的股东,BAT也不是国内ARM阵营厂商的股东。BAT是非常商业化的公司,BAT只是对投资人和股价负责,而不是对国内ARM阵营厂商负责。

BAT几万名软件工程师放下手头的工作,去给国内ARM阵营厂商移植软件,工资谁出?国内ARM阵营厂商给钱?还是BAT给自己的员工发工资?

几万名软件工程师放下手头的工作去移植软件,耽误掉的工作怎么办?带来的经济损失,国内ARM阵营厂商会补贴么?

BAT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成全国内ARM阵营厂商,BAT脑子进水了么?

何况个别国内ARM阵营厂商已经是国内ICT行业很多企业的竞争对手,敌人多于朋友,和BAT已经在一些领域中存在竞争了。比如在云计算上,就华为和阿里抢政府订单打得头破血流,阿里还为此还向相关部门投诉华为不正当竞争。

在这种情况下,要让阿里做出巨大牺牲去扶持自己竞争对手的ARM服务器。铁流只能说,技术人员对于商业上的尔虞我诈,还是太单纯。

国家资源不宜补贴ARM

之前提到了,ARM能否被用起来,推广出去,主要取决于性能、价格和生态,然而,现在的局面是,ARM的性能更差,价格更贵,生态被X86秒杀。

正是因此,单纯依靠市场规律,ARM服务器CPU是没戏的。实践已经证明,市场的力量无法帮助ARM进军PC和服务器。

既然“看不见的手无能为力”,那么,只能依靠“看得见的手”了。

事实上,虽然一些人无限鼓吹ARM,诸多“选择开放开源的国际主流技术路线”、“ARM体系的开放性、先进性,特别是高性能、低功耗、低延时特性,丰富的生态,决定了ARM体系的强大生命力”等等。

但国内这些主攻ARM服务器的厂商也看得很清楚,商业市场上挑战X86没戏。

正是因此,无论是某拿高通源码的合资公司也好,还是某500强企业拿ARM Cortex A57/A72做集成也好,很多做法都是立足于获取更多国家资源:

在“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华为展出了其第一台ARM平台服务器“泰山”,并在展板上写明该服务器“配备自主研发的Hi1612 ARM架构64位处理器,除存储单元外均有完整知识产权……”

或把ARM包装成自主可控;或争取核高基支持;或全力渗透党政市场。

必须指出的是,之前那些鼓吹ARM打破Intel在桌面和服务器领域垄断的言论,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ARM既不开源,在技术上也谈不上开放,就开放程度上,还不如MIPS,更遑论RISC-V;

所谓的“丰富的生态”仅局限于嵌入式,在PC和服务器的生态和MIPS、Power、SPARC都是难兄难弟;

所谓的“高性能”ARM CPU面对Intel的高性能CPU不具备任何市场竞争力;

所谓的“国际主流技术路线”无非是依附于洋人的遮羞布。

另外,国内ARM厂商把ARM包装成自主可控获取国家资源倾斜的做法其实是值得商榷的,毕竟国家扶持ARM是扶,扶持自主CPU也是扶,为何要扶持外人?而不扶持自己人呢?

难不成是新时代的“宁予友邦,不与家奴”?

何况,ARM的安全风险不容小觑。

在2015年,集成电路大基金注资中兴微电子24亿人民币,中兴也喊出了“中兴讯龙芯+中兴OS”的口号,CPU上选择加入ARM阵营,中兴OS则选择和谷歌合作开发。

结果在2016年和2018年两次制裁中,由于ARM加入制裁,中兴微电子的ARM芯片随即休克。

如果国内其他ARM阵营企业遭遇类似情况,极有可能重蹈中兴微电子的悲剧。

因而铁流认为,国家资源不宜补贴ARM进军PC和服务器。

如果是自己烧钱也就罢了,但如果是拿核高基经费,用政商关系搞绑架,宣称自主研发,把ARM芯片打入政府采购名录......拿国家资源去为日本软银做嫁衣,这种行为就值得商榷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全部0条评论

快来发表一下你的评论吧 !

×
20
完善资料,
赚取积分